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影像醫學·呼吸系統卷(第3版)
- 劉士遠 郭佑民主編
- 1872字
- 2021-12-17 23:36:05
第五節 氣管異常通道
一、氣管食管瘺
【概述】
氣管食管瘺(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是指由于發育異?;蚱渌∽儗е職夤芘c食管間出現異常通道,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氣管食管瘺多合并食管閉鎖畸形,常在新生兒出生時被診斷;無食管閉鎖的氣管食管瘺稱為H型瘺,多在患兒出生后偶然發現。此外,先天性患者約半數可合并其他先天發育異常,包括心血管、胃腸道、泌尿生殖器官以及肺發育不全。
后天性氣管食管瘺多見于成年人,原因包括腫瘤(氣管、食管和縱隔腫瘤)、創傷(挫裂傷、異物壓迫或醫源性損傷)以及感染等,其中食管癌所致瘺管最常見,發生率約5%~15%,預后不佳。
【臨床表現】
患者飲水或進食時劇烈咳嗽,可伴咳痰、發熱,化膿性支氣管炎以及吞咽困難等,可有胸骨后疼痛或肩部牽涉性疼痛。
【實驗室檢查】
通過纖維支氣管鏡/食管鏡檢查可發現瘺管位置、范圍以及周圍情況,必要時可行局部組織活檢確定病因。內鏡檢查較容易發現位于氣管后壁的瘺管,但是不同患者瘺管位置、大小差異很大,內鏡檢查很難評價局部腫脹的小瘺管,結合腔內超聲可以同時評價腔外情況。
【影像學表現】
(1)常規平片較難發現異常,當氣管氣體持續進入食管,可發現患者胃腸道明顯擴張積氣;支氣管碘水或食管碘水造影,可清楚顯示對比劑通過氣管食管之間的瘺管。當瘺口較小時造影顯示不佳,口服對比劑可能造成患者嗆咳并繼發肺感染。
(2)CT掃描能夠反映氣管食管瘺的瘺口位置以及周圍病變組織情況。氣管與食管之間瘺口的顯示是診斷氣管食管瘺的直接征象(圖3-5-1),其他間接征象也需注意,包括氣管閉鎖、肺部感染灶(圖3-5-2)、消化道含氣過多膨脹,氣道含氣液平、腫瘤等。軸位和三維重組圖像均可清晰顯示較大的瘺口,評價周圍組織結構。當瘺口較小時,需調整合適窗寬窗位并結合多平面重組圖像進行評價。


圖3-5-1 氣管食管瘺(食管癌)
男性,63歲,CT平掃軸位縱隔窗(A)示胸廓入口處食管壁腫塊,含氣的食管腔左移,食管與氣管之間脂肪間隙消失,主動脈弓上平面縱隔窗(B)和肺窗(圖C)示食管前壁與氣管后壁連通

圖3-5-2 氣管食管瘺(食管癌)
男性,58歲,食管癌術后患者,CT平掃縱隔窗(A)、肺窗(B)顯示食管吻合口位于胸廓入口平面,右肺中間段支氣管與中下葉支氣管管腔狹窄并與胸內胃腔相通,右肺中葉可見模糊的斑片狀實變影
【診斷依據】
氣管食管瘺患者臨床表現為飲水或進食時劇烈咳嗽,可伴咳痰、發熱,化膿性支氣管炎以及吞咽困難等。通過氣管或食管造影可發現瘺口的位置,CT檢查可進一步評估瘺口以及周圍組織情況,內鏡檢查還可通過活檢尋找病因,對部分患者進行治療。
二、氣管支氣管胸膜瘺
【概述】
氣管支氣管胸膜瘺(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指氣管或支氣管與胸膜之間形成的異常通道,可分為中央型和周圍型。中央型BPF是胸膜與氣管至段支氣管間的瘺管,主要由全肺或部分肺切除、肺移植或氣管支氣管樹挫裂傷所致;周圍型BPF是胸膜與段以下支氣管或肺實質間的瘺管,可能為壞疽性肺炎、肺氣腫或囊腫破裂、胸部介入手術或放射性損傷所致。文獻報道,全肺切除術后BPF發生率約2%~20%,肺葉切除術后BPF發生率約0.5%~3%,其中右肺切除較左肺更有可能發生BPF,BPF相關死亡率約16%~23%。
【臨床表現】
BPF患者臨床表現包括發熱、頻發刺激樣咳嗽、咳胸水樣痰、皮下氣腫以及呃逆性打嗝等,其中皮下氣腫和咳胸水樣痰是BPF的典型癥狀。改變體位可能會使患者咳嗽咳痰加重,痰液排出后感染癥狀往往減輕。
【實驗室檢查】
本病亞甲藍實驗陽性,即胸腔內注入亞甲藍液體,可觀察到患者咳出藍色痰液。通過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發現部分瘺管位置、大小,可行局部組織活檢確定病因,通過注膠技術充填瘺管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小瘺口以及氣管腔外情況鏡檢難以評價。
【影像學表現】
1.X線表現
BPF患者X線重要征象是術側胸腔出現液氣平面,或在切除肺后的殘余空腔內包裹性積氣增加,伴縱隔移向對側。繼發感染時,余肺可發生實變,新發或進行性氣胸、皮下及縱隔氣腫。
2.CT表現

圖3-5-3 支氣管胸膜瘺
男性,50歲,右肺下葉切除術后,CT平掃軸位肺窗(A、B),右肺下葉殘端支氣管與胸膜腔相通,胸膜腔包裹性積液積氣
多數病例薄層CT可顯示支氣管與胸膜腔之間的通道(圖3-5-3),合并支氣管壁增厚、部分支氣管腔稍有擴張;胸膜常增厚并包裹性積氣積液影、相鄰肺組織常有斑片狀浸潤影、部分患者局部胸廓凹陷。此外,CT掃描還能發現BPF潛在病因,評估周圍鄰近血管、橫膈和縱隔結構的解剖關系。
【診斷依據】
患者多有胸部手術史或長期膿胸史,合并典型的皮下氣腫和咳胸水樣痰等癥狀,X線典型表現為術側出現包裹性氣液平;CT可發現支氣管與胸膜腔之間的瘺管,伴鄰近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積氣、積液影,周圍肺組織常有斑片狀浸潤影。
(史河水 曹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