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解易篇】 乾卦(2)
- 李仙風
- 會說話的阿狗
- 2582字
- 2021-11-24 00:00:00
【哲學解讀】
元亨講的內卦,利貞講的外卦。
乾卦主顯,是“顯學”,坤卦主隱,是隱學。
兩卦不可分割,乃是一個整體,是萬物運動最本質的過程。
乾坤二卦也是六十四卦的綱要。
因為乾坤二卦變化的過程當中,包涵了其他所有的卦。
乾卦講的是一個事物從發生到繁榮的過程。
即春生--夏長,坤卦則相反,講的是秋收---冬藏的過程。
“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生字。
《系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區分為四個層次歷然的階段。
元者,萬物之始;
亨者,萬物之長;
利者,萬物之遂;
貞者,萬物之成。
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
這個動態的過程發展到貞的階段并未終結,而是貞下起元,冬去春來,開始又一輪的循環,因而生生不息,變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機。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這兩句是指把天道運行的規律應用于人事所創造的業績。
“首出庶物”是就物質生產管理而言。
“萬國咸寧”是就社會政治管理而言。
《周易》認為,天地無心而成化,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無思慮,無目的。
盡管通過自然的運行“保合太和”,卻不會有什么自覺的管理行為。
管理行為是人類所特有的,必須設定一個價值取向和管理目標,自覺地經營謀劃,合理安排。
天地無心,人類有心。
天地無為,人類有為。
這是宇宙的自然史與人類的文明史的根本區別所在。
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而不能治人,天與人各有不同的分職。
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為人類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
順應自然界的和諧規律來參贊天地之化育,促進事物的發展。
在物資生產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進物產豐富,經濟繁榮。
在社會政治方面可以“萬國咸寧”,促進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乾之九五》---皇甫貅
德合天地生萬物,令合四季然有序。
光合日月普三世,祭合神鬼順吉兇。
先天道行未有吝,后天處之奉天命。
【爻辭分析】
【用九】
《乾》卦特有的爻題。
漢帛書《周易》作“迥九”。
迥,通。
用九即為通九,猶言六爻皆九。
屬陽性,表示全陽爻將盡變為陰爻。
【用九】
見群龍無首,吉。
【譯文】
出現龍群,看不出首領,吉利。
【解說】
用陽為乾卦所特有,說明如何使用陽的概念。
陽代表天的性質,龍是陽的鮮明形象。
乾卦的六條爻辭具體描述了龍的特性。
潛、惕、躍、飛,都表現出了龍的強健。
然而,龍也有“亢”的缺點,這個缺點使得龍愛爭霸。
主客雙方關系中,如果主方具有龍的特點,又克服了“亢”的缺點,就能夠與客方一起。
如果客方也如此,雙方都不爭霸,就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這局面對于主方來說是吉利的。
在此,“吉”,仍然是針對主方說的。
因為別卦是以主方為觀察情況的基點。
乾卦加了這條用陽,特別強調運用陽的強健性質的時候,不要忽略其“亢”缺點。
用九,即首尾交接,天人合一。
《易經》中,只有兩卦是有七個卦辭——乾卦與坤卦。
周文王在乾卦的用九中寫道:“見群龍無首,吉。”
為什么呢?
一般形容群龍無首,多是貶義詞,但周文王卻說群龍無首是吉。
其實確實如此,如果大家已成為龍,或成為成熟的領導者,每個人都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那當然是吉,這就是群龍的境界。
在此,人人都可以成長,人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出類拔萃的領導者。
最高的領導者不以領袖自居,不是每天在提醒人家:別忘記我還是局長、市長或書記。
不用提醒,人家自然會尊敬你,都能夠自然而然地把工作做好。
如果能夠達到這種境界,那就是一種忘我的理想狀態。
群龍:人人如龍。無首: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用九小象】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譯文】
《象辭》說:六爻全陽,純陽純剛正是天道之性,至高無上,不可能再有別的首領。
【注釋】
用九天德,因《乾》卦六爻皆為九,屬純陽純剛之性,這正是天的品德的最為集中的反映。
【解說】
現群龍相互平等和諧親善沒有首領,十分吉祥。
“用九”的爻象說明,天雖生萬物,但卻不居首、不居功。
原因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不是靠某一個人的善舉和能力能匡正。
因此每個人當通乎已之不足而禮上敬下尊賢使能不自居其功。
見群龍無首并不是說不要首領,而是要講究互為的合作,要講究相互的尊重、彼此的平等,故君當以天下為公。
同勉共進、互為博長、默契配合,唯此必將營造出一個和諧的社會和繁榮的世界,催生出多姿多彩的百花齊放的現代文明。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才是歷史的主體。
因此作為君子必須要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
因此作為黨和派必須是群眾而不是個體也不屬于某一階級,又怎能自我為首呢。
【初九爻辭】
潛龍勿用。
【注釋】
潛龍勿用,比喻君子壓抑予下層,不能有所作為。
【譯文】
潛藏的龍,不要施展威力。
【解說1】
龍隱地道,便稱作“潛龍”。
龍性乃是陽性,是向上的。
初九爻本來自坤卦,為地道中一陽元初生。
因時因地,皆還不能有所作為。
故爻辭為“勿用”。
【解說2】
這是乾卦第一爻的爻辭。
第一爻是主卦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動。
這條爻是陽爻,象征主方積極主動地謀取和擴大自己的利益。
比如說,創新、創業、投資、進攻、求職、示愛,等等。
龍是富有活力和強健的象征,常言“龍騰虎躍”。
在這里,龍代表主方。
主方積極主動,努力進取,是正確的行動。
但是這種行動與客方有抵觸。
“潛龍”,把活力和才能適當地潛藏起來。
“勿用”,不要用。
但是,不是說完全不要用,而是說在“潛藏”意義上的不要用。
要適當地用,避免和客方抵觸,遇有抵觸,就要設法避讓。
只要注意避讓抵觸,主動積極的行動是正確的。
主方應當盡量做好客方希望和要求做的,避免做客方不希望、或者沒有要求做的事。
如果不“潛”,不“勿用”,則可能遇到麻煩,情況可能會變得不利于主方。
【結構分析】
第一爻位置是陽位,這條爻是陽爻,陽爻在陽位,當位,然而與四陽不有應。
當位表明主方的積極主動是對主方有利的潛在因素;
不有應表明這種有利的潛在因素并不是真正的對主方有利的因素。
主方不可盲目行動,應當耐心地等待時機,“潛龍,勿用”,在發現有機可乘的時候,立即行動。
【初九小象】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譯文】
《象辭》說:潛藏的龍,無法施展,因為初九陽爻處在一卦的下位,所以壓抑難伸。
【解說】
潛是潛伏,是隱藏。潛伏隱藏著的龍有什么用呢,等待著的只能是消亡和毀滅。
因此君子不可不弘其毅,當全力以赴奮進不已。
原因是只有全力以赴奮進不已才能創造功績成就輝煌。
故君子當出潛離隱,步入到現實的生活中來,否則還有什么作為呢。
是以這叫“陽在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