盡量避免發(fā)表破壞性評論
許多人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總會發(fā)表一些具有破壞性的評論。比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發(fā)表一些比較刻薄的言論,這樣做的結(jié)果除了讓聽到你的言論的當事人痛苦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在生活中稍加留意便會發(fā)現(xiàn)很多這樣的情況,比如你在開會時,無意間說出一些傷害別人的話;或者你會無緣無故地夸獎別人的領帶很漂亮,但實際上他的領帶上有一塊污漬;或者將別人的舊賬翻出來,對那些別人早已忘記的陳年舊事大肆攻擊等。
現(xiàn)在你試著回憶一下剛過去的24小時中都發(fā)表過哪些破壞性的評論,是不是什么都想不起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經(jīng)常會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做出破壞性的評論,然后忘得一干二凈。但是被你評論過的人卻會銘記在心。不信的話你可以調(diào)查一下,大部分人都會對別人曾經(jīng)對自己做出的評價記憶猶新。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根本感覺不到自己曾經(jīng)對別人發(fā)表了破壞性的評價,但別人并不這么認為。
而且,這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沒有辦法收回了,不論你多么真誠地向?qū)Ψ降狼福銓e人造成的傷害已經(jīng)成為事實。即便對方接受你的道歉,他們也會將你的評論記在心里。
那些喜歡標榜自己“開誠布公”的人更容易養(yǎng)成這個壞習慣。這種“開誠布公”在很多情況下會變成一種攻擊別人的武器,人們經(jīng)常打著這個幌子去攻擊別人,無論是不是有意的,這都會成為你改正這個壞習慣的障礙。就算你真的是無意間發(fā)表了一些破壞性的言論,被攻擊的人也不會真正原諒你。所以問題不在于你說的是不是真話,而在于你這樣說是不是值得。
現(xiàn)在請回想一下,我們是否每天都會花相當長的時間去考慮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甚至需要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如果一個人穿了一身新的衣服,你就不可能直接告訴對方:“你的衣服真難看,像個土鱉一樣。”你的破壞性言論不會讓你的社交行為變得更加順暢,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甚至需要極力避免那些破壞性的言論。例如,我們不可能當著上司的面告訴他他很蠢。
◎案例
辦公室里的宗原是一個車迷,礙于囊中羞澀,每天只能望車興嘆。省吃儉用存了幾年的錢,買了一輛二手的面包車。車雖然舊點兒,但宗原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周末,他約上辦公室里的幾個同事到郊外踏青。一路上歡聲笑語,玩得比較盡興。但在回來的路上,車子不知道哪里出了故障,半路上熄火了。宗原手忙腳亂地修理,急得一頭汗。其他人都在耐心等待,只有年紀最小的謝娜不高興了,脫口而出:“什么破車啊?盡耽誤事兒。要買就買輛新的嘛!”
宗原聽了,臉色當時就變了,就要發(fā)作,周圍的人馬上出來救火,搶著批評謝娜,“你怎么這么說話?枉費了宗原一片好心”“就咱們那點工資,弄輛車容易嗎?宗原夠能干的了”“你瞅你這張嘴,也沒個把門的”……謝娜一言不發(fā)。車修好了,宗原說什么也不讓謝娜上車,大家苦口相勸,把謝娜拉上了車。一路上,其他人都有說有笑,唯有謝娜坐在那里一言不發(fā),十分尷尬。
◎點評
控制自己不要隨意說出破壞性言論,不只適用于工作場所,也適用于其他情況。當你想要挖苦別人時問問自己:這么說值得嗎?這么說會對我有所幫助嗎?這么說是否會對他人有所幫助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閉上嘴巴就是最好的選擇。
- 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第3版)
- 職業(yè)責任動力學實操:責任符號語言體系破譯職場情商密碼
- 領導力密碼
- 閃電式擴張
- 創(chuàng)造力就是生產(chǎn)力:小企業(yè)主商業(yè)管理指南
- 沒有不可能(世界500強黃金培訓課程)
- 意會:算法時代的人文力量
- 轉(zhuǎn)變:應對復雜新世界的思維方式
- 老HRD手把手教你做績效考核:實操版(第二版)
- 組織能量場:基于最佳實踐的組織學習建設
- 組織柔性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影響研究:基于組織雙元性視角
- 匠人精神:企業(yè)需要匠人的傳承
- HR成功招聘實用寶典
- MCT教練式變革模式:中國企業(yè)持續(xù)成長之道
- 世界500強優(yōu)秀員工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