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2025年4月14日 植物的隨筆 ,寫大自然
- 冬天的玻璃材質
- Arbitury
- 5142字
- 2025-04-15 00:54:44
今天的事情想寫一些我自己本人和自然的鏈接,或者是連接,或者是連結,又或者是聯結。connection的中文表達太多了以至于中文真復雜,哈哈哈。今天最開始的提綱,本意想說的是我這個人,作為一個個體-人-的五感,當然所謂的五感其實并不僅僅只有五個,實際上是全身上下所有的細胞能夠感受到的部分,但是主要的可能就是前五個。除了說明人之外,還想說明各種植物,他們的性格,長勢,喜好,對陽光空氣水的熱愛程度,情緒,是否愛吃肉,等等。再后面其實重點我想說的是我現在經常上班的工作的地方能看到的,遠處的那座山。其實,一座山是平平無奇的,偏偏我眼睛近視,帶上了眼鏡,也看不清遠處山尖上那到底是一個三層樓高的高塔,還是一株最高大的樹木,決然而立在哪,我每天都能看到,但是實際上卻不知道到底在地圖上的哪兒。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一個想法,從小的時候就開始。我小的時候在自己的城鎮里放學上學,或者逛街,那個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的城市所在的地方是平原,鎮子外圍都是高山,很高很高的那種,不會想要去爬。山的半山腰或者是更低一些的位置,在晚上偶爾會亮起燈光,說明那兒有個屋子,有人住。至于他們怎么做飯買菜,我估計大約是走下山走上山這樣。除了山里晚上的點點星光之外,還有半山腰橫批的一條土黃色的線,那條線遠看不知道是個什么,只知道是幾乎平行緩緩的向上,從山的左邊開辟出來,像是一個有工科天分的中學生,從左到右劃了一條很直的線,然后就又繞道山后面去了。因為是群山,所以這個線段是不連續的,在這個山包可能是這么高,順著往右看另一個山包,那個山包上的線仿佛就高了或者低了很多。那個時候還不知道這就是盤山公路,我只是非常好奇,不知道人類怎么上去的,或者為什么在山上要畫一條這么長的線。當然,等稍微長大了一點,就懂得了那是條道路,但是又開始好奇是高速公路還是普通的泥濘路,或者這些道路從哪里來,又能到哪里去呢?因為山本身已經很高了,鎮子又是在平原,就很費解為什么道路要修的那么高,都通過鎮子上的平原走到別處去不好嗎?現在方知了,城鎮之間隔著的自然,是大山,也是千變萬化需要敬畏的,而那種高度可能才是剛剛好最適宜人生產和運輸交通的道路。以當時的條件,(可能5060年代吧),貌似我也是沒見過在山中間挖隧道或者直接建高速高路的,這些東西都是后來經濟基建發達了起來才快速修起來的。可想而知這些經驗的快速獲得,我們國家是對外援助了多少才能獲得如此多的經驗。
后來,我有一次去日本游玩,在京都的當下,在鴨川逛完了之后隨便走走,被招呼進了一家茶室被請喝了一份抹茶。然后我繼續順著道路向下走,不知不覺就看到了遠處有一座高山,山頂上仿佛有一個廟宇。這又成了一種我能看得見的又向往,并且想知道如何去的那個目標。當時我猜想,在那個高度一定是可以俯瞰整個京都的。于是我在當下大膽的做了一個決策,在我已經知道日本出租車非常貴的情況下我毅然決然的打了一輛車并且告訴司機我要去那個山上最高的有樓房的地方,就用英文告訴他了大概的方位。沒想到在我坎坷的擔心司機不理解的時候司機師傅已經知道我要去哪里,并且帶著我開上了沒有我老家那么蜿蜒的但是是上山的公路。在路上我看到了右邊的希爾頓酒店,當時還在感慨這里看起來很貴氣啊,果然是人少的很少有游客來的地方。然后我就這么到了山頂,到了山頂才發現那塊地方名字叫做“將軍冢”。雖然不認識日本文字但是一看我也就知道了這里是紀念曾經某一世的將軍的地方。將軍冢,既然叫冢,必然是一個很大的土包。可惜當時太陽正在下山,我并沒有機會直接去找尋指示牌,那是哪一位將軍或者又是什么時候紀念的擁有過什么重大事件的將軍的墳冢。既然叫冢,說明這里一定是很多人敬仰的將軍,雖然不知道是誰。我到了這個山頂,順著光線,也就是太陽的方向慢慢的就到了一個山頂的大平臺,平臺上我現在依稀記得還有一個玻璃的房子,或者是玻璃的圍欄。在大平臺往下看便是我當時從下往山看到的一個地址,山下就是京都,整個京都,有京都的房子,還有鴨川,一切都在傍晚的紅黃色的太陽落山時構成的美好的畫面。然而不久太陽就下山了,我也不得不在沒巴士的情況下打車回家。我還是記得當時在高處往下望的權力感,仿佛整個城市的美好都盡收眼底并且和我有關,我或多或少感受并且帶入了這座城市,貢獻了這座城市,或多或少像個看到一個孩子的長成一樣,對這個胖娃娃的開心感到高興,霧氣給予了京都更多的氛圍,又仿佛感到了一個城市在幾百年的歷史中還能依然如此純粹而感到感動。
