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停止胡思亂想
- (美)卡羅爾·克肖等
- 916字
- 2022-03-11 16:12:51
進一步評估情緒反應和自我調節
讓我們再拿出一張干凈的白紙,從中畫出一條直線,將紙張一分為二。
你需要回答每個標題下面的20個問題,并在1至10的范圍內評估你的反應:
1 =程度很低、次數很少
5 =程度中等、次數中等
10 =程度很高、次數很多
再強調一次,左邊的部分是填寫你大腦目前的“默認狀態”,右邊是填寫你的期望。
情緒反應
1. 當別人讓你失望的時候,你的反應強烈嗎?
2. 在人群里,你會感到焦慮嗎?
3. 你會躲避人群嗎?
4. 你有多高興?
5. 當你身處壓力狀態的時候,你會變得焦慮還是沮喪,抑或兩者都有?
6. 你經常惹怒別人嗎?
7. 你現在有多滿足?
8. 你會公平地評判別人嗎?
9. 你樂觀的心態能維持多久?
10. 你會因為自己的感受而經常責備別人嗎?
自我調節
1. 你經常能夠在苦悶之后恢復愉悅的狀態嗎?
2. 你很容易就能夠改變你的行為?
3. 你如何評價自己的意志力?
4. 你覺得你在生活里是不是充滿干勁?
5. 你經常麻痹自己嗎?
6. 你經常用“甜點”或“巧克力餅干”此類碳水化合物來治愈自己嗎?
7. 你的思維有多僵化?
8. 你會陷入習慣性的焦慮嗎?
9. 你會覺得自己被別人迫害嗎?
10. 你經常發怒嗎?
當你比較這兩組問題及其回答時,你將會看到一張凸顯某些區域的平面圖,那些區域顯示著“你所是”和“你所想”之間的差別。當我們一路前行時,那些區域正是你想要將注意力和意圖投向的地方。
你已經認識到,大腦天然地傾向負面事件,偵察環境中的危機。焦慮和反芻思維——這些關于未來可能要發生壞結局的斯蒂芬·金式恐怖“精神電影”——只會讓你的焦慮值居高不下,而不能冷靜下來去解決問題或正確地看待事物。除非你努力訓練自己,讓自己的大腦處于更加平靜的狀態,否則,這些“電影”將融進你的生活,成為其中一部分。你也已經認識到,過度喚醒會導致焦慮和反芻思維,而每一種精神狀態都是由情緒、信念和行為的模式引起的。當你改變你的精神狀態,你就會改變情緒、信念和行為,最終也會使你的現實情況得到改變。
◢ 箴 言:
通過大腦練習,你能夠改變你的精神狀態,從而獲得更為積極的行為、想法、情緒和態度的模式。
既然你已經非常清楚大腦是如何運行的,那你就已經做好去探索大腦如何將我們置于某種心境中的準備。現在,準備起跑了。你將要體驗第一個改變思維的有效方法,它將盡力消除你的擔憂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