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郵票的要素

郵票是由國家郵政主管部門發行的、用于郵件付費標志的郵資憑證。在方寸之間,一般都包含著圖案、銘記、面值這三個最重要的要素。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有一些郵票缺少某一要素。另外,郵票在使用過程中,內涵逐步豐富起來,票名、刷色、齒孔、志號、背膠、材質、水印也躋身于郵票的基本要素中。

(1)圖案 指郵票的主圖、說明文字和邊飾等。

(2)銘記 指印在郵票上,表示發行國家、地區、發行機構的標記。一般以文字、縮寫字母或特殊的記號表示。

(3)面值 印在郵票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世界各國大多以表示金額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

上海迪斯尼小全張

(4)票名 郵票名稱也稱為票題、票名,表示郵票內容或發行目的。郵票名稱通常由郵票發行部門確定,并在郵票上印有表示相關內容、發行目的的文字。也有些郵票雖然確定了票名,但不印在郵票上。

(5)刷色 郵票圖案的顏色。郵票刷色從早期的單色、雙色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絢麗多彩、美不勝收。世界郵票目錄的刷色譯文對照表有240多項,刷色分得又多又細,僅綠色就有10多種,每一種又有明暗之分。

(6)齒孔 郵票邊緣上的孔洞稱為郵票齒孔,為了便于撕開郵票而鑿打。分撕后,凸出的部分稱為齒,凹進的部分稱為孔,合稱為齒孔。1840年5月,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在英國誕生時,是沒有齒孔的。當時人們使用這種無齒票時,需要把整張郵票一枚一枚地剪開,很不方便。

關于郵票齒孔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故事。19世紀的一天,英國人亨利·亞切爾(也有譯阿策爾)來到了一家小酒吧,要了一點酒坐在角落里喝了起來。正在這時,他看到一個人也買了酒,坐在他旁邊喝了起來,喝完后就趴在桌子上寫信。寫完信了,從兜里拿出一大張多枚連在一起的郵票。那個時候的郵票是沒有齒孔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開使用。但這個人身上沒有帶剪刀,無法分離郵票。于是問亞切爾是否有剪刀借用一下,亞切爾抱歉地說沒有。這個人只好準備將郵票用手撕開,但又怕撕壞了,就停了下來。

待了一會,亞切爾看到這個人摘下他領帶上的別針,然后用別針在郵票四邊上整齊地扎起了小孔。扎完后一撕,郵票就很整齊地撕了下來,這個人將郵票貼在信上后起身走了。亞切爾在一旁觀看了整個過程,這使他思考了起來,如果用機器將郵票周邊打上小孔,那就不用剪刀剪郵票了,能很容易地將郵票撕開使用,這一定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于是,他開始研究制造郵票打孔機。經過不斷地實驗和改進,打孔機終于誕生了。1848年11月23日,亞切爾注冊了打孔機的專利權,英國于1853年從他手中買到了專利權。1854年1月28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套打有齒孔的郵票,主圖為維多利亞女王頭像。亞切爾因此被人們稱為“郵票齒孔之父”。

(7)志號 指印在郵票下角的編號,一般表示票種、發行年份、套號、全套枚數、枚號等。如,紀10《保衛世界和平(二)》,在郵票左下角印有“紀10.3-1”,“紀10”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字頭紀念郵票的第10套,“3-1”表示這套郵票共3枚,本枚是第一枚;在郵票右下角印有(60),表示本枚郵票是“紀”字頭紀念郵票中的第60枚。又如,T100《峨眉風光》郵票,在郵票左下角印有T.100.(6-6),表示這套郵票是“T”字頭特種郵票的第100套,“6-6”表示這套郵票全套共6枚,本枚是第6枚。志號大多出現在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上,普通郵票、個性化郵票、軍用郵票、欠資郵票等,在郵票下角不印志號。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在郵票上使用“志號”的國家,其他國家發行的郵票,有的采用了“志號”,有的沒有采用。

紀10保衛世界和平郵票(第二組)

(8)背膠 涂刷在郵票背面的膠層,便于將郵票粘貼在郵件上。當身邊沒有膠水時候,只要把郵票背后打濕就能粘貼。

(9)材質 印制郵票所采用的材料,分紙質和非紙質材料兩大類。紙質郵票大多采用道林紙等專用紙張。非紙制材質包括金屬、塑料、絲綢、木制、皮質、陶瓷、玻璃等。1955年,匈牙利發行了一種鋁箔材質的航空郵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郵票。

奔馬小型張

(10)水印 指印刷郵票紙張中的潛影圖文,具有防偽作用。原理是在造紙過程中,用鋼質水印輥滾壓初步脫水的紙漿,水印輥上的圖文在紙漿上壓出紋印,干燥后迎光透視可見紙中的潛影圖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崇明县| 新闻| 凤阳县| 宝清县| 吉林省| 台北市| 荣昌县| 鹿泉市| 江油市| 灌云县| 龙里县| 鄢陵县| 肥乡县| 噶尔县| 昆山市| 弥渡县| 古田县| 亚东县| 吴江市| 宝丰县| 涿鹿县| 平潭县| 晋中市| 赣州市| 浏阳市| 蓝田县| 庆阳市| 福海县| 德安县| 崇仁县| 凤庆县| 贡山| 绥芬河市| 遂溪县| 南部县| 大新县| 邓州市| 科技| 绿春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