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第卌三章,師徒假說賈秦尤

南瓜子承諾香女,老夫子考證徒兒

——————————————

南生見到香姐,在秦可卿那里惴惴不安的心才實著下來,不待姐問,自我坦白從寬,當講的都講了一遍,香女昨天已然聽過李知節的診病過程,又聽了弟弟的描述細節,香姐為弟弟驚心,規勸道,“我低估了這個女人,秦姐姐樓蘭玉石做面,和田羊脂做膚,五瓣桃花碧璽做心,月光粉晶做目,她知道自己有什么,沒有什么,能依靠誰,不能依靠誰,何處借力,何處當棄。”

復道,“秦姐姐善于嫵喜,長于媚娘,須眉一見即刻化為一灘春泥,不能自已自立,心甘情愿為其所用,死心塌地愿為其赴湯蹈火。我觀弟弟八歲男兒,如今心里滿是對她的憐惜,恨不得立刻解了她的苦惱。弟弟當知,這等女子薔薇裙下,便是虎獠尖刺,若想一親芳澤,非其心悅之男子,其余等輩就算粉身碎骨,也只是其襪下骷髏骨塵,彼等女子會對這樣為色欲熏心的男子毫不憐憫,還會恥笑之,只因對此等女子來說,若想招攬這樣的豬狗男子,僅僅只需裙角一抖,跪倒者立時拜服無數,世間男兒本色,愿蕩舟于一池春水者遍滿江海如魚蝦水蚤,不可計數,愿溺死于胭脂水粉中之好味鱉甲不可以籌計量。”

復道,“依照弟弟所言,秦可卿之言毫無計算,卻又留宿你一晚,美女垂憐自是我弟嬌俏,然秦家女此舉是真心,是假意?我弟男兒不過八歲童子,只一秀才,她真的再無他人可用了嗎?”

南生對凝香一揖到地,“姐姐放心,能以仙姿愿繞南瓜子者,世間唯有吾姐凝香一人,我雖年小,日后自會報答姐姐美人垂青之恩,必不負姐姐顧念之意,憑她是什么春山秋池,嬌煞艷冠,我這顆南瓜種子不會四處亂生根的。”

凝香聞言,女兒嬌羞態見,長姐之風息隱,袖口攏鼻不再囑咐。

王芷笑為姐打抱不平,指摘南生,“今天打開天窗說亮話,不讓你知道知道,你以為我們傻?!說是為貴太太診病去,診就診吧,怎么一診就不回來了?一診就是一天一夜的?你是不是也摸了人家的腕子,給她把了脈?我可告訴你,過了這個年,我姐就十五歲了,女兒十五歲是甚么意思,你天天秀甚么經才甚么禮,你不知道嗎?你不要不拿我姐知重,以為她跟了你就是你的人了,欻皮燎尸的說你和我姐是“姐姐弟弟”,姐姐弟弟也好,我告訴你,我娘可是說了,要給我姐介紹好人家呢!”

南生俯首帖耳,“雖是干娘,我也是弟弟,我不讓我姐嫁人。”

芷笑輕視道,“兒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是弟弟不過一個嘴兒,我們可是有族親作證,正經八百的干親干娘,你也得聽我娘的。你要是想管我姐,屋子里有香,我就給你點上,你現在和我姐拜了干姐弟,以后她的事情我就不管!”

南生的所作所為與以前的所說所表,難以自圓其說,只得耍渾道,“反正我不許我姐嫁人,不許就是不許。我坐車晃得腦殼疼,得歇一會子了。”

王芷笑不讓走,“去哪?把話交待清楚了再走!”

南生央求著,“讓我養養精神,待我有了力氣,你再罵我,我也好立正挨打。后天就過年了,我們去師父家,你去不去?”

