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諸將

李如松雖然性格沖動,又年輕,但也是老軍務(wù)了,論軍中見識不必誰差。

如今領(lǐng)了一千人馬,久經(jīng)訓(xùn)練,糧餉充足,并不認為亂民能把自己如何。

他有這個信心。

唯一不滿的就是戚金太過重視火器,而忽略兵刃,軍中使用火器者竟然達到五成。

鳥銃放射速度慢,遠不如弓箭好使。

戚金說鳥銃好練,弓箭難練。

這番理論,李如松是不以為意的。

只會躲在后方用鳥銃的士兵,遠遠比不上敢白刃戰(zhàn)士兵的勇氣。

他不是否決火器,而是覺得應(yīng)該軍中以騎兵,步兵敢戰(zhàn)為重,火銃為輔,戰(zhàn)爭的勝利,最終還要靠接敵。

他重士兵勇氣,戚金重士兵陣勢。

這個百年為節(jié)點漸變革的時代,李如松并沒有認為自己錯了。

常常和戚金爭執(zhí)。

略過這些不滿,軍事為重,李如松不會使性子胡來。

先是命了一百戶出,再命一百戶出,等收到消息,兩百人已經(jīng)過險地結(jié)陣以待,隨后才命全軍出動。

等軍隊單人成列,艱難度過險地時。

山林里鑼鼓熏天,弓銃齊放。

在常人無法落腳的陡坡懸石,亂民們腳底生根一般,穩(wěn)如松柏。

“嗚~嗚~嗚”

左右都是亂民殺出,敵方占據(jù)高地,有亂民往下射箭,無處可躲,明軍大亂陣腳。

“結(jié)陣。”

李如松知怨恨斥候于事無補,大聲嘶吼,各將官也催促士兵。

地形陡折,一個人都難站穩(wěn)腳跟,何況幾人站到一起,始終無法結(jié)成陣型。

手持鳥銃的士兵,胡亂放了一槍,高處的箭矢就射了下來,眾人紛紛找地方躲,卻如何能躲。

前方山頭傳來的動靜,戚金已聽到,不用眼看,只聽聲,連老卒都知道前軍危矣。

必須接應(yīng),否者前軍必然覆沒。

雖然李如松常常在軍中跟他頂撞,軍中潛規(guī)則他也懂,但是他不會用這等劣招。

“將軍,不可去。”

一個老將拉住戚金。

李安國無言,地利太險,士卒無法齊出,戚金如果不率部接援,也無話可說。

“吾如何能見同袍遇險而不救?”

“誰又知道還有沒有埋伏?這些亂民實在是神出鬼沒,我等大軍亂了陣型,再有埋伏,恐全軍覆沒矣。”

“應(yīng)求援,等大部來接應(yīng)。”

“言之有理,但是不可不救,吾領(lǐng)余部去救之。”

楊元出聲了。

這個辦法是最好的辦法了。

戚金點點頭,和楊元對視了一眼。

內(nèi)心感嘆,此人實乃出眾。

難怪此人能被圣人看重,提拔為御前衛(wèi)千戶。

他和李安國,李如松三人,從御前營升出,大有人不服氣。唯此人,軍中袍澤,無人不贊其德。

本領(lǐng)非凡,士兵服氣,任勞任怨,勇于承擔(dān)險情,戚金久于軍中,也未見有如此之人。

楊元領(lǐng)五百兵卒,前去接應(yīng)。

軍隊已亂,李如松帶領(lǐng)親衛(wèi),大吼一聲,向山上殺去,甲已中十幾箭矢,有已入肉半寸,被他硬拔下。

還沒到山腰,親衛(wèi)傷亡近半,哭喊,“將軍,跑吧。”

李如松回顧山下,形勢已了如指掌。

一聲大吼。

“往何處跑?今日死戰(zhàn)于此!”

