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養生的四大方法

上一講我講到《上古天真論》岐伯提出的養生的一大總原則,就是“法于陰陽,和于術數”,簡單地說就是“陰陽中和”。這個總原則要落實到養生的各個方面。那么養生有幾個方面呢?岐伯提出養生有四個方面,就是飲食、起居、運動、情志;有四大方法,就是“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上古之人就是按照這一大總原則、四大方法來做的,所以能夠“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就是能達到正常的生命壽限,度過一百歲才離開這個世界。

這里有一個詞“天年”,就是天然的壽命,也即正常的生命壽限。人的正常壽命究竟是不是一百歲或者一百二十歲?計算壽命的方法有很多,有一種是用細胞分裂來計算的,人的壽命等于細胞分裂的次數乘以細胞分裂的周期,細胞分裂的次數是50次,分裂的周期是2.4年,50×2.4=120歲。岐伯認為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但必須在這個總原則指導下按照四大方法來做。現在我就來說說這四大方法。

第一大方法:食飲有節。就是說吃東西、喝酒都要節制。大家想一想,《黃帝內經》說的是幾千年以前的人,那個時候的人基本上都吃不飽、穿不暖,都營養不良吧?但還要“食飲有節”,再來看看我們現代人,都吃得飽、穿得暖吧?不是吃得飽,是太飽了,營養過剩了。大家發現了嗎?現代人都不是餓死的,都是撐死的!所以在飲食上更要節制。我們都知道吃飯要吃七八分飽,七八分飽啥感覺?就是胃里還沒覺得滿,但進食欲望已經明顯下降,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在還能再吃幾口的時候就不吃了。我們都聽說過這句話: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還有另一個說法:早晨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為什么?這就是“法于陰陽,和于術數”,吃飯也要順應人體的代謝規律,要順應一天陰陽的變化規律。因為早上是人體代謝率最高的時段,也是各種細胞最需要能量的時候,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中午人體代謝率處于平穩的中間階段,此時需及時補充能量,維持人體正常運轉;晚上人體各個器官開始進入休息狀態,代謝速度明顯減慢,代謝率大概只有白天的一半,所以只需適量飲食,維持一定的能量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很多人卻做不到,甚至恰恰相反,有的上班族早晨匆匆忙忙起床,或者不吃飯,或者拿上一個面包邊趕路邊吃,中午吃個盒飯,晚上狠狠吃一頓,由于要熬夜,晚上還要加餐。大家想一想,我們的宴會是不是都安排在晚上?長此以往,身體怎么能不垮?

我這里重點要說一說晚上多吃的危害。晚上人體代謝速度明顯減慢,如果晚餐吃得太飽會加重胃腸道負擔,易引發腸胃疾病,導致胃液無法消化大量的食物,也會破壞腸道菌群,引起胃痛,導致各種胃炎,久之會增加患胃癌、腸癌的風險。晚餐吃得太多會超過消化道的消化能力,如果再不運動,倒頭就睡,導致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代謝不掉,就容易產生脂肪堆積,導致肥胖。如今,肥胖被稱為“健康的頭號殺手”。晚餐吃得太多或過于油膩,會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如果胰臟長期負擔過重,就會被“累壞”,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調節血糖,繼而引發糖尿病。晚飯吃得太多、太油膩,容易使人體內血脂升高,導致肝臟合成的血膽固醇明顯增多,人體的血液在夜間經常保持高脂肪含量,并逐漸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硬化,最終可能發展成冠心病。吃得太多還會使血液集中于胃腸道,導致心臟供血相對不足,也可能誘發心絞痛。

總之,晚餐吃得太多、太飽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佛家講究“過午不食”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佛家的說法:早晨是菩薩吃的,中午是人吃的,晚上是畜生吃的。當然不是說晚上一律不能吃,但少吃是必須的。

我們都不想死吧?“若想不死,腸中無屎。”我們都想長生吧?“若想長生,腸中長清。”我們一定要控制“進口”、鼓勵“出口”。

這第一種方法“食飲有節”,前面我們只是講了“食”。

我再來講講“飲”。中國人有三大飲:飲酒、飲茶、飲水。岐伯這里講的“飲”是指飲酒,飲酒也要節制。孔子說過“唯酒無量”,不少人理解為只有酒可以不限量地喝,這樣理解是錯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有喝酒是沒有統一限量標準的,因為不同的人酒量有大有小。那無法限量,是不是可以隨便喝呢?當然不是,我們要注意這四個字后面還有三個字“不及亂”,就是不要達到亂性的程度,也就是不要喝醉。岐伯在后面講到現代人早衰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酒必喝、一喝必醉。所以飲酒要“陰陽中和”,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酒量,少喝為好。

我們再來看飲茶。我們都知道茶分為六種: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我按照五行把茶分為五類,五類茶和五行一一相配,特別有意思。上次我和浙江大學茶學系一個博士討論茶和五行,他覺得很有道理,以后在講到五行和食物相配的時候我再和大家詳細介紹。我這里要強調的是,飲茶也要按照“陰陽中和”的總原則,按照《黃帝內經》人分為五種體質,配上五行,不同體質的人要按照五行原理喝不同的茶。

最后說飲水。有專家說:每人每天應該喝八杯水。這個說法沒錯,但太絕對了,還是要按照養生總原則,因人而異。水為生命之源,水分主要用于補充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喝水是維持生命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缺水對人體危害很大。要經常喝水,當然也不能過量,過量甚至會導致水中毒,不過這種情況正常人極少出現,一般多見于肝、腎、心功能異常的人。那我怎么知道喝水多了還是少了?這里有個小竅門,可以根據自己尿液的顏色來判斷。一般來說,人的尿液為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淺,則可能是水喝得過多;如果顏色偏深,則表示需要多補充一些水了。

