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收到最新一期的<鼓樓郵刊(總第27期)2025版>有感
- 集郵風云人物
- 作家京城翎管王
- 997字
- 2025-05-25 13:49:14
【集郵傳記文學】
中國集郵人物列傳(97)(外一篇)
97、《收到最新一期的<鼓樓郵刊(總第27期)2025版>有感》
作者:顧雪林
今天,收到北京鼓樓集郵研究會吳剛先生寄來的最新一期的《鼓樓郵刊(總第27期)2025版》。
翻開藕荷色的郵刊,在“集郵人物風采錄”一欄的目錄中,看到轉發了我寫的8篇文章:
1、吳鳳崗——中國郵壇智慧且和藹可親的集郵宿將;
2、和新四軍集郵家沈增華交往二三事;
3、杜慶云——讓人懷念的北京市集郵協會首任會長;
4、王力軍——從《集郵》雜志編輯到聚雅齋郵社總經理;
5、姚振亞——我認識的第一位《集郵》雜志主編;
6、曹大德——近些年北京集郵者中的理論家之一;
7、袁連發——北京集郵者中的“絲漏工藝”大王;
8、收到集郵家成志偉先生墨寶和記者節實寄封后想到的。
看見網文變成了噴著油墨香的雜志上的鉛字,有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有一點小小的激動和溫馨。
常見在網絡上有一些人貶低集郵,吐槽自己當年高價買了郵票,沒賺到錢,如今大虧特虧。看了這些人的文章,不禁讓我們這些集郵者啞然失笑。這就像看到了在股市高點買了股票的人,在股市低點吐槽大虧,大罵股市。這種拿郵票當股票的人,大概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集郵。
我們當年集郵,收集的大部分新票都是按郵票原價購買的,沒出過什么高價,花的錢有數,沒什么虧不虧的。
什么是集郵:通過集郵,研究郵票,集郵者從中增長了知識,獲得了身心愉悅;通過參加集郵活動,互通有無,集郵者在廣交朋友中收獲了友誼。集郵有物質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對人精神上的熏陶。正如老舍先生說的:“集郵長知識,趣味頗高尚;切莫去居奇,賺錢代欣賞。”
什么是集郵研究者,我認為北京鼓樓集郵研究會編輯出版《鼓樓郵刊》的同仁和那些郵文的撰稿者們才是真正的集郵研究者。這些集郵文章的編輯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大量紛繁的來稿中,精挑細選,精心編輯,為廣大集郵愛好者獻上一期又一期《鼓樓郵刊》,付出辛苦,精神可嘉,讓我們這些集郵者深深敬佩!
我知道,在今天集郵活動相對平靜的時期,不忘初心,堅持集郵的真正的集郵愛好者們是一定會堅守“集郵陣地”的。《鼓樓郵刊》編委會的集郵編輯們,就是這樣一群讓人尊敬的人!
文章的最后,我想介紹一下《鼓樓郵刊》的編委會:
編委會主任:林軒;副主任:劉大有
編委:王志剛、李國慶、吳剛、李昕、吳凡、吳書慶、曹大德、客文達、何欣、徐永勝、朱斌、李旭東、董佑德、肖明、王剛
第27期責任編輯、排版:劉大有
(2025.5.25,下午,13: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