親兵們見狀,紛紛跟上。

正在此時,楊元從后方殺到。

先是放了銃,因為地勢不能成列,沒起到大作用,當(dāng)先揮刀殺出,猶如殺神,一刀一個,亂民紛紛退讓。

將軍勇武,率先開道,身后士兵士氣大振,緊跟其行,猶如箭矢射入亂民。

李如松大喜,內(nèi)心以為戚金會見死不救,這是他老爹對軍中反對他的將領(lǐng)的慣用手法。

多年來如此行事,才把遼東軍徹底掌控于手,無人敢反。

原抱了死意,殺一個是一個,如今有了生路,連忙回頭,率殘部往援兵方向殺去。

張元勛部離御前衛(wèi)最近,得到士兵的求援,不敢怠慢,分出一部前去支援。

大部隨后而至。

前部遇阻,將領(lǐng)被流矢射中面孔,當(dāng)場而亡,軍陣大亂,傷亡者重。

官兵在大山里,仿佛瞎子一般,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而亂民對官兵的布置卻了如指掌。

御前衛(wèi)不敢失,張元勛咬牙,指揮大軍出擊,十倍于敵,靠著傷亡打退了占據(jù)地形的亂民。

靠著求援士兵的引導(dǎo),知道前方山頭就是戚金部,正要翻山時,后方突然殺出大部亂民,漫山遍野皆是。

“這許多人,都是藏在何處,斥候翻遍山林,為何點蹤影都未得。”張元勛大驚。

軍中諸將實在是無法想到,這些人是怎么憑空變出來的,違背常理。

戚金得知大部遇襲,毫不猶豫,當(dāng)即放棄前軍,直奔張元勛部。

望山跑死馬。

翻過了山頭,張元勛部已徹底亂了陣型,搖搖欲墜。

看了眼地形,也不用指望陣型了。

戚金拔出刀。

“諸將,報國恩!”

后方將士紛紛取出兵刃。

率部殺向亂民,亂民居高而下,占據(jù)地利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還有在樹上,只用弓箭就射的明軍苦不堪言。

京城。

朱翊鈞兩眼茫然,李現(xiàn)眼明手快一把扶穩(wěn)小皇帝。

“十萬大軍敗了?”

朱翊鈞氣血上涌,雙眼發(fā)白,不敢信。

第一個念頭就是,他去哪里再湊十萬大軍。

第二個念頭則是,再湊十萬大軍能敗嗎?

第三個念頭,難道是自己導(dǎo)致此敗?

第四個念頭,自己輕信史書重用將門之后。

剎那間,無數(shù)個念頭涌上來。

因為此段史書記載少,朱翊鈞沒有印象,不曉得此處的厲害,以為只是小患。

卻不知此地乃是大患,如果不是他選擇聽了俞大猷的建議,調(diào)用了二十萬大軍,嚇退亂民不敢輕動。

歷史上,亂民早已糜爛廣東。

萬山連接廣西岑溪六十三山、七山、那留、連城諸處鄰境,都起亂事。

萬歷五年才平定,七年才徹底止息。

“皇爺,并沒有大敗,幸有劉總兵救援及時,讓士兵在山頭高呼,嚇退亂民。”

“著人去問殷正茂,這就是他告訴朕的三個月可平亂?他誤朕!”

太監(jiān)剛要走。

“回來。”

朱翊鈞叫住了太監(jiān)。

“去兵部,著兵部商議對策,務(wù)必慎重。”

小太監(jiān)去而又返。

神色慌張!

“皇爺。”

小太監(jiān)跪在朱翊鈞腳下。

“奴婢去了兵部,發(fā)現(xiàn)兵部已亂。”

朱翊鈞懷疑耳朵聽錯了。

“譚尚書急癥發(fā)作,他……他……他卒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永平县| 加查县| 三亚市| 临沧市| 衢州市| 西畴县| 吴川市| 巩义市| 武陟县| 隆德县| 商洛市| 安泽县| 柯坪县| 汝南县| 综艺| 衡南县| 彰化县| 周宁县| 神木县| 昌宁县| 绥芬河市| 白城市| 嘉峪关市| 平武县| 彭水| 财经| 海口市| 久治县| 漠河县| 抚松县| 龙山县| 会宁县| 宽城| 阜新市| 德令哈市| 静宁县| 米易县| 高陵县| 化州市|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