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影像醫學·呼吸系統卷(第3版)
- 劉士遠 郭佑民主編
- 1059字
- 2021-12-17 23:36:21
第五節 衣原體肺炎
【概述】
導致衣原體肺炎的病原體是肺炎衣原體。肺炎衣原體為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四環素、紅霉素、氯霉素對它有抑制作用,而鏈霉素、新霉素對它則無效。肺炎衣原體傳染途徑是通過呼吸道分泌物的人-人傳播。肺炎衣原體、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嗜肺軍團菌、肺炎支原體等是引起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體。
【臨床表現】
衣原體肺炎多見于學齡兒童,大部分為輕癥,發病常隱匿。感染率沒有性別差異,四季均可發生。早期表現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急性結膜炎史、鼻咽炎、咽喉炎史。臨床上與支原體肺炎頗為相似。通常癥狀較輕,咳嗽明顯,多無發熱。有些患者可顯示為雙階段病程:開始顯示為咽炎,經對癥處理好轉,1~3周后又發生肺炎或支氣管炎,咳嗽加重。衣原體患者同樣可伴有肺外表現,如中耳炎、關節炎、甲狀腺炎、腦炎、吉蘭-巴雷綜合征等。體格檢查肺部偶聞濕啰音。
【實驗室檢查】
確診最可靠的方法是進行肺炎衣原體的培養,取鼻咽部或咽后壁拭子、氣管和支氣管分泌物、肺泡灌洗液等標本培養。但由于肺炎衣原體的培養要求高,較難獲得可靠的陽性結果。應用PCR試驗對上述標本進行檢測對診斷有很大幫助,但需防止出現假陽性結果。微量免疫熒光試驗(MIF)是目前國際上標準的且是最常用的肺炎衣原體血清學診診斷方法,血清學診斷標準為:MIF試驗IgG≥1∶512和/或IgM≥1∶32,在排除類風濕因子(RF)所致的假陽性后可診斷為近期感染,雙份血清抗體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也診斷為近期感染。1∶16≤IgG<1∶512為既往感染。
【影像學表現】
衣原體肺炎的影像表現無明顯特異性。X線表現多為雙肺發病,對稱性分布,間質性肺炎最多見,顯示為網狀影或網狀結節影,中內帶分布為主;雙肺可有不同程度的過度充氣,透亮度增高。少見顯示為肺內實變,胸腔積液罕見。胸部常見CT顯示為網狀影或網狀結節影,氣腔實變及磨玻璃影。無明顯胸腔積液及縱隔淋巴結腫大有助于與其他疾病鑒別(圖6-5-1)。
【診斷依據】
衣原體肺炎的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表現均無特異性,不能和其他非典型肺炎相區別,尤其是支原體肺炎,兩者均多見于青年和兒童,臨床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表現均極為相似,常不能明確區分兩者,確診有賴于實驗室診斷。


圖6-5-1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
男性,33歲,受涼后咳嗽12天,加重4天,伴咳痰、發熱及氣促。上肺野(A)及下肺野(B)CT平掃肺窗顯示左側大片滲出實變灶,可見“空氣支氣管征”,相應縱隔窗(C、D)顯示病變相鄰胸膜增厚,伴少量胸腔積液形成(本病例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呼吸科劉純教授提供)
【鑒別診斷】
影像學表現及鑒別診斷詳見本章第四節支原體肺炎。
(劉進康 熊 曾 何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