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道德的譜系
- (德)尼采
- 505字
- 2022-07-22 16:41:26
8
——如果這篇文字對哪個人來說是不可理解和難以入耳的,則其責任,依我之見,未必在我。它的意思是足夠清楚的,前提是(這是我所預設的),人們此前已注23讀過我早先的文字,并且頗花了些力氣去讀:那些文字其實是不太容易入門的。以我的《查拉圖斯特拉》為例,誰若不是被它的每一句話時而深深刺傷又時而深深迷醉,那么我不算他是它的知音:因為唯有那樣,他才可以擁有特權,在那部著作得以誕生的靜穆元素中,在它那種陽光般的明亮、遙遠、廣闊和確切中,敬畏地分享到他那一份。在有些情況下,格言的形式造成困難:這種困難在于,人們今日把這種形式看得還不夠重注24。一部實實在在地鍛打鑄造出來的格言,當它宣讀之際,猶未得到“譯解”;而毋寧說,對它的解讀方才開始,為此就需要一種解讀的藝術。在本書第三篇中,對于我在這類情況下會稱之為“解讀”的東西,提供了一個范例:——在它之前是一部格言,它本身是對格言的評注。誠然,為了以此方式把閱讀作為藝術來練習,首先有一樣是必需的,而這也恰恰是時至今日荒廢得最嚴重的——因而要我的文字“可讀”,尚需時日——,要做到這一樣,人們必須近乎母牛,無論如何必須不做“現代人”:反芻……
塞爾斯-馬利亞,上恩加丁山谷
188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