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圣賢莊的幾人互相認識以后,高陽啟便跟隨孫起,開始學習。
孫起與高陽啟正對坐于草舍中,孫起開口問高陽啟道:“明信,你可知為師,為何擇你為徒”?
面對孫起的問題,高陽啟搖了搖頭道:“學生不知,請老師解惑”。
孫起聞言笑了笑,看著高陽啟又繼續問道:“為師問你,你覺得這世上是否有常勝不敗的將軍”。
高陽啟聞言陷入了沉思,依他的理解。
一般這種問題的回答是“這世上是沒有常勝將軍的,又有誰能永遠不敗呢”?
可坐在他面前的這位,他老師孫起。
不就是一個從無敗績的常勝將軍嗎?
見高陽啟在思索,孫起又笑道:“無妨,大膽說便是”。
高陽啟糾結了一番,最終還是說了一句:“弟子覺得有”。
哦?
孫起又問道:“你說說看”。
高陽啟聞言,正了正身體道:“自古以來,有不少將領自出身從無敗績”。
“遠的不說,老師不就是縱橫列國無敵手嗎”?
“學生知道這個問題,普世的答案是否定的,但學生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說完,高陽啟便看著孫起,等待他的解答。
聽完高陽啟的回答,孫起點了點頭。
看著高陽啟說道:“你有自己的見解,沒有盲目聽從,為師很欣慰”。
“但你只說對了一半,這世上只有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你說的沒錯,為師確實在刀兵戰場上沒敗過”。
“可為師在朝堂的戰場上卻敗得一塌糊涂,為師縱橫列國那些年風頭正勁。傲骨嶙峋。
對那些碌碌無為,只知道勾心斗角爭權奪利的朝堂小人不屑一顧。
為師當年認為,自己忠于陛下就行。
“可結果呢,本就忌憚我的吳王,受那些小人挑撥,滅了我孫氏一族,我也是僥幸才逃出”。
常勝之將不敗則已,一敗便是永遠。
“講這么多是要你以我為戒,不想你步我的后塵”。
聽完孫起的告誡,高陽啟深以為然。
只是他并不擔心,因為他根本沒想過要在朝中做官。
高陽啟拱了拱手道:“學生謹記”。
孫起見此點了點頭,站起身,帶著高陽啟來到一間房間前說道:“好了,今日的課業開始”。
說罷,孫起打開了房門。
待房門打開,高陽啟看清楚了。
這一整間屋子,居然是一個推演沙盤,城池關隘,山脈河流一應俱全。
他認得出來,這是整個神州的沙盤。
不僅有周、韓、燕、吳,越、楚、巴蜀列國的版圖。
還包括犬戎,匈奴,林胡這些外族的一步分版圖。
高陽啟不由得感嘆,這恐怕是全天下最全的推演沙盤吧。
看著高陽啟吃驚的樣子,孫起微微有些得意。
這可是他用了一輩子時間做出來的沙盤,以前征戰列國時,每到一地孫起都會派人搜集標注地形。
還經常搜集別國地圖,古地圖,結合這些。
孫起才弄出了這個沙盤,雖然不是絕對正確,但絕對是目前最精確的。
高陽啟一邊四處打量這沙盤,一邊問道:“不知老師說的課業是什么”?
孫起斬釘截鐵的回答道:“與我推演對抗”。
啊?
高陽啟有些意外,他還以為孫起一開始至少要教他一些獨門兵法之類的,沒想到居然直接就對抗了。
高陽啟又問道:“與老師對抗,學生要做到何種程度才行?請老師明言”。
孫起笑了笑道:“只需要你敗就行”。
聽到孫起的話,高陽啟驚呼道:“只需要敗?”
孫笑著回答道:“對”。
高陽啟不理解,敗還不簡單嗎?與孫起推演對抗他本來就是必敗。
孫起看高陽啟的樣子道:“你以為很簡單?”