在說完之前的例子,說回來我最近這個月的新例子。如果沒有來到杭州我們會以為杭州就是一個平原,有很多條河,有很多水渠,然后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名字叫西湖。然而,來到了杭州之后我們才發現,其實杭州除了有平地做城市,有河流如錢塘江有西湖,其實還有很多山,這些山構成了整個杭州很重要的部分。當然了,杭州的杭,寫出來就知道這座城市的道路上少不了的就是樹木。杭州的杭的另外一邊,大概指的就是一片一片的較為低矮的房屋的斜屋頂了。杭州的河道是四通八達的,幾乎每隔幾個小區就會有一個小區是臨水的,這點倒是和重慶很像。重慶就是因為這樣,當時的開發商的房屋,沒有一個因為臨水而能夠加價賣出。最近在看的《原則》-那本書上面說:痛苦是進步的動力和源泉,所以要我們認真正確的正視痛苦。所以我最近的生活上,比如說停車罰單,房貸拖欠,車貸需要別人還的事情,加上自己每天只能為自己工作,而且工作的時候就一直想要吃東西或者喝咖啡的時候一定要配上黃油餅干這樣的事情,一直在假裝忙碌這樣的事情,而且一直的忙碌有可能最終什么都得不到這樣的事情,感覺到的是如同灰塵一樣渺小的生活,以及水至清則無魚這樣的哲學思考。痛苦才是人生的正常的普通的生活,才是在進步的生活,我這么告訴我自己。于是我抱著某一種我要動起來,繼續我自己的business的計劃下在三月底四月初找到了現在的辦公室并且租了下來。
在晚上的時候其實看外面的風景蠻好的,因為辦公室在寫字樓的十一樓,下面的周圍又是一些比如說只有五層樓高的商品市場,或者遠處的一個小商品交流聚集地,再遠一點好像也就還是一個廠房,因此我這棟樓仿佛雖然是十一樓但是已經是整個地域往北看去最高的地方了,我也是相當于在山上往下俯視,看杭州上城區這個大區域的感覺。是這樣,然后當我在太陽快要落山時(再一次)往外眺望,這次不僅僅看樓下的廠房的外立面(舊蘇聯風格的長寬比例和混凝土)了,而是看到了很明顯的山的邊緣那條曲線的一個很突兀的凸出的點。在山頂的高處又類似平緩的山的邊緣線的地方,有一個很高的東西,仿佛是一個很古老的大樹,也可能是一座高塔。但是我只能看到他,并不能夠直截了當的從我所在的地方去看并且能夠知曉那里究竟有多遠。這讓我非常的好奇,很想知道那里是否是一座很有名的寺廟,因為據我所知寺廟里的老師傅一定都很會選址。又或者可能是個道觀,又或者可能是座公園,在公園的頂部有一個很高的游客中心觀光塔,又或者,其實就是一顆時間很久遠的大樹。說到大樹,我想起來曾經在爬一座山的到山頂的路上的大約是千年的古樹,它之所以被我記住是因為它做了一件好事。它預感到了我媽的心臟問題并且非常及時的讓她在爬上的路上做了一個很厚實的擁抱。我媽在登山的時候由于過度使用血液暈倒在了路上,還好有這棵樹擋著,很粗的大樹,否則她怕不是要翻到后面去。所以我一直相信大自然里面的所有的植物都是有,可能稱之為靈魂的部分的。何況這種比我們每個普通的人壽命都要長幾倍的植物,我覺得他們能夠預測到未來幾分鐘發生的事情也不為過。可是后來當我繼續爬山上去二十米左右吧,回頭一望我遍再也看不到那顆大樹了,那顆巨大的樹也依然消失在了山中,山中就是有這么多顆不同的樹種,哪怕比較渺小,或者不夠粗壯,依然可以通過密密麻麻的植被讓人看不到一絲絲有百年大樹的影子,只有走近了才有機會看到。山這種大土堆,是所有植物的土壤,是植物耐以生存的母親源頭,所以什么樣的土堆就會生產出什么樣的多種的植物,然后這些植物構成了植物帶,灌木帶,然后根據植物的種類就會吸引到不同的動物,蜜蜂啊、鳥類啊、昆蟲啊、七七八八。我最近對植物的興趣非常濃厚,因為我發現其實植物和人類一樣,只不過可能動作更加緩慢了些,所以人類沒有察覺。其實人類是可以和你喜歡的看著順眼的大樹做交流的,而這些不同的大樹因為經歷的不同和你交流時候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比如說我就通過我家兩瓶綠蘿之間的成長狀態猜測他們是互相競爭的關系,白天和晚上,但凡有機會一定是互相謾罵,而不是互相幫助,可能是適者生存的原理吧。然后我也能知道我辦公室這邊的這棵叫做吉利紅的植物,它的喜好是比較濕潤的散光環境,室內不能多呆,因為它需要漫射的太陽光,但是又不能直射,然后澆水也必須要每次澆透,太濕也不好,會爛根。