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其成講黃帝內(nèi)經(jīng):活出中國人的精氣神
- 張其成
- 1706字
- 2022-05-25 22:16:23
人怎樣才能活過百歲?
黃帝到了二十歲“成而登天”,登上了天子之位。那他當了天子以后,最關心什么問題呢?當然是民生問題,而在所有的民生問題中,健康、快樂、長壽又是第一位的問題。于是黃帝——
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黃帝向天師發(fā)問:我聽說上古的人,都能活過一百歲但動作還不衰退;可是現(xiàn)在的人,五十歲動作就衰退了,這是時代環(huán)境不同了?還是人失去了養(yǎng)生之道了?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一共問了近千個問題,這是排在第一位的問題,我把它稱為人生第一問。這個問題可以簡化為“人怎么活過百歲”。問誰呢?問“天師”。天師是誰?就是岐伯。岐伯是黃帝手下掌管醫(yī)藥的大臣。他不僅是位高明的醫(yī)生,而且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大師,所以被稱為“天師”。
黃帝的這個問題,包含有三層意思,在今天的人看來都是值得懷疑的:第一,上古之人真的都能活過一百歲嗎?第二,現(xiàn)在人究竟是不是五十歲就衰退了?第三,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上古之人是不是真的能活過一百歲?我前幾年常在電視上講《黃帝內(nèi)經(jīng)》,有一次,我收到一封郵件,是一個觀眾給我發(fā)來的,他說:“你講錯了!怎么可能古人活一百多歲,后來的人五十歲就衰老了,這不符合客觀事實。人的壽命總是越來越長。”這封郵件我沒有回他。我原來講課時是這樣說的,上古之人能不能活一百多歲,我也不知道。別說我不知道,就是黃帝他也不知道,他說“余聞”,就是“我聽說”,還是沒法證實。所以這可能是想象也可能是事實,歷史記載彭祖活了八百歲,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歲或者二百多歲。原來我都是這么說的,可是后來我去了一個地方,我才發(fā)現(xiàn)《黃帝內(nèi)經(jīng)》說的“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是對的。
我去的這個地方就是廣西的巴馬。這里被稱為“世界長壽之鄉(xiāng)”,有很多百歲老人。巴馬人為什么長壽?研究的人可是太多了,有人說是這里的環(huán)境好、山好(喀斯特地貌),水好(盤陽河),空氣好,吃的食物好(吃蔬菜為主,也吃肉),人們愛勞動,心態(tài)好,很快樂,早睡早起,等等,什么問題都研究到了,研究得那叫一個徹底,但有一個問題誰也沒說到。我去到那里,突然發(fā)現(xiàn)了,我就感嘆《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講的這句話原來是真的!什么問題?就是他們都生于斯、長于斯、老于斯、歸于斯,從來沒有離開過居住地。什么意思?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種環(huán)境和上古之人生活的環(huán)境是一樣,是相對封閉的,也就是老子《道德經(jīng)》中說的“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你看,在這種封閉的、原始的環(huán)境當中不是照樣長壽活到一百歲嗎?當然現(xiàn)在巴馬百歲老人越來越少了,為什么?搞旅游了,外面的人蜂擁而至,這里的封閉狀態(tài)被打破了。
所以不要輕易否定《黃帝內(nèi)經(jīng)》,對古代經(jīng)典記載的東西我們可以懷疑,但最好不要輕易否定!當然上古之人能不能活一百歲的問題我們且不管它了。
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現(xiàn)在人究竟是不是五十歲就衰退了。黃帝那個時候“年半百而動作皆衰”,就是五十歲就衰退了、衰老了,從黃帝那個時期到現(xiàn)在接近五千年了,那我們現(xiàn)代人衰老的時間是提前了還是推后了?也就是說,現(xiàn)代人是不到五十歲就衰老了,還是過了五十歲才衰老的?你可能會說了:當然是推后了!我告訴你:錯!是提前了!我在上課時經(jīng)常問這個問題,我讓女同胞回答,男同胞不許說話。結果好多年輕的女同胞舉手說推后了。我說不對,是提前了!何以見得?因為女性的更年期、絕經(jīng)期提前了。女性應該多少歲絕經(jīng)?這一篇《上古天真論》后面說“七七四十九歲”,也就是五十歲左右,可是現(xiàn)代女性絕經(jīng)期普遍提前了。
我們再來看第三個問題: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這句中的“將”不是“將要”,而是“還是”的意思,“人將失之耶”應該是“將人失之耶”。這句話是一個選擇題,衰老提前的原因,是時代環(huán)境不同了,還是人失去了養(yǎng)生之道?前者是外在的原因,后者是內(nèi)在的原因。答案當然是兩者都有。你看現(xiàn)在環(huán)境破壞、水資源污染、生態(tài)失衡,還有嚴重的霧霾,還有更加嚴重的是食品安全問題。
這些都是外在原因,當然還有內(nèi)在的原因。究竟內(nèi)在原因是什么?我們又應該怎么應對呢?請看下一講岐伯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