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訓的地點,安排在湖畔的茶室,巧的是,也名喚江南廳。
廳門口有一群記者,大都打著哈欠,顯得無精打采的。有幾個,稍精神點兒的,卻又是滿腹牢騷。他們覺得,冷門的茶文化大賽,關注度低,不如去挖當紅明星的新聞,反而有爆的可能性。有人接過話茬,看在“云凡”花重金的份上,就勉為其難吧。還有人,嘻嘻笑著,為了參賽的美女,也算不虛此行吧。后來的話,是越說越難聽。
記者群中,只有一人例外。她叫盧微,是蘋果視頻的實習記者。選手陸陸續續地來了,盧微很認真地采訪、拍照,與其他記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采訪的對象,包括剛進去的紫云。相仿的年齡,讓她們互生好感。
江南廳的陳設,處處可見匠心。紫云流連其中,深深地被古樸禪境震撼著。她曾走過一些地方,見過風格各異的茶室。但從未有一處,勝過此處。紫云尤喜這里的掛畫、插花,無不經過精心挑選,只有放在此處,才見風姿,稍挪地方,便禪意盡失。真不知茶室的設計者,是怎么做到的,紫云想。再看看周圍,凡是進來的人,無不斂聲屏氣,唯恐驚擾了茶室的清雅。
集訓開始,紫云才從云端之美,重新回到了俗擾的人間。盧教授在阿景助理的介紹下,隆重出場。接著便是密集的培訓,內容涉及茶與健康、六大茶類、沖泡技能等。紫云受益匪淺,更讓她驚詫的是,盧教授不僅專業過硬,還有極高的審美水準。江南廳的軟裝,便是出自她之手。紫云對她的崇拜又添了幾分。當然,在今天的學習交流過程中,紫云也大致了解了選手的情況。三十名選手,幾乎遍及大江南北。印象比較深刻的,除了先前結識的竹西外,還有河南的于夏,山東的呂海,福建的楚丹陽,四川的冉蒙蒙,云南的李之南。這些人,是懷抱著熱愛與理想而來。也有幾個,雖很優秀,卻存了極強的好勝之心。這是習茶之忌。
盧教授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她在課上,提出“一期一會”的概念。讓選手說說想法。有人說,這是由日本茶道發展而來的詞語。有人說,要珍惜每一次與茶的相遇。有人說,要珍惜當下。竹西說,不負此生,不負茶。于夏說,人生若只如初見,初心不改。
輪到紫云,她說:“一期一會,妙不可言。既是一時的珍惜,也是一生的緣分。我們不妨把每一次的相見,當成最后一次,就會少些浮躁與功利,多些真誠與感動。比如手中的這杯茶,飲盡了,就再也沒有了。即便再續上一杯,已經不是原來的茶了。今天的課程結束,即便再次相聚,也不是原來的我們了。人生難得,貴在珍惜。”
盧教授一直溫和地笑著,似乎贊許每一人的說法。后來紫云才明白,盧教授的一語不發,才是真正的“一期一會”。心中有丘壑,便會包容所有的成長。只是尚且年輕的自己,今日如此,難免有表現自我之嫌。習茶之道,除了他人的指點,更多的是自修與自悟。
且說阿瑤,公演很成功,卻因阿景沒來,便有些失落。推了慶功宴,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家中,又接到哥哥的電話。他無意間,提起阿景被一姑娘誤牽手的事。她再也無法安心呆在BJ,想起姑姑明天生日,不如借口回江南一趟。上飛機前,她特意告訴了哥哥。她相信哥哥懂她,會把這個消息透露給阿景。
飛機降落在江南機場,已是中午了。阿瑤朝人群張望,想要搜尋到阿景的身影。結果還是失望了,來接她的是阿杰。上了車,阿瑤問:“景哥哥怎么沒來?”“今天集訓第一天,阿景走不開。”阿杰的話里帶著安慰,聰慧如阿瑤不可能聽不出來。
她讓哥哥帶她去湖畔園。其中的和平酒店,她曾隨姑姑去過。那是錢氏的產業,阿景選擇此處,也算是公私兼顧吧。到了酒店樓下,阿杰告訴她阿景的辦公室位置,就先去忙了。