凝香道,“芷笑要陪干娘,咱們姐弟去就是了,李姑娘也接到了木月兄的邀請,過了年也會拜訪祭酒府。”

新年很快到了,南生帶著姐姐來到師父家,凝香去后宅拜見師娘,王懷仁前廳詢問著南生寧國府診病之行,木月在側,楚由閉關攻讀備考,就連過年也是書房之內拜書扣典,不敢松懈。

老夫子聽過徒兒講說,沒有說徒兒如何,也不說秦可卿如何,只是提問徒兒,“吾徒功課如何?三月萬壽恩科迫切,應試緊在臨門一腳,你不下場嗎?為師要你去經歷比試,銀錢不必經心,凡你楚師兄并你的考費,為師給予,中與不中也是磨練,你不是賈府的“他山之石”嗎?攻玉需得金剛砂。你不是又與京中檀玉柱檀郎百花樓下立了比試之約?我徒兒莫于監生面前丟了秀才的臉。為今之計,功名要緊,要做護花神,需有回天術,衣冠護身符,徒兒莫輕視。”

南生慚愧道,“徒兒記得,也省得,這幾日確是心有旁騖,疏忽了幾天,正是師父提醒,定要努力一回。”

老夫子提問道,“經書文意,汝自勤修,若有不明,自來向我求解,勿擾你師兄,我今日也不同你講述大典,只問你蒙童經義,“三百千”想必你都熟習,為老夫闡述一下內理?”

“三百千”即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啟蒙功課,學童認字明理之書,易讀易誦易背易記,南生自然讀習,也有一番研究。

王木月笑道,“小弟,我爹可是問你五歲的書呢,這回你一定會的吧?”

南生問師父,““三百千”雖是啟蒙文本,乃前人濃縮四書五經之精華,內里包容廣大,師父要問哪一方面呢?”

王懷仁道,“你講講這《百家姓》里的學問,就以這賈府之姓氏為例試解。千年世家,百年大族,譜牒之學意在何處?”

南生已知師父言外之意,正衣襟,肅顏態,回答老夫子發問。

王木月看著一老一小的形容,“真是無趣,一個老夫子,一個小夫子。”

王懷仁道,“我兒不要嬉笑,不要以為自己甚么都懂了,你也聽聽南生的見解。讀書互相參學,才能開解智慧。”

南生小夫子起講道,“榮國府寧國府兩府人口三千號,族人仆眾兩千在外,一千女子在內,一千號房以《千字文》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起始,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收尾,有人點算房間共計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缺少一間不足千數。寧國府主家“賈”姓,婦家“尤”氏,“秦”氏等。”

“雖是“賈”家,徒兒卻要從“秦”氏講起。”

“秦者,在上,雙手捧圭敬奉上蒼者,在下,雙手執杵臼禾米者。

秦者,起源有三,一者出自嬴姓,為顓頊帝的后裔,以國名為氏。二者出自姬姓,為文王后裔,以邑為氏。三者大秦人后人,以故土為姓。無論嬴、姬,皆是上古八姓之一。這“上古八姓”之時,天下為一混沌,不比今朝國土林立,各分疆界自保守,于彼時民眾渾渾而自化,四海八荒是一家。”

南生承接道,“上古八姓為:姬、姜、姒、嬴、妘、媯、姚、姞,皆女首部族之名,八姓部落或游牧,或采摘,或打獵,或漁獵,或馴養,八姓人口日繁,衣食從事不一,遂依事取氏以別婚姻血緣:軒轅氏又稱有熊氏,就是因為部族打獵馴獸為生;而神農氏炎帝,姬姓姜氏,事“稼穡”耕食。

復轉折道,““秦氏”,秦始也,秦非子為周王養馬有功,始獲封邑;秦襄公七七整成龍,始封春秋諸侯。戰國時秦王逐鹿中原,歷經七代,秦孝公贏渠梁,秦惠文王贏駟,秦武王贏蕩,秦昭襄王贏稷,秦孝文王贏柱,秦莊襄王贏楚,至七世秦始皇嬴政,飛龍在天,始皇帝也。”

