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滅夏指的是公元前1600年商湯帶領著商部落滅掉夏朝建立商朝的歷史事件。
夏王朝末期國勢日衰,江山開始搖搖欲墜。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統治更加殘暴。
商部落因為畜牧業發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湯做了首領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部落。商湯看到夏桀的腐敗,決心消滅夏朝。夏此時已是眾叛親離,而商湯領導有方,所以夏桀的軍隊很快被打敗,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這日威震天來到鳴條,謝曉峰和妹喜早已等候多時,
威震天在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的輔佐下,首先是治理好內部,鼓勵商統治區的人民安心農耕,飼養牲蓄。同時團結與商友善的諸侯、方國。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動下,一些諸侯陸續叛夏而歸順商。諸侯們聽說商湯“網開三面”的故事以后,都齊聲稱頌說:“湯是極其仁德的人,對禽獸都是仁慈的。大家都認為湯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賴,歸商的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個。商湯的勢力也愈來愈大。
剪除羽翼
為實現滅夏的戰略目的,威震天決定除夏羽翼,先打弱敵,攻滅與商鄰近的夏屬小方國葛國。
葛國君主葛伯葛伯不祭祀祖先,商湯便派人前去質問,回答說沒有牛羊做犧牲。商湯使人送去牛羊,葛伯卻將牛羊宰殺吃掉。
商湯再派人去質問,回答說沒有糧食做祭品。商湯又使入去幫助耕種糧食。葛伯卻派人襲擊給耕者送飯的人,搶奪酒飯,甚至殘殺兒童,激起了商族民憤。
商湯以此為借口,乘機率領大軍進攻葛國,一舉將其軍隊擊敗,滅亡葛國,揭開了滅夏戰爭的序幕。
誓師后商湯選良車70乘,敢死隊6000人,聯合各方國軍隊,采取戰略大迂回,繞道至夏都以西突襲夏都,夏桀倉促應戰,西出拒湯,先與商軍戰于蒲州(今山西省運城)一帶,后退守鳴條。
兩軍在鳴條交戰的那一天,正趕上大雷雨的天氣,商軍不避雷雨,勇敢奮戰,夏軍敗退不止。夏桀見兵敗不可收拾,就帶領五百殘兵向東逃到了三朡(今山東定陶北)。三朡是夏王朝的一個方國,見夏桀兵敗逃來,立即陳兵布陣以保夏桀,并揚言要與商湯決一死戰。
商湯和伊尹見夏桀投奔三朡,立即揮師東進。商軍和三朡軍在成耳(今山東汶上北)交戰,結果商軍打敗三朡軍,奪取了三朡的寶玉和財產。夏桀見三朡又被商湯所滅,就帶了五百殘部向南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