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昭奚回到廂房時,原本躺在床上的人已經不見了,只留下紙條。
顧昭奚看上面龍飛鳳舞的五個字:
凌國公府見。
顧昭奚嘴角一勾,看來是解決了。
凌珩景拿了慈安縣主的遺物,了無大師怎么可能不知道。且不說豐王和慈安縣主曾經是夫妻的關系,豐王不可能不派人留守在弘慈寺。
凌珩景遇到的東瀛武士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豐王和東瀛的有牽扯,有點棘手。
慈安縣主的遺物她看過了,沒有特別之處。豐王會派東瀛武士看守弘慈寺,難道慈安縣主的遺物會是開啟某種寶藏的鑰匙不成?
﹎﹎﹎
“這就是你冒著危險取回來的?”李霽指著被打開的盒子,指著入目的玉佩和金釵道
“可聽說過相思冢?”凌珩景眼眸低沉道
李霽當然聽過相思冢這個地方。相思冢是慶、齊、晉三國交匯的一個邊界地帶,屬于“三不管”。
相思冢得名于它的地形和傳說,是一片林地沼澤,常年迷霧環繞。
傳說,周朝有一位將軍,在行軍途中遇到一名苗疆少女。那名苗疆少女因救過將軍的性命,頗得將軍信任。日日相處將軍對少女有了愛慕之意,而后將軍直白表達自己的情意,卻不料少女拒絕了。
將軍問為什么?少女答他們之間有國仇家恨。
原來少女的家鄉苗疆曾被將軍的鐵騎鞭撻,她的父母兄弟都死在戰火中。她起初救下將軍,并不知道這一切,直到在軍中聽將士提起關于苗疆的往事,她才知他們之間隔著仇恨,不能在一起。
將軍聽完少女的自述,久久不言。最后問少女為什么不在日常相處時殺了他。
少女搖了搖頭,她在得知一切后,無數次掙扎要殺將軍,最后都不能下手。她說將軍是個懂百姓之苦的人,能理解他作為一名將軍的立場,但是她不能放下故土的戰火之苦。
少女自請離開軍隊,將軍幾次挽留都不能撼動少女的決心,只能看著她離開。
少女離開軍隊后,靠著在苗疆學過的醫術四處行醫,在她不遠處的地方駐扎著將軍的軍隊。
兩人都心照不宣,默認這樣的行為。
直到少女為了采藥,進了一處沼澤。將軍得知后不顧底下人的阻攔也進了沼澤,再也沒有出來……
后來這處地方也被當地人叫做相思冢。
“你的意思是說這慈安縣主的東西和相思冢有關?”李霽問道
“三年前,江湖傳相思冢有周朝開國皇帝留下的寶藏,引得不少江湖人進入探索。當時我派了凌一查探情況,相思冢內確有一處機關險要,但苦于沒有鑰匙無法進入,凌一無功而返。”凌珩景手指搭在椅背上敲了幾下,回憶凌一當時所言。
“就算如此,你如何斷定相思冢的周定王(年號啟元,“定”是他的謚號)寶藏的鑰匙就是慈安縣主遺物?”李霽跟不上凌珩景的思路,希望得到解答
“慈安縣主和周定王的原配佟氏同出一脈,前朝對周定王和佟皇后的陵墓葬在何處一直故布疑云。我猜佟皇后把開啟周定王陵墓的鑰匙交給了自己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