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是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命運的
- 沒人偷你的人生
- 瀠燈
- 1889字
- 2022-02-14 00:34:26
王永樂和孫光宗看清命運是從十八歲那年開始的,那也只是個開始。
他們看不清,但他們有夢。
不只是他們,也許見過那場艷火一樣閃金閃銀婚禮的小男孩都有一個夢,這個夢也許更明晃晃,但不會超出那場婚禮多少,童年少年的記憶是加權的,無論他走到哪里,見了多少華麗麗的場面,那記憶胡攪蠻纏地盤踞在腦海里,一寸也不肯讓步,而后來的記憶無論怎么后來居上怎么你推我擠,都是嬪妃小妾姨太太的小打小鬧,動搖不得正主的。
王永樂的夢里有孫姐姐白瓷面似的皮,神鹿似的骨,帶著好奇的干凈眼睛和一絲不茍勾勒的完美唇線,還有四點竊喜三點驕傲兩點驚懼和一點愧疚。
孫耀祖的夢里有漫天飄舞的金色精靈,滿地鋪灑的彩色絲緞,開在頭頂的百合花,紅紗幔包裹的小小美好,還有五點驚懼和五點愧疚。
孫耀祖對王永樂好,不是父母對子女子女對父母那種生來就好的好,這種好不是天生的,是一點點長大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促成的,這種后天的好,不是生死患難后的好,不是受人恩惠的好,是被貼心貼肺一言一行教育和規訓出來的好,是被奴化出來的諂媚,卻又比諂媚真誠,是實實在在的,是所有人都對他好所以自己也要對他好的好,是帶了一點自卑一點愧疚一點討好一點乖巧聽話的好。
王永樂對孫耀祖也好,不是你對我好所以我也要對你好的好,對他好的人太多了,也不是我爸讓我對你好我就要對你好的好,這種好是藏著一點嫉妒一點不平一點愧疚和一點自卑的,他的臉他的有錢他的大氣他的吐字清晰甚至是他謙遜的低眉順眼,這種嫉妒是不應該沒道理甚至有點病態有點扭曲的,他本應該是驕傲的居高臨下的,但他總是隱隱覺得自己才是居高臨下的那一個“下”,自己才是被施舍被謙讓的,村里所有人都羨慕頌揚他的嘴唇,可他還是羨慕孫耀祖的那張臉,他甚至覺得自己受到的特殊待遇是可憐他的補償,是逆向歧視是區別對待,他只能藏著,對孫耀祖表現出勉為其難的憐憫,只能藏著,表現出施舍和不屑,只能藏著。
孫耀祖對王永樂的好,是誠實的好,是實打實希望他過得好的好,王永樂對孫耀祖的好,是遮著掩著的壞,是暗戳戳希望他倒霉希望他踩到狗屎卻只能明著對他好的壞。
這一點也許在他們十八歲以前,都沒有被意識到。
人有時候自己是不會贊同自己的觀點的,他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贊同自己的觀點,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自相矛盾的;他們也許會認為任何道德倫理都只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只是依附于意識形態的規約,世界上本沒有對錯,都只是相對的,世界上也沒有所謂的真相,可當你問他具體的問題,比如謀殺,比如販毒,他卻會一口咬定這是錯,這是不道德的。
人有時候也不明白自己說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嘴里說著自由,尊嚴,希望,名字,輕盈,消失,拍打,種種詞匯,名詞動詞形容詞,但他無法向你解釋這些詞語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也根本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尊嚴,什么又是希望,
人是生活在對話里的人,像是漫畫書里的氣泡或者對話框,人的對話框書的對話框影像的對話框,一個氣泡包裹著一個氣泡,永遠在被引用,永遠活在記載和眼神里。
人是生活在名字里的人,被命名,也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名字認識和自以為是地理解另一些名字,久而久之以為名字比實體更重要,卻不知道名字只是名字,全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可以交換和共用名字,然后為了名字榨干自己的全部生命。
人是生活在關系里的人,和自己構成關系,和他人構成關系,和色彩構成關系,和時間空間構成關系,和生死構成關系,和符號構成關系,和象征構成關系,和存在構成關系,依附于關系而存在,人們無法舍棄關系如同無法接受世界上不存在不占空間不耗時間不用名稱的事物,他們在關系里出發,到死亡的那一刻都從未想過返航。
人是永遠分不清正反的,天上和地下,到底誰在上,誰在下?地上和地下,到底誰為生,誰為死?未來的和過去的,到底誰為一者,誰為二者?換一個名字,上也是下,下也是上,生也是死,死也是生,人們每天更新自己,洗去老舊的細胞,扔掉用過的污物,享受新鮮,享受快感,享受現象,回想著賢賢,設計著后代,永遠渴望不曾涉足的領地,在自我矛盾中麻木或清醒。
人是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命運的。
直到命運降臨的那一天,直到厚積成為薄發直到量變成了質變,或者不經意的點燃。
我不知道該說那是聚沙成塔水滴石穿還是導火索遇到了火星,也許是在嘉良村的狀元被蔡老先生從孫耀祖改成王永樂的時候,也許是孫耀祖的志愿被孫立輝從清華改成某師范的時候,也許是他們一起坐著大巴前往省城的時候,也許是那個叫許雙雙的姑娘出現的時候,命運伸出了幾千萬年都沒剪過的指甲,扒開了他們的眼皮,以至于他們都沒見到命運的手長什么樣,就先看到了能把人晃瞎的灼眼白光,不知道什么時候流了淚,只覺得眼皮被撐得痛,只覺得眼珠里被伸進了鋼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