感覺和人一樣,有不同的性格的人,不同的飲食習慣的人,所以要用不同的養育方法。成年人的話,就意味著需要不同的環境來重新養活自己這樣。然后再說到我租房的陽臺的大月季。這個月季我是一定要說說的,因為我也是不知道為何,今年開春之后它的長勢特別好,仿佛這前幾年都沒有開過花一樣,這25年的春天它就突然爆發了,使勁的開花,我每天都可以剪大概五六支,昨天一次性剪了十幾支,然后今天過去看又剪了四只。而且我都是等月季花開的好大了再剪的,剪的時候又能看到它新出的那些小小的花苞,含苞待放的花苞,剛剛露了一些些的小的黃色的花瓣,包在葉子里。因為花開的太好了,我突然有一種自豪感,也有一些些興奮,感覺它是在暗示和教導我,作為一個至少四十年的植株,它在教育我逆境重生的方法,還有如何處心積慮厚積薄發的狀態。因此我對它增加了一些憐憫感,我很怕春天過后的夏天它會在此被曬著極度缺水,從而不得不讓一些葉子變的干枯,無法長出新的葉片,因此也因為生長受到抑制的原因不愿意開花。因為我見過這株很特色的品種的黃色月季開過這么多的話,每天早上我是被小鳥的叫聲給吵醒的,所以我非常希望這樣美麗的月季植株能夠一直頑強的熬過未來的每一個春夏秋冬。因此我還特地去看了一下花的養殖技術,發現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就是說,月季好像也是喜歡吃肉的。如果在土里埋入一些肉類,可能會讓這株月季開的更好。當然這件事我還沒也不會去實踐。但是自從我發現這個絕妙的地方,我就更加堅信我自己的理念,那么就是,植物和動物一樣都是有思考的,我們每個人如果對植物關照,照看它,關心它,喜愛它,和它說話,久而久之它也會回饋給你交流的,用它的方式。我曾經試圖和一些隨機認識的我看起來比較順眼的大樹做一些交流,那種感覺仿佛是在和良師益友在交談,我會提問然后自己回答,繼續提問然后自己回答,回答的內容卡樹隨著風的狀態,或者靜止或者是在搖擺,或者搖擺的狀態如何,或者這棵樹給我的感受如何。我是根據我自己的感受而對我自己的提問來作答的,這看起來的確像是一個自問自答的環節,但是因為我是一個人類,我有我的感官,所以我其實是在試圖的感受這棵植物。人類的五感無非是眼耳鼻舌聲意,色聲香味觸法。每一個人都是自我的投射,我們看待世界是因為我們擁有自己的健全的眼睛,或者加上了眼鏡。或者我們失去了一部分視力,然后積極的開始調動耳朵作為聲音的接收器,試圖通過聲音,而不是圖像來辨別周圍的物體。說到這里,我曾經嘗試用聲音來辨別我討厭的或者有好感的同學,發現我討厭的人和我有好感的人他們的聲音仿佛頻率和音色都是相似想近的,這點當時讓我非常困惑,因為我是通過聲音的特色來推理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的,然后我現在就在思考我是不是是那樣的看走眼的那種狀態。說別的感官,比如說吃食物的時候的味蕾,這種感受也是很難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然后我記得,香水這種很特殊的帶有絕對記憶的東西,會永遠調動你的鼻子,通過氣味的記憶讓你記住某一段時間或者某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在哪里都可以突然的閃回到某個部分。比如說我之前的那瓶black orchid,對我來說永遠只能代表那個年代我曾經呆過的上海:JA區和盧灣區。人類真的,可能就是來體驗生活的。短短幾十年用自己的五感,或者七感,調動自己全身上下的所有的地方,包括sexy的大腦,調動大腦曾經擁有的記憶,來創造出一些作品,然后可能是通過這些作品才能展現出一個人曾經存在過在這個世界上的證明。比如扎哈哈迪德,或者保羅魯道夫,或者其他。還是那句話,我來最后總結一下我的希望。
就是說我希望我能在我短短的幾十年的人生當中至少有一部或者十幾部,甚至一百多部屬于我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標簽的或者建筑作品或者家具作品。我希望影響到這個世界,為這個世界的美學做出努力。我也希望我知道的或者說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自然界中的生物都能夠好好的成長,優秀的成長,不愁水源和光照,也不缺鳥兒來播種,我希望植物的堅韌性能夠帶給除了我以外的其他的所有人類。我們秋收冬藏,春生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