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章 庚寅年己卯月癸亥日.北海公園

公歷2010年3月14日上午,坐地鐵轉公交,在北海公園東門下車。

下車后,祖孫倆在北海公園的東側,居然發現此處有景山公園。

景山?那可是明未崇偵皇帝自縊的地方啊!

爺爺念及此,便花2元錢買了張門票,帶了孫女,從景山公園右側的里門進去了。

景山,古稱萬歲山、煤山,起初是金國時,由開掘北海的土石堆積而成,后慢慢地開辟為園林。

園里,山腳多花弁。去時園內的牡丹花都還未發芽,祖孫倆踩著尚未完全融化的冰雪,拾級而上直至山頂。

一路上,祖孫倆先是發現從山腳到山項的主要建筑都在一條線上,接著發現在山頂南側竟能鳥瞰整個故宮博物院,而且“故宮博物院”那五個墨黑大字居然能清晰可見。

剛到BJ時,在游覽故宮的時候,只能與一殿或一門留影。

此番站在景山之巔,竟能看見整個故宮,祖孫倆當然是非常興奮。在興奮得好好地俯瞰一番之外,還紛紛地與腳下的故宮全景拍照留影。

站在景山之巔,除了能鳥瞰故宮,還能鳥瞰國家大劇院、鳥瞰現代化新BJ 。

側身西望,有北海公園里的標志性建筑物——白塔,在向祖孫倆的眼界走來。整個北海公園,就在祖孫倆的眼皮子底下!

原想,登臨景山,目的是去尋看明末崇偵皇帝自縊之所,實是未曾想到“高近50米、海拔近90米的景山,竟是皇城BJ 的最高點”。

爺爺站在景山上,腦海中不知為什么,竟浮現出當年崇偵皇帝目視闖王兵陸續殺進皇宮而絕望自縊的場景來,以致去找尋“當年崇偵皇帝用來自縊的那棵老槐”的初衷,竟然消沒了。

彼時,歷史的厚重,已被宏麗壯觀的美景給徹底取代。

在景山之巔,祖孫倆或站、或走、或坐、或倚,或看、或思、或語。

估摸著呆了一個小時后,祖孫倆才從山上下來。

下山來后,爺爺在景山右側里門內的一家店鋪,買了根冰棍給孫女,然后直奔北海公園去了。

大雪天兒吃冰棍!店鋪的老大爺說,只有小孩和外國人有那個口福......。

北海公園,南瀕中南海,西接興圣宮、隆福宮,北連什剎海,占地約71公頃,水面近600畝,陸地近500畝,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全園以瓊島為中心,東臨景山,南有永安橋與團城相接,北與靜心齋、九龍壁、鐵影壁、五龍亭隔湖相望。

祖孫倆,穿過一道有特產小吃在坐賣的胡同,然后從東門入園,經建山橋東,登上全園的中心——瓊島。

瓊島,全稱瓊華島,因島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稱“白塔山”。

瓊島,島高32米,周長913米。

瓊華,意指華麗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該島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寶島。

另據神話傳說,瓊華是瓊樹之花(華即花),原本生長在蓬萊仙島上,人吃了可長生不老。此,亦表示該島是仿瑤池仙境而建筑的。

清初,朝廷曾在山頂設置信炮臺,由八旗軍駐守,居高臨下,俯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發出信號。

其山腰,有假山洞,據說是呂洞賓修道成仙之所。

進洞,需另買門票,爺爺等孫女從洞外公廁出來后,便經畫廊拾級而上,沒有去到洞里參觀。

經畫廊拾級而上,不一會兒,祖孫倆的腳下,便陡然平緩開來,園內的主要建筑——高約67米的藏式白塔也陡然聳立在眼前。

此白塔,四周有鐵欄桿圍護,塔基的東沿還安有幾座炮臺。

等另行購了票后,祖孫倆走近塔身細看,只見數行小字似在向包括祖孫在內的游人,述說著白塔的由來。

其大意,是白塔與瓊島上的永安寺,共同象征著君權天授。

站在白塔下,能清楚地看見塔尖有幾絲裂縫。

據說,那裂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留下的。

站在白塔下、座炮前,爺爺在想自己現在站的地方,哪一處留有清兵的腳印,哪一處留有王公大臣的的身影,哪一處留有皇妃嬪娥的笑語……?