再舉析道,“秦女大名“秦兼美”,秦“王翦”剪滅諸侯,竹簡同文,一統而美。秦武王時即有蕩平之志,力不能勝,扛“龍文赤鼎”力竭而敗,至“趙正”力勝方才整頓正極,合并三皇五帝之名,就大位,成千古一帝。”

南生接分道,“小名“秦可兒”,始皇帝壯年遇荊軻兒,荊軻兒者,游俠兒車離子也,老成逢博浪沙張良刺秦,雖然有驚無險,一次龍行蛇走,繞柱而行躲避過去;一次多車形制無別,皆做天子六駕分身幻影,水火化形使百二十斤大鐵錘無功而返。”

“然于“秦可兒”,是為女身,又為臣妻,我私自以為,其名當為“秦軻兒”,如嵇康之《廣陵散》,以商音為正宮調,臣欲弒君,聽說秦家女身世神秘,乃育嬰堂所出,其生身之家,為六國諸侯子乎?”

南生續論道,“表字“秦可卿”,吉利之說“情可欽”、“情可親”;不祥之意“頃刻傾”也。秦始皇雖躲過暗殺,然始皇死,天下分,秦歷經二世而亡于嬴趙胡亥,扶蘇未得扶蘇正位。楚隱王燕雀發鴻鵠之志,與吳都尉一道“誅無道,伐暴秦”,振臂一呼,應者云集,諸侯后人群起響應,胡亥二首六身三頭六臂亦不能守,終成“望夷宮”之嘆。秦之興,由商鞅厲法,秦之亡,亦由殘酷暴政。諸侯后人復國,咸陽失陷,楚漢爭霸,霸王扛鼎一時,自恃“力拔山兮氣蓋世”,逞勇武而不能任人唯賢,終成四面楚歌,奈若何虞姬,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于烏江垓下,亦牛王三頭六臂不能敵群蚊虻,猶嘆“時不利兮騅不逝,此非戰之罪,天亡我也!”

漢王劉邦七十二天星輔助,凱旋《大風歌》,“威加海內兮”,又立漢家天下。如此周而復始,三分一晉復至唐宋元明,始至如今。”

南生一氣說完,“此即秦家女之名諱真意。其名暗合天機,應劫而來,前塵往事許是何等英雄人物,也未可知。”

南生闡述“秦”姓一段,復評說“賈”姓,“賈者,亦從姬姓演化而來,“賈”者,西土之貝,即為賈珍之名,西方之珍寶也,其名有隱晦之嫌疑,不可說;賈敬者,假托之境,假說為鏡也,我在寧國府時,聽說賈敬送給賈珍一塊“風月寶鑒”的鏡子,正應其名之理;賈蓉者,如我曾經所夢,虎賁龍禁尉也,又有不吉之意,賈蓉“假榮”,紙糊的彩樓,綢擰的花枝,不堪風雨之物也。”

王木月道,“有甚么嫌疑,人人都知道,“賈珍”者,“假朕”也,一名雙意,假托之朕,即為真朕,又為假朕,“賈蓉”者,“假龍”也,一語雙關,假托之龍,即為真龍,又為假龍也。”

王懷仁制止道,“不可亂說,這等話知道就好。”

南生崇拜道,“你說了我不能說的話,大哥就是大哥!”

南生略點了“賈”姓,復點講“尤”姓,““尤”字者,蚩尤之尤,亦黃帝子孫,亦龍也。蚩尤作冶、以金作兵,葛盧之金以為劍鎧矛戟,刀兵強盛,又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很是團結,各個銅頭鐵額,能征善戰;由此蚩尤食砂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

復道,“蚩尤兵甲雖利,卻是勞師遠征,攻占夏土后暴虐夏民,民眾反抗;黃帝部族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弦矢兵器不如蚩尤甚多。然阪泉之戰后,炎黃聯姻合族,炎黃同仇敵愾。

