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口哨
- 忘了明天
- 東山小魚
- 1093字
- 2022-01-09 23:17:02
起兮止兮行有約,出爾反爾業必缺。
出投何須金光道,積石山下水波偕。
每次出課間操,跑步的時候都會聽到清脆的哨聲,果核與金屬哨子的疾速碰撞似乎就是這世界上最美的音樂。配上齊刷刷的步子,演奏著鄉村坊間最美妙的旋律。
要擁有這么一個哨子,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喊口號那會兒,他總是喊得非常賣力。其實在他看來,每個人都喊得很賣力,因為沒有誰的聲音會顯得突出和特別。
領跑的位置總還是銜著哨子的老師,口號的間隙倒是可以借著喘息與步子的節奏從呼吸里模仿出哨聲。令人遺憾的,只是怎么也仿不出那種碰撞聲。
因此,銜哨領跑,似乎就是彼時的一個美好向往。
多年以后,站隊列時,因為身旁有幾個話嘮小伙伴,招來一個無理的教體育家伙劈頭蓋臉的好幾下招呼。
那種向往一下子就成了“畫皮”。皮下那種,著實讓他不敢茍同。
他的一年級是在暑假之后就開始了的;年齡大了一圈,個子高得一頭,所以他順理成章坐在了最后一排。同坐一排的,是上一年沒能升級的,皮得很。但是比起老爹故事里的“調皮李元兒”,肯定是皮得不明顯了……
故事肯定是另有出處的,老爹也不曾說,他也沒有考證過。在這里復述也是肯定會有傳訛的地方,只是這些,既然刻在了他的記憶里,一定有他的機制。閱者高鑒,勿嫌粗糟。
卻說某朝某代某地坊間,有學童李元兒。也是閑極生事,這天李元幾個頑意大發,著鳥糞便于講臺之上,又書“我拉的”三字。
先生歸來,氣憤非常,把學生挨個問訓尺戒。待問道李元,答曰“不認得”,先生氣急:“這不是’我拉的’嗎?”李元反問:“您拉的,不關我事。”尺戒未能少免。家校溝通之后,回家又不免一頓胖揍。
又先生如廁處有一小樹,蹲廁不免有扶手之時,這李元偷閑將樹根本接地之處用刀軋削,是又生一惡。
在家受李父嚴責,李元又生一計,偷拿其嫂紅腰帶掛廁墻上。李父出恭不得,欲出門借地方便,走得匆忙,李元在前大喊“救命啊,爹又來打我了!”……
這故事他聽老爹講了多少遍也不曾厭,總是笑到前仰后合。但是他講起來卻總不能講得那么流暢,想來一定是對細節和鋪墊處理不好的緣故吧。或者是因為學了文化,口上的掛礙多了吧!
不過呢,總還是比收音機里相聲中說那段“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粗糙了些。想起來笑笑也就是了。
他的先生可是非常和藹的,既沒有戒尺也沒有罰抄。他非常敬重自己的啟蒙老師。但是由于對先生的這份敬重,以及他內心那份卑微,從先生生病到病故,他并沒有到近前去探望,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遺憾。所以,如果心里有了念想,一定要去實現;錯過了的,很容易成為后會無期……
正所謂:
探山探水讀百家,記人記事寫千真。
情近怯時欲不作,事到眼前悔當今。
開篇歆羨未有慕,落筆踟躇將無根。
江湖哂笑隨他去,人間煙火任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