阿瑤走向頂層,先去了張倩經理的辦公室。張倩是阿瑤母親的遠房親戚,以前并不怎么聯系。自從她進入“云凡”后,才和阿瑤親近起來。阿瑤按照輩分,叫她小姨。這個小姨,并非出自豪門,卻過著精致窮的生活。阿瑤每次去公司見阿景,總會給她帶些小禮物。而每一次,她都欣然接受。
張倩見阿瑤來了,笑著招呼她。阿瑤從包里拿出一支口紅送給她。張倩一看是當季的最新款,便愉快地接受了。她告訴阿瑤,“錢總開了一上午的會,還沒吃飯。”
阿瑤謝過她之后,復又下樓,去酒店餐廳,點了阿景最愛吃的炸醬面。餐廳經理認識阿瑤,有些諂諛地說:“這是給錢總帶的吧?對了,這次大賽的選手里,也有個姑娘愛吃炸醬面。她好像也是從BJ來的。”這位嘴碎的經理,阿瑤應付一下,帶著面,又上了樓。
阿景開了一上午的會,很是疲累,躺在沙發上就睡著了。阿瑤見他躺下的模樣,宛若嬰兒般毫不設防,竟一時呆住了。她情難自抑,輕吻上他的額頭。正要貼上的一剎那,他囈語出“妹妹”二字。記得國外時,他曾喚過。只是,入他夢境的,不知道是BJ的她,還是就在他身旁的自己。想到這,阿瑤有些惱那個姑娘,她僅僅陪伴了他三年,卻被他惦記了無數個三年。而自己,無數個三年的追逐,卻觸不到他真實的心。人既已見到,還是不要打擾他了。阿瑤輕拂撫過他的眉頭,便轉身去找阿杰了。
阿杰正在江南廳外,和樂樂聊著天。阿瑤來的時候,正是選手結束上午集訓的時候。她看著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嘻嘻哈哈地從她身旁走過,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直覺告訴她,她們也在注視她。只是這注視,不像觀眾以崇拜目光,驚嘆她的美麗與舞蹈,而是充滿了審視與猜疑。阿瑤懶得多理,便想拉著哥哥走開。
樂樂快樂地跟阿瑤打招呼,卻碰了個釘子,正巧紫云出來,解了她的尷尬。阿杰看到紫云,想起昨晚的趣事,不禁笑了起來。阿瑤問哥哥笑什么。阿杰告訴她:“她就是誤牽阿景的姑娘。”阿瑤臉色一沉,充滿敵意地看向紫云。
紫云感受到阿瑤眼神里的敵意,不禁打了個冷顫。她拉著樂樂,迅速逃離了。樂樂對阿瑤也無好感,邊走邊抱怨,“牛什么呀,不就仗著和……青梅竹馬嗎?人家還不一定看得上她呢。”紫云問:“她是誰的青梅竹馬?”“誰?還不是錢景明!”樂樂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緊閉上了嘴。
紫云忍不住回頭,想要看清阿瑤的模樣,卻早沒了人影。她覺得,今后要躲著阿景了。
阿景醒來,看到桌上的炸醬面,以為是阿杰特意留給他的,便心安理得地吃了起來。吃炸醬面的喜好,是清風胡同的姥姥慣出來了。國外多年,他是想念了多年,嘗試做了多年。再回BJ,他在找家人的同時,吃遍了大街小巷館子里的炸醬面,也總不是姥姥的味道。即便眼前的這份,也是有聊勝于無罷了。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吃到姥姥的炸醬面。他想起紫云,覺得這樣的日子,應該不遠了吧。
何薇的生日宴,一如既往地盛大。堆積如小山的禮物,被收進了庫房。阿景回來時,看到行業精英們,攜帶珠光寶氣的女伴,周旋于人群中。他一向不喜歡這樣的宴會,打著賀壽的目的,只為實現內心的小盤算。男人們還好些,一身西裝,便是正式場合的標配。而女人們,無論化妝、發式、禮服、鞋子、包包等,都絞盡腦汁,以求在爭奇斗艷中,一舉奪魁。可惜魁首只有一個,其她的只能輪為陪襯。
何薇從初長成,直至如今,經歷了無數次的爭奇斗艷,深諳取勝之道。今晚的她,格外低調,妝化得很淡,禮服也很素雅,反而襯出洗盡鉛華后的淡雅氣質。阿景禮貌性地向她恭賀生日后,獻上點翠鎏金玉荷花胸針。何薇笑盈盈地接過來,直接別在了胸前。
阿瑤是今晚僅次于何薇的角色。她一直陪在姑姑身邊,年輕的美麗容貌,苗條又凹凸有致的身材,經過精細雕琢之后,更凸顯高貴的氣質。人群中的幾位長者,贊美阿瑤就是年輕時的何薇。這些人精,阿杰鄙夷地譏笑著。