高陽啟疑惑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孫起捋了捋胡須,看著高陽啟道:“我不僅要你敗,還要你全力以赴的敗”。
“不僅要敗一場,還要一直敗”。
高陽啟不解問道:“學生不解”。
孫起笑道:“自古以來,人們都痛恨失敗,殊不知失敗才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用兵之道。
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比任何兵法都好,你把該敗的都敗完了,剩下的就只有勝利了”。
“還有便是磨練你的心性,就算是常勝將軍,也難保終生不逢一敗。
心性脆弱的人一旦遭受失敗就會一蹶不振,而內心強大的人卻能很快從中走出來。
俗話說,“不怕常勝將軍,怕的是打不死的豪杰”。
“屢戰屢敗”而能“屢敗屢戰”的人,才是真正可敬可畏的人。”
因為他們都有一顆“不敗的心”。
聽完孫起的講解,高陽啟這才恍然大悟地說道:“學生聽老師一席話,猶如撥云見日,茅塞頓開”。
孫起聞言,點了點頭道:“那我們開始吧,你什么時候能在我手下贏了,就能出師了”。
說罷,這師徒二人便開始了沙盤的兵略,對抗推演。
也不知過了多久,推演結束了,高陽啟疲憊的從草舍中出來。
毫不意外他輸了,輸的很徹底,完全被吊打的那種。
就算是他,一天之內輸這么多次也不免的心情不好。
想想這樣的日子,以后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高陽啟都不由得一陣苦笑。
而此時沙盤屋內的孫起也很震驚,回想起高陽啟剛剛的表現,超出了他的預期。
雖然全程都是孫起碾壓對方,但高陽啟的學習能力太強了。
他犯過的錯永遠不會犯第二次,因此一種招數只能對高陽啟用一次。
不僅如此,高陽啟還會在對抗中現學孫起的招數來對付孫起。
并且還舉一反三的加以靈活運用,這種天賦,就連孫起年輕時都沒有。
他本來以為,高陽啟至少要七八年的學習和歷練。
才能達到自己當年的程度,可今日一看,完全不用那么久。
以高陽啟的學習能力,最多三五年時間高陽啟就能出師。
孫起想到這兒,笑著自言自語道:“嘿!這個學生還真是收對了”。
說罷便走出了草舍。
但從第二日開始,孫起沒有像昨天一樣,讓高陽啟推演一天的沙盤,只是早上推演了一兩次便結束了
因為除了兵法,孫起還要教授練兵之法、法家、儒家學說。
而且高陽啟,偶爾空閑時還會被要求到列寇那兒,學習道家學說。
這樣的生活過了幾日。
這天,高陽啟剛從列寇那兒學習完,出來后倍感輕松。
因為高陽啟變態的學習能力,孫起破天荒的準了他一天假。
因此高陽啟便四處轉了轉,不得不說這地方確實內簡陋。
除了茅草屋還是茅草屋,昨晚下雨,他那個茅草屋里還漏雨。
高陽啟正逛著,他突然在眾草房中發現了一特別的棟建筑。
居然是瓦頂建筑。
高陽啟連忙飛奔過去,來到建筑前,看到門前的木質牌匾上寫著“藏書”二字。
高陽啟一下就明白了,藏書之地最怕潮濕。
但是草房難免會漏雨,要是碰到狂風天甚至整個屋頂都會被掀翻。
因此藏書的地方,用瓦頂才是最保險的。
高陽啟看著眼前的藏書閣,心道:反正也閑來無事,不如進去看看。
于是高陽啟便推門而入,整個屋里里擺滿了書籍。
雖然比起他大周的藏書閣來說還差得遠,但比起一般人的藏書已經很多了。
高陽啟拿起一些書籍看了看,發現這里有些書連他大周藏書閣都沒有。
高陽啟放下手中的書,繼續翻找著。
這時,他來到了一面書墻前,只見書架上掛了一個牌子“百家”。
居然是百家學說,高陽啟知道百家學說是上古時代誕生的。
當然說是百家,其實只有十幾個學派。
比較出名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縱橫家、雜家、陰陽家、農家、名家、小說家。
但是經過時間的流逝,很多學派因為各種原因斷了傳承。
如今保留下來的學派就只剩下,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縱橫家這幾個了。
而且縱橫家人也越來越少。
高陽啟看著眼前的這些書籍,有些激動的翻看了起來。
最后高陽啟翻到了陰陽家的書籍,打開一看就被吸引了。
高陽啟看到開篇的批注:“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
就不由得一陣好奇,于是便深入看了下去。
原來陰陽學說認為,“陰“和“陽“是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
認為它是孕育天地萬物的生成法則。
看到這兒高陽啟不禁驚呼道:“咦~這不是和外祖父和我講的道家學說。
道生陽,陽生陰,陰陽生八卦,太極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差不多嗎”?
然后高陽啟又繼續看了下去,
陰陽家的,“五行說”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不斷循環變化的理論。
發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
利用陰陽五行說與數術結合,能從天體的運行的計算來制訂歷法,掌握世間萬象。
簡單點說就是,陰陽家可以通過五行學說,觀瞻計算星象。
從而預知天氣變化,甚至得知未來天下大勢的發現方向。
看到這些,高陽啟徹底被震驚了。
這陰陽家居然這么牛?這就相當于未卜先知啊。
雖然高陽啟覺得推衍出天下大勢的發展什么的,根本就是在扯淡。
但是預知天氣變化這種事,他還是覺得挺靠譜的,而且他對這個也很感興趣。
于是高陽啟便埋頭,開始研究起陰陽家學說來。
研究了一陣后。
高陽啟才感嘆道:“這也太難學了,怪不得陰陽家會失傳”。
繞是高陽啟這種數術水平很高的人,學起來也是相當費力。
高陽啟嘆了口氣說道:“算了,還是先拿一本,回去研究吧”。
說罷,便恢復好藏書原狀,拿著一本陰陽學說偷偷溜出了藏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