這是養生的第一大方法“食飲有節”。

第二大方法:起居有常。就是說起居要有規律。廣義的起居指一切日常生活作息,包括一年春夏秋冬、一個月晦朔弦望的生活起居,狹義的起居專指一天的起床與睡覺。起居同樣遵循“法于陰陽,和于術數”的總原則,要按照太陽升降的規律來作息,千萬不要違背。

就一天而言,有二十四個小時,古代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按照中醫哲學天人合一的原理,人體十二條經脈、十二臟腑正好對應著一天的十二個時辰。由于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中的氣血在不同的時辰也有盛有衰。所以人一天的起床、睡覺、勞動、工作應該遵循一天十二個時辰的變化規律,如果順應了這個規律,身體就健康;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就生病衰亡。

這里我重點介紹一下十二個時辰中的四個時辰——子午卯酉的起居特點,也就是半夜十一點到次日一點的子時、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午時、上午五點到七點的卯時、下午五點到七點的酉時。那應該怎樣起居呢?要按照時辰陰陽變化的規律。

先從子時說,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是陰氣最旺盛,也就是陰氣到了盡頭、陽氣馬上要生發的時候。這個時候萬籟俱靜,夜深人靜,到了深度睡眠的時候。子時五行屬水,水是萬物滋生的源泉,此時是元氣開始生發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神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損傷。按照中醫子午流注的說法,半夜子時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當班、值班的意思。《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作“凡十一臟皆取決于膽”,也就是說五臟六腑都取決于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所以子時必須深度睡眠,注意是深度睡眠,也就是說子時之前就是晚上十一點以前必須入睡,才能保證子時深度睡眠。

到了卯時也就是早晨的五點到七點,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所以起床后要正常地排大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天亮是天門開,所以這個時候地戶也要開,就是要養成早上排大便的習慣。

到了午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這個時候陽氣最盛,我們都知道經過一上午的勞作,到中午時就疲憊了,覺得有點犯困。這時是心經當令。西班牙和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早晨六點到中午十二點是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期,是魔鬼時間,所以這個時候要睡午覺。有人說了我睡不著或者沒有條件睡,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

到了酉時也就是下午五點到七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腎精,是生命的本源,就像是水,它可以滋潤萬物。人體哪里出現問題,“精”就會出現在哪里幫它修復。你需要什么,“精”就可以變出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出紅細胞。所以這個時候需要補充腎精,使腎水不要枯竭、不要靜止,應該怎么做呢?需要運動。這里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按摩方法,就是按摩兩個穴位,一個是關元穴,一個是命門穴。關元在肚臍眼下三寸,四個手指并攏橫放在肚臍眼下,正好是三寸寬;命門在肚臍眼正對的后背位置。兩手掌心搓熱,左手豎著放,手掌心對準關元穴;右手橫著放,手掌心對準命門穴。然后兩手同時搓,將這兩個穴位搓熱,搓得很熱。希望大家堅持做,必有好處。

我們簡單總結一下,子時陰氣最盛,午時陽氣最盛,所以這兩個時辰要以靜為主,要睡眠,這叫“睡子午覺”。為什么?因為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接的時候,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適應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不要干擾天地之氣,不要打攪它,只有在安靜中才能完成好陰陽交接。卯時陽氣上升了一半,酉時陰氣下降了一半,所以這兩個時辰要以動為主,適當運動或者做動功。因為這兩個時辰陰陽之氣各升降了一半,是運動到了一個節點,所以人體也要跟著運動。

第三種方法:不妄作勞。“作勞”就是“勞作”,勞動工作,對養生而言就是運動。“不妄”就是不要太過分,運動量不要太大,按照現代的說法就是不要做無氧運動,要做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是指人體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劇烈運動,運動強度太高、運動量過大,會讓人肌肉酸痛,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精疲力盡。這種運動對人體是不利的。要做有氧運動,即在氧氣供應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運動鍛煉。有氧運動的特點就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這種運動可以提升氧氣的攝取量,能更好地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常見的有氧運動項目有:走路,慢跑,游泳,騎自行車,以及跳健身舞、韻律操等。當然打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練瑜伽,不僅是最好的有氧運動,而且是形神合一的高級鍛煉。

我要再強調一下,運動量的大小也要“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怎樣判斷運動量是不是合適呢?以運動時的心率作為判斷依據,不同年齡段合適的運動心率是不同的。告訴大家一個公式,合適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如一個50歲的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鐘為宜,若過快,則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好的效果。

我還要提醒大家一下,養生是自己的事,不是集體行為,是因人而異的,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一種運動,比如現在不少地方提倡暴走,暴走不是人人都適合,千萬不能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為了趕上大部隊勉強堅持,要量力而行。總之運動量不能太大。

就運動時間而言,一般以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為好。不低于半小時,否則起不到作用;一般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有上班族問:我天天上班哪有時間鍛煉啊?其實我們可以利用上下班的時間,盡量多走路,能走路就不要坐車。管住嘴,邁開腿,健康全靠你自己。

以上講了岐伯提出的養生三大方法,下一講單獨講第四大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洞头县| 酒泉市| 行唐县| 长兴县| 玉环县| 肃宁县| 金阳县| 大渡口区| 墨脱县| 鹰潭市| 双鸭山市| 定西市| 双辽市| 邯郸市| 金沙县| 台中市| 获嘉县| 肃北| 石楼县| 白山市| 屯门区| 文化| 丽江市| 鄯善县| 开鲁县| 丰原市| 子长县| 彭山县| 石棉县| 新沂市| 夹江县| 灵川县| 宁都县| 祥云县| 钟祥市| 同心县| 包头市| 磐安县| 吉首市|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