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論道德的譜系
  • (德)尼采
  • 816字
  • 2022-07-22 16:41:24

中文版凡例

一、本書根據科利/蒙提那里編輯的15卷本考訂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S?mtliche Werke,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in 15 B?nden,簡稱“科利版”)第5卷(KSA5:Jenseits von Gut und B?se /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譯出。

二、中文版力求嚴格對應于原版。凡文中出現的各式符號均予以保留。唯在標點符號上,如引號的運用,稍有變動,以合乎現代漢語的習慣用法。原版疏排體在中文版中以重點號標示。譯文中保留的原版符號,需要特別說明的有:

/:表示分行。

[ ]:表示作者所刪去者。

〈 〉:表示編者對文字遺缺部分的補全。

:表示作者所加者。

[-]:表示一個無法釋讀的詞。

[- -]:表示兩個無法釋讀的詞。

[- - -]:表示三個或三個以上無法釋讀的詞。

- - - :表示不完整的句子。

[+]:表示殘缺。

三、文中注釋分為“編注”和“譯注”兩種。“編注”是譯者根據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14卷第345-382頁(對科利版第5卷的注解)譯出的,作為當頁注補入正文相應文字中,以方便讀者閱讀和研究。

四、科利版原版頁碼在中文版相應位置中被標為邊碼。“編注”中出現的對本書本內的文獻指引,中文版以原版頁碼標示。由于中文版把原版單獨成卷(第14卷)的“編注”改為當頁腳注,故已沒有必要標出原版為方便注釋而作的行號。相應地,“編注”中出現的行號說明也予以放棄,而改為如下形式:×××××……],表明該“編注”涵蓋的范圍從×××××到該“編注”號碼所標記之處。

五、中譯者主張最大漢化的翻譯原則,在譯文中盡量不采用原版編注中使用的縮寫和簡寫形式,而是把它們還原為相應的中文全稱。原版編注中對尼采本人著作的文獻指引(包括不同版本的文集、單行本)均以縮寫形式標示,如以“JGB”表示《善惡的彼岸》,在中文版中一概還原為著作名;原版編注中對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諸卷的文獻指引,中文版均以中文簡寫形式“科利版第××卷”的方式標示;唯原版編注中對尼采不同時期手稿和筆記的文獻指引,因內容解說過于煩瑣,中文版也只好采用原版的簡寫法,并在書后附上“尼采手稿和筆記簡寫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吕梁市| 丁青县| 柏乡县| 阿城市| 普安县| 高青县| 江陵县| 怀柔区| 绵阳市| 仙居县| 沐川县| 弋阳县| 桃江县| 陕西省| 武穴市| 道真| 嘉鱼县| 咸阳市| 宜宾县| 平塘县| 邮箱| 开化县| 泾川县| 雷州市| 霍州市| 高陵县| 林芝县| 洛隆县| 遂宁市| 南江县| 景德镇市| 河北区| 白城市| 荆门市| 麻江县| 海兴县| 永川市| 泉州市| 玛曲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