夏民又得天神護佑,西王濕婆之妻子西王母,西土稱為“帕爾瓦蒂”,或曰“薩爾瓦蒂”,以九天玄女“杜爾迦”女神身現,授黃帝河圖洛書,又教做八十面夔皮鼓威嚇蚩尤食鐵獸、象、獅諸軍,宰相風后制作指南車,黃帝命應龍水淹蚩尤,蚩尤令風伯、雨師亦水淹炎黃聯軍,黃帝復令旱魃女逞威,風雨遂止,赤地千里,風沙大作不分東西,蚩尤軍于中迷失了方向,炎黃卻有指南車辨識南北,雙方鏖戰,涿鹿之戰天昏地暗,血流漂杵,蚩尤終被炎黃聯軍擊敗,蚩尤被俘,部落逃遁,蚩尤敗于黃帝子孫之有熊氏,子孫被貶稱為“蟠虺蜮蝮”,不得于姓名中用“龍”字,蚩尤后人改寫為“尤”,人言如同手疣胼指,述其過也。”

南生復道,“一復之后,終成一剝,商湯討夏桀,夏日落,殷帝祚,牧野之戰西周復立天道,由此炎黃部落由夏而為華,華者化也,始稱華夏,炎黃之子為民,斥責他方之子為“東夷、西戎、南苗、北狄”,有呼“東夷、西羌、南蠻、北戎”,皆為九黎,合稱黎民百姓。九黎胡姓,華夏百姓,此《百家姓》之由來。”

南生研讀《百家姓》,對“譜牒”之說有所了解,所以對“秦賈尤”三姓侃侃而談。

王木月質疑道,“小弟所說東土大唐,西土天竺之言從何得知?如何即知“帕爾瓦蒂”就是“九天玄女”?”

南生道,“是我推測,也許有錯,不過三代之時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確是有證有據可考的。”

王木月駁詰道,“你才剛還說“書同文,車同軌”從秦始皇始,如今又說上古本來書車相同,不是自相矛盾?”

南生道,“我以《穆天子傳》及《列子》等書推知,周穆王八駿西行游歷,若不是“車同軌”如何行之?萬里迢迢去往西方,若不是“書同文”如何交談?“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西王母又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雙方對歌,如不同言,如何應和?是以我自思其時必然書同文,車同軌也,只是后來禮崩樂壞,先圣人復禮不成,諸侯不納,各行其政,度量衡由此失準,至始皇帝復歸于一同,這兩者之間并不矛盾,一差一較也。”

王懷仁老夫子長喟不言,撫須深思良久,小徒兒所言祭酒自然知道,然與世俗所說不符,遂言,“此等神仙隱士之語,飄渺難測,我徒兒當慎重對待,穆王尚且顧及萬民,徒兒也當以功名為業,這也是士子立身根本。”

南生道,“徒兒謹記,“子不語怪力亂神”,以人事為先,徒兒亦初涉人世,愿從受教。”

老夫子道,“你既已知“寧國府”三姓之根,當知彼府即是“龍潭虎穴”,你要匡助之女人,絕非凡人,你一凡人童男,欲加入猛龍斗,危險已極,為師見你必已陷入其中,欲要撥蛇需有蛇杖,科甲為盔或可免你受傷,從今日始,你該知道如何,不管你在我這里還是回去,務必一舉中榜,否則你縱想助人,只怕救人不成,反為蛇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江口县| 南乐县| 呼图壁县| 甘南县| 湟源县| 赤城县| 科尔| 宣威市| 泽库县| 黄龙县| 泸水县| 石泉县| 修文县| 化德县| 中西区| 金湖县| 临泽县| 永昌县| 玛纳斯县| 平泉县| 日土县| 平邑县| 龙南县| 莱西市| 香河县| 林口县| 韶关市| 仁寿县| 改则县| 怀集县| 万载县| 彝良县| 高安市| 淳安县| 军事| 东莞市| 临邑县| 资中县| 闸北区|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