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我便在志玲和她叔叔的安排下,住到了她叔叔家,準備第二天去龍臺山。
第二天,在去叔叔工廠的路上,志玲向我講了實情,是這么一回事。
這個叔叔那里有個工廠,生產首飾珠寶粘合劑,前些年他們新研制了一種粘合劑,在實驗室里表現不錯,進入流水線量產后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口碑。
好景不長,今年遇到了瓶頸,其他公司通過反向工程攻克了粘合劑生產化學反應的理論推導,并且摸索出一條經濟環保的量產方法,一時行業內掀起波瀾,紛紛效仿,這種態勢的演變這極大地削弱了叔叔工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所以想要不做商海風云中飄搖的小舟,就要讓船“變大”和“變穩”。“大”,就體量要大,規模大,品牌大,目前公司資產不夠大,外國的產品專利技術壁壘和國內同行的惡意競爭讓“變大”這個想法還要放一段落。所以只能選“變穩”,產品好,產品技術過硬,要走這條路了。
傳統的粘合劑101膠水的的粘和牢固度比如說是1,前幾年叔叔工廠的粘合劑就達到了35,競爭對手的通過反推試制的大概在30左右,叔叔的產品略微好于其他的廠商,這都工廠技術管理過硬和對原材料的高度把關帶來的,微弱的優勢并不會保持太久,這05的差別很快將會被趕超。人要有危機意識,工廠的生產產量有限,滿足不了國內市場每年數十億元材料的供應,使得國內其他眾多廠商爭著分一杯羹,有人會想,叔叔是不是想搞壟斷啊,在市場中處于絕對的老大哥地位,繼而擁有產品的定價權,其實不然,叔叔想搞壟斷,那也要有資本啊,聯合利華,保潔,或者德國拜耳沒發力呢,要是一發力,咱們還真不行,否則只有被碾壓的份兒,叔叔只是不想被落下,好好地把粘合劑做好,就這么簡單。
工廠里的化學專家多年的實驗成果都保留在一間檔案室里,它們并沒有注冊專利或者付之商用,就像曾經的一幅圖,水中的浮冰,你看水面上那么一點點,水下其實是一座冰山。
人類對于化學的研究從古巴比倫時期到現在的21世紀,從未停息,化學在文藝復興后到二戰期間取得眾多經典理論,這些理論很少被推翻,一直沿用至今,化學就是那個冰,我們見到的浮冰,見不到的化學物質還有很多,被埋藏在一個個化學實驗室里,有些化學物質對人類有益,它們被從實驗室拿到工廠里,走到了尋常百姓家里,造福人類。有些化學物質有劇毒,對生態環境有很強的破壞性,比如一滴某化學物質稀釋到10立方米的水里,就可以讓這水污染過的土地寸草不生。善良的化學家們熱愛這個美麗的地球,并不想讓一些物質玷污它的美,沒有哪個善良的化學家愿意打破這潘多拉魔盒。
叔叔工廠的檔案室里面的資料就是這化學產物冰山中的一份子,有一種牛血清蛋白提取物(我們稱它為β蛋白),它可以改善一些材料的分子間作用力,叔叔表示,要想拿出更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不妨把β蛋白加入粘合劑試下,經過實驗,確實有改善。
牛血清蛋白提取物(我們稱它為β蛋白)加入到粘合劑中之后,顯著地提高粘合劑牢固度。此外他們在研制β蛋白的時候,得到了化學反應的副產物,這種副產物是一種光敏材料,簡稱光敏A,它與傳統的光敏材料相比,可以通過控制溫度實現對不同光譜的反應。
這次,將要生產β蛋白,β蛋白和副產物光敏A將為公司帶來比較大的經濟利益,公司在招聘人才,志玲家人在知道叔叔需要人才的時候也在幫著物色,我誤打誤撞來到了水晶之都東海縣,認識了志玲和她的家人,他們想到了我,但是沒有明說,直到我上了開往叔叔工廠路的車,志玲才和我說了這件事兒,我對此,又思考,又驚奇,又小心,懷著復雜的心情,路上志玲一個勁兒的和我說話聊天,緩和我緊張的情緒。
志玲拿出在家里準備水果沙拉給我吃,我沒吃上幾塊,畢竟這次行動,我作為一個陌生人,我不了解一個陌生的環境,這種不安感寫在我的臉上,志玲看在眼里,礙于關系,只能拿手指頭捏著我的袖子,來回拉扯,我懂,我得讓她安心嘛。
我對志玲耳語“給我出多少錢啊,我還得回去寫畢業論文呢。”
志玲“也就是見一下,簡單聊聊類似于面試,然后你可以回去考慮下,畢業后再來……”
我心想“可以試下吧”
志玲“好哥哥,沒事,就當回家了一樣啊,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