宴會中,觥籌交錯,人聲嚷嚷。阿景覺得太鬧,便躲進了自己的屋子。關上門,任浮世如何繁華,心卻一片寧靜。他抽出一本書,隨意一翻,正是六祖惠能的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阿景冷笑一下,正應此時屋外情景。外面的熱鬧自是他們的,何必掛懷。
阿瑤不見阿景,便尋了過來。果然,他躲進了自己的屋子。這么多年了,他還是這個習慣。于是,她轉身叫來阿杰,一起去看他。一進屋,阿瑤奪過阿景手中的書,依然停留在偈子處。阿瑤笑了,“景哥哥,你是越來越高深了,竟然參起禪來了。”阿杰湊過來一看,也笑了,“阿景啊,我看你塵緣未了,還是不要參禪了吧。”說著接過阿瑤手中的書,重新放回書架上。阿景被他們一嘲弄,反而不知如何應答:“我哪里是在參禪,不過覺得外面熱鬧,心里悶悶的,隨便拿書,解悶罷了。”
三人開始,胡亂閑聊起來。阿杰最為活躍,話也最多。阿瑤常順著哥哥的話茬,說著讓阿景開懷的話。阿景話很少,漫不經心地聽兄妹二人插科打諢。說著說著,阿瑤想起剛才他送給姑姑的玉胸針,便問:“景哥哥,你什么時候也送我一塊玉?我也不要新的,把你長戴的那個給我就行。”阿杰一聽,便湊近說:“阿景,你還戴玉?快摘下來,讓我開開眼。”阿景說什么也不肯,二人只得作罷。
何薇款款而來,本想叫他們下來。但聽見三個孩子嬉鬧的聲音,不去打擾,就默默地折返了,正巧碰到哥嫂。嫂子笑著說:“阿景和阿瑤,才貌相當,不如早日把他們的事定下,省得咱們操不完的心。”何薇一愣,隨即笑道:“也好,只要阿瑤樂意,我也是樂于促成的。”
就這樣,由錢何兩家長輩默認的親事,像長了翅膀般,飛進不少好事者的耳朵里。阿瑤聽說后,心甜如蜜,也期盼著早日明朗化。而阿景只當是謠言,并不理會。他心里有更重要的事。這就是,茶文化大賽的第一次小考就要到了。
紫云和其他選手,跟著盧教授學習了三天,對茶知識有了更系統的認識。最后一次課上,盧教授說:“我們愛的茶里,都有一個自己。有人愛綠茶的清新,也有人愛紅茶的溫潤;有人愛烏龍茶的熱烈,也有人愛白茶的恬靜……”有選手問:“教授,您最愛哪一款?”盧教授溫和地笑著說:“我都愛,我早已嫁給了茶。你們的路還長,對茶的熱愛,希望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最為長情的告白。謝謝,以后,我們茶里見。”一番話,選手們很是感動,最后化作陣陣掌聲,以此感激盧教授這位真正的茶人。
接下來的兩天,是選手自由消化準備時間。第一次小考,定在集訓的第七天舉行,考核內容為盲品。選手需要在短短的三天內,建立茶味系統,準確地辨認茶品的大類及具體茶品。所有茶品使用標準樣、標準審評法,規格之嚴,遠超國家評茶員的考試。選手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就連紫云也無法淡定下來。
在幾天的學習中,紫云發現了自己的短板,即是什么都懂一點,但什么也不精通。一下子從五十款茶樣中,準確說出它們的名字,也是很難很難的。
選手們領取茶樣后,都是一臉的苦悶。李之南提議:“既然如此,大家不如辦場茶會,席地而坐,笑談慢品茶香,或許記得更精準些。”這話一出,很多人覺得這主意不錯,不如就這么辦。大家笑著推選李之南做籌備組長。之南笑著說:“我做組長可以,但獨木難支,我要再選兩個人,做籌備組的副組長。”大家紛紛說好。
最終定下籌備小組名單。組長之南,副組長紫云、楚丹陽,組員若干。之南本想選竹西做副組長的,只是見她冷冷的樣子,也就作罷了。隨后商定晚上八點,在觀荷亭開籌備會。一切妥當后,大家才帶著茶樣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