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已經快十一月了。
也不虧,他在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大顯身手:語文可以說是“高材生”;數學差一點不過也名列前茅;英語也變得越來越好(小學的時候很討厭英語,差到只能考七十幾);地理是他最喜歡的科目……當然在籃球隊上也是初出茅廬。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柯茗蕭給了他所有的老師一個接近完美的形象。
“誒誒誒!聽說馬上就要開始軍訓了!你們準備怎么組隊?”同學甲
“真的!?那我和你一個寢室,一個鋪,怎么樣我對你好吧。”同學乙
“咦~你倆肯定有‘問題’!”同學丙丁
這幾天班上甚至整個初一都在討論關于軍訓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
“柯姐,你去軍訓嗎?”涵姐跑來和柯茗蕭說到。
“啊,我不去,我聽初二的朋友說這次的軍訓不好玩。”
柯茗蕭頭也不抬地看著作業,拿著中性筆沙沙地在草稿本上演算。“啊,真的?”涵姐有些意外,“之前你不是很想去的嗎,怎么突然就……”
柯茗蕭長舒了一口氣,放下筆抬頭一臉無所謂地笑:“啊,因為家里沒錢,我有個妹妹她開支大而且我媽也沒上班,全家六口人靠我爸一個人一個月三四千塊錢養活。但是我也是真的不想去。夠慘吧,哈哈。”
“哦……”涵姐也是怕傷她心點點頭就走了。
柯茗蕭繼續寫作業,旁邊的同學不知道怎么的都圍著她,以她為圓點五個人為半徑畫圓在討論這個話題,擾得她實在是寫不下去了,就趴下去睡了。
短短十分鐘,她就做了個夢。夢里啊她的媽媽在問他:“你真的不去嗎?那么多同學,再說了你要不去這幾天怎么過呢?”
“嗯,不去,幫我和唐老師說一聲吧。”
“哎,好吧。”
爸爸也來問她:“你以前不是很喜歡出去玩的嗎,這次哪么不去了嘞?”
“害,我問了初二的他們說這次軍訓不好玩,反正也貴,我也不想去,正好可以拿這五天來補數學。”
“嗯,那就不去吧。”
(周一,軍訓開始的第一天)(班級里)
--吵鬧--
“你不是說你不去嗎,咋今天來學校了?”同學甲。
“哦我跟秦老師說好了,這五天都來學校補下數學。”
“好卷啊,別人都休息五天你補數學。”
“哈哈哈哈哈是嗎,我就問幾題我不會的題,又不超前學你怕啥。”
“好吧好吧,那你加油!我先走了。”
“嗯,拜拜,玩得開心。”
(周三,補數學的第三天)
“來來來,班上真的一個人都沒有,我平時就在班上補數學,你來了之后也可以和我一起補,我倆也可以做個伴。”柯茗蕭拉著周姐到班上。
“行啊,等下我倆補完出去玩不?”
“OK,我正想這么說呢!現在秦老師還沒來,我倆可以先玩會。”
柯茗蕭其實膽子也挺大,把教室里的配用教學電腦打開了,點開瀏覽器找視頻看,看著看著刷到了別人在黑板上寫詩的視頻,周姐一提議,這不也準備來寫一首。
“寫小學背的那首不?就是李白的《將進酒》啊,這寫出來多帥啊!”
“行,就寫這個。”
柯茗蕭拉開右邊的一塊黑板,用黑板擦上上下下擦了一遍,把殘留的粉筆灰都給擦干凈了:“哈哈哈笑飛了,估計上學值日擦黑板的都沒我擦的干凈。”
“對對對,你擦得最干凈,快點的吧。”
“不慌不慌,穩重。”
柯茗蕭從粉筆盒中抽出一只完整的白粉筆,落筆念念有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個一個漂亮的字隨著念出的詩印在黑板上,好像,好像能理解李白年輕的逍遙快活,那種揮手即自由的快樂充斥著身心,盡管手凍得有些發紅。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兩人一同痛快地喊出最后一句,黑板上的詩也成功完成。柯茗蕭和周芷劍相視一笑,嘴里哈出的熱氣模模糊糊向上飄著,鮮衣怒馬正放肆地從兩人之間穿過,多好的朋友啊,好像是那種可以相伴一生的知己。
她們又在教室里拍了好多照片,一張一張,正面的,背面的,還有兩人的合照,似乎青春里沒有比這更加快樂的事了。
“咚咚”(敲門聲)
“!快快快,秦老師來了。黑板黑板!哥,黑板沒擦!快快快,來不及了!”
“去,馬上馬上!”
“咳,秦老師。額,我今天帶周芷劍一起來的,她數學上也有些問題不大清楚。”柯茗蕭迅速打開門并擋住秦老師可能會看向周芷劍擦黑板的視線。
“哦是嗎?那很好啊,你們可以一起學習嘛。”秦老師拿著書從門外跨進來。
“秦老師好!”周芷劍在最后一刻收拾好黑板擦。
“嗯嗯,好。”秦老師回應到,“你有哪些問題啊?說說看。”
“就和柯茗蕭的一樣,應用題方面不太會寫,想不到思路。”
“好,那今天就講下應用題好吧,你們一起寫。”
隨即秦老師抽出一張空白的紙,在上面寫下一道題。意料之外的是,秦老師轉身拉開了擋住電腦屏幕的黑板:“這樣,你們一個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一個用電腦……”
黑板被拉開后,李白的詩赫然出現在秦老師的面前。三個人什么都沒說,氣氛突然就凝固了。柯茗蕭和周芷劍大眼瞪小眼,尷尬地解釋:“額,剛剛我們有點無聊,然后就,就拿電腦搜了李白的詩看看,學習學習,哈哈。”
“李白的詩好啊,多學習,我也喜歡。”秦老師并不生氣,反而給我們兩個不安分的學生打圓場,給臺階下。“那就開始寫題吧,寫完我再講一下類似的題型你們就可以回家了。”
“ok。”(齊聲)
干凈整潔的教室里,兩個不大不小的孩子站在講臺上認真寫著數學題,老師靠在桌子上翻找題型。十一月的天氣也冷,北風時不時就呼呼地刮過,窗玻璃也要吱呀呀地唱一回。
北風吱呀呀在這里可還要聽三年,青春也剛剛拉開帷幕,演繹第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