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和平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僅僅在最終戰(zhàn)役結束的一個月后,北荒帝國向人族發(fā)起了戰(zhàn)爭。
這時的獸族中,平圣竟然有五十多位,甚至有三四位獸圣和關揚冕下是一個境界,距帝境僅差一步。
人族沒有想到獸族竟然已經如此強大,而預冕下的預知終于明朗,原來人族的危機,便是獸族!
但獸族終究還是沒有帝境,開戰(zhàn)后不過一年,丘仲冕下便憑借言出法隨和“文界”的名篇,斬殺三十獸族平圣。
在人族將要勝利之時,獸族卻有兩位平圣突破帝境,就連已經封帝十三年的丘仲冕下同時面對兩位帝境強者也要飲恨。
但丘仲冕下并未直接對抗兩位獸帝,而是配合其他兩位東龍帝國平圣,滅殺了北荒帝國的其余平圣,此后,東龍帝國軍隊全線撤退。
東龍歷一千三百七十七年,北荒的兩位獸帝率領七百萬獸族戰(zhàn)士兵臨東龍城下,正要攻城時,異變突生。
已在平圣境九階巔峰境界停留超過二十年的關揚冕下,終于成就帝境,封號武帝。
丘仲冕下與關揚冕下配合,斬殺兩位獸帝與七百萬獸族,平定了獸族。
但兩位帝境并未對獸族趕盡殺絕,因為南方五國仍未平靜,兩位帝境留下獸族,威脅人族,讓人族內部團結一致,共抗獸族,以此來減少人族內戰(zhàn)的發(fā)生。
此后丘仲冕下再無任何消息傳出,直到東龍歷一千五百年,丘仲冕下文值近乎到達極限,踏入帝境巔峰。
于是丘仲冕下利用自己隱修之時意外獲得的一張十級修煉大陣的圖紙,布置了一座十級修煉法陣,并通過言出法隨等能力,建造了“東龍皇城”。
十級修煉大陣陣成當天,奪天地斌值與丘仲冕下的修為,丘仲冕下的修為被直接削去過半,甚至跌落到平圣境五階。直到東龍歷一千七百余年,丘仲冕下的修為才重回巔峰,同時,第三次天地大限出現。
東龍歷一千七百二十年,第三次天地大限被沖破,但卻沒有明確的超脫者,同年,丘仲冕下疑似帝殞。
世間傳說,超脫者便是丘仲冕下,因為丘仲冕下是當時的大陸最強者,是最接近超脫的人,而且,當時丘仲冕下的年齡僅有四百二十歲,即便是距普通帝境四百七十年的壽元都有不小的距離,更不用說像他那樣的超級帝境了。
甚至據說,丘仲冕下疑似帝殞的那年,關揚冕下仰天大笑,道:“汝得道,吾亦得道。無需數年,我亦會超脫。”
同時自那天起,天地間便多了一個規(guī)則,被后人稱為“文神諭”——
“帝不攻圣,圣不攻人,人不攻民。”
意即帝境不得隨意攻擊平圣,平圣也不得隨意攻擊職業(yè)者,職業(yè)者不得隨意攻擊平民。
也從那時起,大陸上的平民和普通職業(yè)者,甚至普通平圣的性命、生活以及一切才得到了保障。
三年后,關揚冕下斬殺北荒三位獸帝,而東龍帝國又新添兩位帝境。
不久,傳來了關揚冕下疑似帝殞的消息,而在當時,各族的全部圣境都好像聽到了關揚冕下的笑聲,他高聲道:“吾現今一刀,可斬碎星河。”
東龍歷一千七百三十年,東龍帝國為紀念丘仲冕下超脫十周年,改紀年法為“文武歷”,改東龍大陸為文武大陸。
文武歷二百年,人族實時存活圣境達到四百,輝煌王國、歐爾克什聯(lián)邦以及秩序帝國也出現了帝境強者,人族的實力進一步加強。
但獸族的發(fā)展更快,人族與獸族的實力漸漸趨于平衡。
文武歷五百年,北荒帝國實力遠超人族,成立“北荒圣殿”以對抗因十級修煉大陣而產生的人族高境職業(yè)者聚居地“東龍皇城”。
而如今,正是文武歷七百一十六年三月十七。人獸兩族戰(zhàn)爭已經持續(xù)了千余年仍未結束,戰(zhàn)爭中的主力并不是平圣,但平圣的殞落卻是稀疏平常。
兩族只是在這百年間,戰(zhàn)損圣境已經超過了千位,這還是帝境沒有過多參戰(zhàn)的緣故,否則,戰(zhàn)損的圣境必然更多。
人族的綜合實力只有獸族的五分之三,卻占據了文武大陸上大陸面積的三分之二。
獸族雖然對文武大陸上的人族土地垂涎欲滴,但終究還是因為北荒山脈這樣的天塹,雙方都無法輕易越過。而人族卻死死地占據住了北荒山脈的南部山區(qū),通過建造壁壘等方式阻擋獸族的入侵。
但人族實力終究不如獸族,只是因為東龍皇城的任務發(fā)布塔不斷發(fā)布的任務,讓人族的職業(yè)者不斷進入北荒國境進行侵擾,以及人族超越普通獸族的智慧,這才讓人族有了喘息的余地。
人族八國中與北荒帝國接壤的國家有三個——東龍帝國、輝煌王國和秩序帝國。這三大人族國家因為共抗獸族的緣故,結成了聯(lián)盟,合稱“北方三國”,其余五大勢力合稱“南方五國”。
南方五國并未與北荒帝國接壤,所以與北方三國的思想并未統(tǒng)一,也時常有著摩擦。
東龍帝國實力最強,與之聯(lián)盟的輝煌王國也有著兩大教廷,圣境強者的數量也冠絕人族,所以獸族在這兩國的邊境處安置的圣境獸族有四百位之多。而在與秩序帝國接壤的地方,安置的圣境獸族只有一百位而已。
雖然有著天塹,但兩族實際上還是可以讓小規(guī)模的職業(yè)者進入對方國內,所以兩族雖然戰(zhàn)役極多,但是真正的高境職業(yè)者戰(zhàn)役卻較少,至于圣戰(zhàn)和帝戰(zhàn),更是少之又少。
真正多的高境職業(yè)者之間的戰(zhàn)斗,大部分都在四國境內。圣境強者雖然會在前線,但更多是為了防護陣型、強化自族戰(zhàn)士的實力以及坐鎮(zhèn)天塹而已。
東龍帝國在前線鎮(zhèn)守的圣境強者只有一百多位,其余圣境強者都在坐鎮(zhèn)國內各大城市,或潛入北荒帝國境內執(zhí)行一些高難度的任務。
而由丘仲冕下建立的,具有當世唯一一座十級大陣的東龍皇城就肩負著這些引導職業(yè)者對北荒帝國進行入侵、騷擾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