站在白塔下、座炮前,孫女看見了來時先前去過的景山公園,看見了故宮、國家大劇院,看見了浩大的湖面、五龍亭,看見了南面的團城和未看見中南海,還看見了瓊島西面的北海大橋上不時有車人掠過……。

看見了南面的團城和未看見中南海?是的,看見了,也未看見。究其因由,或是因一葉障目而只見團城,因只見團城而未見團城之南的中南海?或是團城遮敝了中南海而本就不能看見中南海?

看完南面,看北面。在白塔塔基的北面,有兩棵別致的桃樹。

那兩棵別致的桃樹,枝繁根大,含苞待放,景色宜人,惹得不少人站在其下,然后與白塔一起合影。

祖孫倆也走到其間留影了數張。適時,桃樹邊有一組石階曲幽向下,孫女便被爺爺背在背上,慢慢地下行。

遇有美景,便撿一冰融風干處,伴著石階兩沿的晴雪,照松柏雪影,留佛寺雪光。

及至山下,經慈禧群臣垂釣休閑宴膳之所——漪瀾堂,祖孫倆來到湖邊的游廊。

游廊的廊右,有正在營業中的仿膳飯莊,廊左則是遠帆閣。

折左經遠帆閣,祖孫倆來到渡船口看船。

適時,瓊島周沿的湖面,均還結著冰,各式不一的渡船,正停放在渡口的冰面上,一動也動不了。

弄得一直想蕩湖乘舟的孫女,只得看了一會兒船,隨著爺爺沿島,經擷香亭,來到了堆云牌樓。

站在堆云牌樓前,牌樓后的永安寺和其它的樓閣連接著山巔的白塔,此時看去,美極了。

而瓊島之上的白塔,自然是越發地顯得更美。此時,祖孫倆都覺得是站在了與白塔留影的最佳位置,便忙著都站好了拍照留影。

在堆云牌樓處折右,經永安橋后,便是積翠牌樓。

站在永安橋上,見橋邊湖中有荷花的葉兒,翠綠欲滴,爺爺于風雪中,只手抱了孫女,倚住橋身,看積翠中的瓊島、白塔,真的是風華絕代,美不勝收!

而站在積翠牌樓邊,孫女騎坐在爺爺肩上,背倚著雪中晴島,更是美妙絕倫,妙趣橫生!

過積翠牌樓,是團城。

團城,位于北海公園南門西側,享有“BJ 城中之城”之稱。

團城,處于故宮、景山、中南海、北海之間,四周風光如畫,蒼松翠柏,碧瓦朱垣的建筑,構成了BJ 市內最優美的風景區。

去團城,登右側石階,檢票進入團城。

剛進入團城,去到院門后,便見兩棵古柏植于院中,高聳云天,枝覆院地。

及再過一道院門,視野漸變得開闊。

然后,折左有一棵栝子松。那栝子松向一側歪斜著,樹蓋云天,極為震憾。

經問,原來這樹大有來頭。

說是,這樹距今已有800多年,因樹探向北海的湖面,后被天帝封為“探海侯”。

爺爺說從沒見過盡偏一隅的古樹,要照一照留影以作紀念。

在“探海侯”的邊上,有棵有數百年樹齡的白皮松,被天帝拜為“白袍將軍”。

......。

整個團城,樹色蒼翠,無一不在襯托著團城的幽深靜遠。

團城里,最為有名的建筑是承光殿。而承光殿內,尤為著名的,是一尊高達1.5米的白玉佛。

佛,什么地方都可能有。而通體用白玉雕琢而成的佛,卻是極為罕見和珍貴。

可,也正因為這尊白玉佛,舉世極為罕見和珍貴,所以說覬覦者甚多。

你看,其左臂上的刀跡時至今天,不還仍在向人們訴說著八國聯軍的種種強盜行徑嗎?

