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死黨一起做炒粉攤失敗了,他回了老家,我也換了新工作,交流少了很多,相當于放棄這個朋友了。有些事,出于要對當前現狀的改變,就不得不拼搏和取舍,想要得到點什么,就要放棄點什么,看不清這點,什么事都沒法專注。最近得知,他回南寧繼續做保安,四千一個月,還包中餐,對他而言挺滿足的,錢不多,但是空閑之余可以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也是一種得,我和他做不成炒粉攤,未必不是好事。
對于去留,很早之前我就有思考,說真的,我沒想過要在哪里扎根生存,只是想通過在某個地方的一段拼搏能讓自己有實力想去哪就去哪,不執著于對某個地方的去留。但是現實往往不是這樣,沒來深圳之初,就有人和我說過,來這種地方做什么,過幾年還不是得回老家之類的話題。對此看法我都一笑了之,不做評價和辯解。我也問過我自己,來這是為什么什么,答案清晰有很俗氣,為了發財!我從紫光離職是也是和上司這么說的,打工只能生存,但是我想發財。然后投身股市,一路碰壁,大量負債。我真的錯了嗎?想法沒錯,但是做法錯了,結局就很慘。想得到點什么,就要放棄點什么這話沒錯,但是他還有后半段,放棄了點什么,也不一定得到你想要的,這就是現實。
早上和女友聊起回南寧工作的事,我發現,一聊到回南寧,她眼里有光,我知道那是一種內心的希望,這就是她想要的,跟我想要的是一個樣,對待自己想要的,充滿了希望。南寧,是我們的故鄉,因為我一句話,她也放棄故鄉來陪我在深圳飄蕩,只是這幾年,我什么也沒給她,就一個空洞的夢想。她在南寧和在深圳相比,就像我更喜歡在深圳一樣。她喜歡在南寧,有著一份不算高的收入,周末或者農忙都可以回家看看和幫下父母,讓父母不至于這么累。很切實也很人性的想法,如果條件允許,誰又想拋家舍業,奔走他鄉?說到底,還是我想要的太多。
深圳今年開年以來因為疫情的原因,各行各業似乎都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我所住的地方也經歷了三次封控,進出不得,蝸居在家。對于這種情況,沒有積蓄和需要各種還貸的人群來說,絕對是一種生存的考驗……由此而來。隔離在家就沒有辦法工作,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這后面帶來的連鎖反,不言而喻。面對這種變化,我只能盡可能讓自己把心放寬,不找死不找活,就想平常過日子,居家的時光看看書和學點技術。但事實是,主動在家和被動在家完全不是一種心境,每天心頭都掛著那點事,什么時候生活可以回歸正常?種種思考讓你不得安寧,更別說安心看書或者學點技術!對于這種情情況,就是驗證上面所說的,放棄了點什么,也不一定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不是我想要的太多,能活著就已經不易,想要得到不太可能。
我來自哪里,將要去何方?經歷過這些,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了,倘若之后還能回歸平常,還是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吧,答案自在其中。拋家舍業奔走他鄉,生活在一線城市的經歷告訴我,深飄,不是為了虛無的夢想,而是告訴自己,這個世界正處于一個很不好的階段,除非每個人作出更大的努力,否則沒有永遠的穩定,也沒有永遠的好運,明天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人只有見識了何種活法,才對自己想要的活法具有想象力。不管是做技術、投資、旅游、讀書,還是偷偷的醞釀另一種職業,我都想見識到更大的世界之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