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再生能源統計與核算研究
- 胡潤青 任東明 劉建東
- 17字
- 2022-07-27 10:47:03
第三章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Status
第一節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發展已成全球共識。目前,碳減排、能源轉型、非傳統化石能源在能源系統中的比例增長已成全球共識。可再生能源對未來一次能源消費的貢獻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促進可再生能源及其他低碳能源技術成本降低和投資規模增大的措施在增加。近幾年,很多國家已經發起了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體系轉型,朝著更加可持續的能源供應與消費體系轉變。
中國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結構調整加快,我國能源發展已進入從總量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的全新階段。當前和今后中國面臨的緊迫任務是切實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調整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進一步擴大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迅猛。隨著我國全面貫徹實施能源革命戰略、不斷完善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這幾年可再生能源產業繼續保持快速穩步發展,技術路線和產業模式創新加快,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創出新高,持續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優化,非化石能源占比穩步提升(見圖3-1)。2017年我國商品化可再生能源的供應總量(各類發電、供氣和生物液體燃料)約合5.4億噸標準煤,約占全部能源消費總量的12%。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從2015年的5.0億千瓦增加到2017年底的6.5億千瓦,在全國總發電裝機容量中的比重從2015年的33.1%增加到2017年的36.6%;2017年可再生能源總發電量為16 979億千瓦時,在全部發電量中的比重也從2015年的24.4%增加到26.5%(見圖3-2)。風電、太陽能發電在內蒙古、甘肅、青海等地發電量中的比重均超過了10%,成為當地重要的新增電源。

圖3-1 2005—2017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含非商品化可再生能源)

圖3-2 2007—2017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
資料來源:中電聯電力工業統計資料匯編,國家能源局
可再生能源數據統計亟須完善。可再生能源發展對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產生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國有關可再生能源的數據統計還不完善,尤其是非電可再生能源的數據統計缺口較大。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已被納入統計口徑,從發電端和電網層面建立了可靠的統計途徑。完善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統計一方面為了解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情況、評估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貢獻提供了清晰、量化的指標,另一方面為政府部門通過監管行業發展適時調整可再生能源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而非電可再生能源目前尚未被納入統計體系,隨著非電可再生能源利用量日益增加,尤其在城鎮化發展、替代燃煤、減少霧霾和污染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有必要完善非電可再生能源的統計,形成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統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