拾左側石階而下團城,見有三位古稀老人(二男一女),正手拿毛筆蘸水,在團城邊積翠牌樓下站著,左右開弓了寫著毛筆字。其中,尤以那鶴顏的婆婆寫得最為出色。

祖孫倆哪里見過這陣勢,孫女雖只拿過毛筆糊亂涂過,但卻是打心眼里喜好寫毛筆字。

兩人順著那婆婆的雙手,看了足有半小時之久,旁邊也有很多游人在看。

寫的是什么?老人家們寫的,多是喜氣、歌頌眼下這個偉大時代的的話。

可以這么說,團城邊,那三位老人手拿毛筆,在地上左右開弓揮灑潑墨的場景兒,絕對是當時祖孫倆去到北海公園中遇見的最難得的風景之一。

從團城折右,復經北海公園的東門,祖孫倆沿線,去走了走濠濮間、畫舫齋。

在從畫舫齋的小坡上下來的時,祖孫倆遇有一處腳踏船碼頭。

碼頭上,有很多漂亮的腳踏船,雖然船邊的湖水已經開凍,但因瓊島周沿的湖面仍然結著冰,祖孫倆只得望船興嘆,而未能泛舟于湖上,自然成了祖孫倆在BJ 期間最大的憾事之一。

從腳踏船碼頭,到北海公園的后門,得沿著湖堤,走很長的一段卵石路。

卵石路上,正月里的北海在春天里,雖說堤邊的棵棵垂柳還未發綠,但它們卻都在雪后放晴的天兒里,正使勁地藏匿著苞芽。大家伙兒都商量好了,準備過幾天,全都捧著自個兒的臉,去正式地更隆重地歡笑著迎接春天。

在春天里,在正月里的北海公園,在北海公園里的湖堤邊的卵石路上,孫女正從路邊撿起根還未抽芽發綠的細柳枝兒,抖了抖雪后,在“追打”著爺爺。

而爺爺,則是邊走緊了腳步,邊往右側回頭,假意嗔怒著去看孫女。

不一會兒,湖堤邊的卵石路就走完了,可等到他們回過頭去看,祖孫倆似乎都看見他們自己還在湖湖堤邊卵石路那一頭,爺爺正在前面緊走,孫女手里正拿著一根還未抽芽發綠的細柳枝兒,在后面追逐著的“打”。

不信?你也回過頭去看一看?

我相信,你一定會發現,除了孫女手拿柳枝兒追著爺爺“打”之外,還能看見湖堤、瘦柳和冰面上的渡船。

還能看見,在剛剛開凍了的湖水中戲水的鴛鴦。

還能看見,瓊島和瓊島之上的白塔。

還能看見孫女的笑兒和聽見爺爺的聲兒。

......。

哦,你跟著祖孫倆回過頭去看,一定還會看見一位手拿毛筆蘸水神速繪就成一幅中國式古典美人的老漢!

如果,你假裝著看不見,則祖孫倆一定不會答應,特別是孫女一定不會答應,因為路上遇見的那位年已七十多的老漢,會在地上畫出很多很多的中國古典仕女美人圖來,能只需一分多鐘便可以在地上畫出一個中國古典仕女美人來。

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你

孫女非常喜歡畫,特別是中國畫,中國畫里面的古典仕女美人圖。

孫女非常喜歡畫畫,特別是想畫中國畫,畫中國畫里面的古典仕女美人圖,雖然一直沒有去系統地學和畫不了。

正因為沒有去系統地學和畫不了,路上見那老頭能畫畫,能畫中國畫里面的古典仕女美人,而且是畫得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這種瞬間就能讓她的世界里多了一份特有的美,那還了得,還能不記憶深刻,能不嚷著把一臉“非常安逸”的樣兒,給拍下來留在相機中,留在記憶里?

