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的除夕,依照千百年來傳承的習俗,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都張燈結彩、裝扮一新,喜迎新年。
在馬六甲的幾個華人街區,無數盞吉祥喜氣的紅紗燈籠高掛在道路的兩側的騎樓上和燈柱上,把整個城市襯得紅紅火火、溫馨祥和,營造濃厚節慶文化氛圍,讓人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還有熱心的中國僑民,手工制作了上萬朵絹花,組成了“新春送福”等多組喜慶吉祥的漢字造型,向各國各族民眾傳遞中國文化與中國祝福,給節日里的城市憑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除夕之夜最重要的一個活動就是合家圍爐團圓。今晚,志源和天佑、吉莉婭、天美和阿濤都聚集在林公館里,慶祝新年的到來。
今年的除夕圍爐還具有另一層重要的意義,也是為天佑和吉莉婭的孩子辦“滿月酒”。
在孩子出生整整一個月的時候,許多地方都會舉行一個儀禮進行慶賀,宴請親朋,俗稱請“滿月酒”。這一天,請理發師給孩子剃去胎發,俗稱剃“滿月頭”。要給孩童洗個全身澡,以便干干凈凈地迎接大家的祝福。大家齊聚一堂,舉杯把盞,歡慶孩子的健康成長,其樂融融。
天佑本想一切從簡,但志源堅持說,這孩子經歷九死一生,才來到這個世上,是個福娃,一定要好好慶祝。我們雖身處南洋,在洋人的地盤上,但老祖宗的習俗和規矩還有延續,不能數典忘祖。言之鑿鑿,天佑只能屈從。
孩子一出場,馬上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大家紛紛圍上來,有的親親嬰兒的小嘴、有的吻吻小手、有的摸摸頭。天美送給小侄子一套衣褲帽鞋,阿濤送了雞蛋奶粉等營養品,志源則送銀腳環、長命鎖、項圈手鐲等避邪飾品。
忙活了好一陣子,大家終于坐到餐桌前,準備享用豐盛的晚餐。
志源首先起身祝酒,“各位伙伴,今晚我們聚餐,慶祝農歷新年。我先給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根據賬房會計的匯總統計,這一年來,天源批局及各地分號,共收發派送僑批三十萬份,僑批八十多萬元。相比去年,業務量增長了30%,盈利也增長了20%。感謝大家這一年來風雨同舟,同心協力。讓我們為僑批局的蒸蒸日上、蓬勃發展干杯!”
“干杯!”大家滿心喜悅,一飲而盡。
“乘著這個機會,我還有更多的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根據報紙最新的消息,歐洲戰場上,協約國一方在多條戰線上已經取得連番勝利,逐步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同盟國各國經濟瀕臨崩潰,難以維系戰爭開銷,準備投降。和平的日子就要降臨了。”
“戰火持續三年多,傷亡慘重。不單歐洲各國人民直接受害,包括世界各殖民地的居民也間接受到波及影響。希望戰火早日平息,讓所有人都有時間休養生息。”天佑說。
“愿神明保佑所有人。“吉莉婭虔誠地祈禱。
“還有一個更大的好消息,我剛從北京的雜志上看到,1917年11月,俄國爆發了由革命導師列寧領導無產階級的十月革命。在列寧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領導下,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士兵發動武裝起義,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蘇維埃政權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其中中國1500余名華工參加這次革命,編為‘中國團’。蘇維埃政府已聲明退出戰爭,這必定加速戰爭的結束。”
“俄國爆發了工人起義,并取得了成功。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必將極大的震撼資本家和帝國主義的統治,必將鼓舞全世界所有受剝削受壓迫的勞工,起來反抗殖民統治與專制統治,爭取自由與平等。“阿濤也非常興奮。
“知名學者李大釗先生在北京的雜志上發表了《布爾什維克的勝利》、《庶民的勝利》的文章,熱情歌頌了十月革命,我給大家讀一讀幾個精彩的片段。“志源舉起手中的雜志,大聲朗讀。
“對于德國軍國主義的勝利,不是聯合國的勝利,更不是我國徒事內爭托名參戰的軍人,和那投機取巧賣乖弄俏的政客的勝利,是人道主義的勝利,是平和思想的勝利,是公理的勝利,是自由的勝利,是民主主義的勝利,是社會主義的勝利,是布爾什維克的勝利,是赤旗的勝利,是世界勞工階級的勝利,是二十世紀新潮流的勝利。我們對于這樁世界大變局的慶祝,不該為那一國那些國里一部分人慶祝,應該為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慶祝;不該為那一邊的武力把那一邊的武力打倒而慶祝,應該為民主主義把帝制打倒,社會主義把軍國主義打倒而慶祝。”(《布爾什維克的勝利》)
“世間資本家占最少數,從事勞工的人占最多數。因為資本家的資產,不是靠著家族制度的繼襲,就是靠著資本主義經濟組織的壟斷,才能據有。這勞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勞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所以勞工主義的戰勝,也是庶民的勝利。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庶民的勝利》)
“說得太好了!‘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這場革命,讓布爾什維克主義(即馬克思列寧主義)傳遍世界,幫助全世界包括中國的工人和農民,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全新的發展道理。”
“據說,孫中山先生已經致電列寧和蘇維埃政府,愿中蘇兩黨團結,共同斗爭。并準備改組國民黨,推到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
“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國。讓我們一起奮斗。讓我們為國家更美好的前景,為民族更美好的未來,干杯!”
“干杯!”
“干杯!”
搖曳的燭光,映照出一張張喜悅而興奮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