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又見山里紅
- 我還好微微笑
- 筆落落梅
- 1032字
- 2022-03-27 13:56:50
一個人在外面求學,會遇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大家相處在一起就是緣分,彼此珍惜眼前人。
生活教會我們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讀詩無以言。
古人尚且有凌云壯志,比如說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讀著蘇軾的詞,感受不一樣的兒女情懷。這是劉佳慧十幾年讀書生涯積累起來的經驗,她不愿這份屬于自己的清凈被世俗紛紛擾擾喧喧鬧鬧的往事所淹沒。
當代作家里,有一個叫白落梅,她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最得劉佳慧稱贊。
林徽因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大家庭里,家父還是當時清朝的進士。她從小家境優渥,容貌秀麗,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大寫的白富美。她十六歲隨著父親歐洲旅行,途中認識了父親的弟子徐志摩。
學富五車,英俊瀟灑的徐志摩很快便吸引了林徽因的注意。而聰明可愛,富有思想的林徽因也同樣吸引著徐志摩。在歐洲,徐志摩主動為林徽因做向導,兩人經常同游在歐洲的大街小巷上,傾談理想,暢聊人生,并且也是因為徐志摩,林徽因對新詩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兩人之間有著許多共同語言,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林徽因的出現直接爆發了徐志摩創作的靈感,在那段游歷歐洲的時光里,兩人墜入愛河。
然而造化弄人,當時的徐志摩已經成家,并且還有小孩。林徽因骨子里的思想和教養不允許自己去破壞別人的家庭,即使后來徐志摩為了她與發妻離婚,她也沒有答應徐志摩在一起。即使她非常愛徐志摩。
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影響很大。如果沒有徐志摩,林徽因在文學上的造詣遠不會有那么高。只能感嘆二人生不逢時,遇上的時間不對,不然可能又會是一段佳話。
太多的故事需要去重啟,太多的感情需要彼此包容,如果沒有包容,將很難再遇見那個你喜歡的并且可以長相廝守的人。比如林徽因和徐志摩,一個是才女一個是才子,可是最終兩個人也沒有走入婚姻的殿堂。
劉佳慧仿佛前塵往事浮現在眼前。
林徽因和梁啟超之子梁思成結婚生子,然而癡情如徐志摩,即使無法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也要為他唱贊歌。
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偶然,偶然之間遇見了你,卻發現只不過是茫茫人海中一顆被丟棄了的石頭一樣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