記憶里,那老頭一邊畫的時候,一邊還不忘與路人閑談。閑談中,爺爺在旁聽得那老頭就是一下崗普通工人。下崗后,老頭平日里閑暇無事,便常來北海公園中,閑游中拿一拿毛筆蘸一蘸水,在地上畫一畫古典美人,自娛自樂。

爺爺一邊在邊上聽那老頭與路人的閑談,一邊在邊上看那老頭的手是如何拿的毛筆、如何蘸的水、如何畫成的畫。

對那老頭,爺爺很是佩服。在佩服的之余,又去推而廣知了于心眼里感嘆:BJ 人兒的水平是真的高!

回過頭去了再回過頭來,祖孫倆經北海公園后門,折向左行的路上,有靜心齋。

靜心齋,山水形勝。內有亭臺、廊閣、溪橋、樓魚。如此寶地,好個靜心之所,令人無比向往。以致后來翻看“孫女用小手捧著她那天真無邪的臉,在其間的留影”時,竟不敢相信那背景是在北海公園中,反疑那背景屬江南水鄉的古鎮了。

出靜心齋,經游船碼頭,不遠的地方就是天王殿。

在天王殿的西側,有天下聞名的九龍壁。

九龍壁,是座用424塊七色琉璃磚砌成的九龍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長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為中國三座著名的九龍壁中最精美的一座。

九龍壁的兩面,各飾有九條蟠龍。

九條蟠龍,戲珠于波濤云霧之中。其造型生動,色彩艷麗,工藝高超。

建造這樣一座影壁,據說當初是為了鎮懾火災和辟除邪崇。

初見九龍壁的時候,爺爺便為之折服,且圍著九龍壁看了許久,然后興致很高地站在九龍壁前拍了照留了影。

而孫女,是被爺爺只手抱在胸前后與九龍壁一起合的影。

九龍壁外,有北海公園的另一處渡船口。

經渡船口,在湖堤的內側,便有著名的鐵影壁。

鐵影壁,長3.56米,高1.89米,顏色與質地如同鐵鑄,雙面雕有云紋與怪獸,為元代浮雕藝術的珍品。

民間傳說,這座影壁是為鎮懾、遮擋BJ 的風沙而設。原在德勝門內的鐵影壁胡同,1947年才遷來此處。

將鐵影壁拍下來留在相機中后,祖孫倆徑直走向堤邊。堤邊有北海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五龍亭。

五龍亭,主次分明,飛金走彩,遠望如同五龍浮動,故稱“五龍亭”。

中亭叫“龍澤”,上圓下方,雙重檐,此亭為清代帝后們賞月、釣魚、觀看焰火的游樂之處。

中亭的兩側,對稱而建有四座檐亭。

左邊二亭,為“澄祥”、“滋香”,右邊二亭,為“涌瑞”、“浮翠”是群臣陪伴帝后玩耍的地方。

站在五龍亭邊,可看對面的瓊島、白塔,和遠端如水滴般的國家大劇院.....。

而五龍亭的堤邊,數條瘦細的柳條枝兒,恰時正在洗練長空,于正月的春天里,與風共拂。

堤邊這些瘦細的柳條枝兒在洗練長空同時,也正在洗練著祖孫倆的心魂?

這不,祖孫倆在那個時候,竟真的忘卻了自個兒,渾然不知他們已與北海公園渾然成為一體了!

等到“離五龍亭,經小西天,出北海公園西門,乘公交,過北海大橋,至王府井大街”時,時間已然過了下午4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吉林省| 剑阁县| 巴青县| 那坡县| 青冈县| 和平县| 靖宇县| 永德县| 班玛县| 阿荣旗| 临颍县| 叙永县| 康马县| 阿勒泰市| 绥棱县| 西城区| 洛扎县| 社会| 荆门市| 商都县| 旅游| 九龙县| 汾西县| 兴海县| 武陟县| 晋州市| 鹤壁市| 榆中县| 保亭| 仪陇县| 双桥区| 梁河县| 科技| 会泽县| 巩留县| 左贡县| 桑日县| 萨迦县| 宁远县|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