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天上地下
- 寶蓮燈之乖乖巧巧好外甥
- 蘑菇雞腿飯
- 2053字
- 2022-10-04 16:42:27
三人剛剛站定,又從頭頂落下一口巴掌大的小鐘,被孫悟空接在手中。
孫悟空抬起手來,仔細端詳了一番,驚訝說道:“竟然是落魂鐘?”
沉香聽此名字,頗有些熟悉,可一時半會兒,也想不起來。只是聽其名,也猜到是個迷惑神魂的寶物,于是出言問道:“咱們剛才便是進入到了此鐘構建的幻境之中?”
尚未等孫悟空回答,豬八戒已是盯著孫悟空手中的小鐘,躍躍欲試。
孫悟空卻是直接將此鐘遞給了沉香,說道:“此鐘的原主人乃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廣成子大仙,專擅攻人魂魄,若是運用得法,頃刻間便能使人魂不附體,失魂落魄,昏迷不醒,任人宰割。”
聽了孫悟空的介紹,豬八戒反而是收了貪念。知道如此重寶,若在自己手中,也只是個招災惹禍的根由。
沉香雖然不明白孫悟空為何將此寶交給自己,但還是聽話收下。問道:“大圣,這落魂鐘為何會在此處啊?”
孫悟空說道:“正是要你去調查呀。”
豬八戒與沉香俱都聽得迷糊。沉香不由得問道:“我如何調查?”
豬八戒也是說道:“是啊,猴哥,你這不是難為孩子嗎?”
孫悟空卻是嘿嘿一笑,說道:“當初廣成子大仙將兩件鎮洞之寶翻天印與落魂鐘盡數交給了弟子殷郊,命他下山助姜子牙伐紂。然而這殷郊本是紂王太子,最終卻是與周軍為難。后來上了封神榜,廣成子大仙只取回了翻天印,卻沒收回這落魂鐘。所以此鐘應該在值年太歲殷郊手中,沉香,你去查查怎么回事。”
這話沉香當然聽懂了,然而豬八戒卻越聽越迷糊,嚷道:“猴哥,就算他不是你徒弟,也不能這么欺負人吧,他小孩子家家的,如何去調查這些個封神舊事?”
孫悟空擺擺手,對豬八戒說道:“你懂什么,他在天庭也是有熟人的,你真當他只是個普通凡人小孩兒嗎?那如何能尋來我這里?”
這話著實讓豬八戒好奇,對沉香問道:“哎,沉香,你倒是說說,你在天庭里認得誰?我老豬當年也是在天庭有排面的,說不得都是認識的呢。”
“這……”沉香支吾起來,畢竟母親思凡之事,至今還未曾曝露,卻也不知道該怎么跟他說。
孫悟空說道:“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神仙,就是他那個龍族的四姨母,近期上天庭供職去了。”
沉香聽孫悟空幫他圓話,連忙說道:“對對對,我四姨母是東海水族,最近上天去水部了,說是要商定東海水脈潮汐之事。”
豬八戒聽了,也就不再追問,只是嘟囔道:“哼,水部,沒有水部之前,還不是俺老豬和嫦娥仙子定下的。”
沉香聽了這話,也是有些無奈,不知如何搭話。
因著他跟隨孫悟空學藝,與舅舅閑談之時,難免說起過豬八戒。知道他前世乃是天蓬玉真壽元真君,為北極四圣之首,統帥天河水軍,故而又稱天蓬元帥。天河與人間水脈也有對應,故而那時確實是他與太陰星上的嫦娥仙子定人間潮汐。
只是時移事異,如今他已是佛門中人,乍一聽四海水族上天與水部定潮汐事,難免心有感慨。
孫悟空才不想搭理這呆子的小情緒,當即對沉香揮揮手,示意他快去探查。
沉香見此,也是對二人拱了拱手,出了大殿,駕云而去。
他自是明白,大圣說的是四姨母,實際上卻是讓他去找舅舅。既然對豬八戒也瞞著,自然是要走遠些再與舅舅聯系才好。
看著沉香離去,豬八戒也平復了情緒,對孫悟空問道:“猴哥,那咱倆現在怎么辦?就這么干等著嗎?還是找妖童更要緊吶。”
孫悟空說道:“找妖童雖然要緊,可這雙塔郡顯然是遭遇了什么災禍,說不定還有天兵天將在此遇害了,咱們也不能就這么走了。干等著當然是不行的,咱倆還是再四處查看一番。”
豬八戒無奈,也只得聽孫悟空的了。
……
卻說楊戩,自從三十三天外回到天庭之后,便思索起女媧娘娘所言的“眾望所歸”,然而幾番思量,終是不得其法,心下頗為無奈。想了想,還是起身去了彌羅宮。
見了玉帝與王母,楊戩頗為恭敬,拜道:“臣見過陛下,娘娘。”
玉帝與王母不由得對視了一眼,心下頗為詫異。不過外甥難得乖巧,玉帝也是心情不錯,對楊戩笑道:“楊戩,來,陪朕和娘娘喝杯酒。”
楊戩推辭道:“小神不敢。”
王母看出他是有事,便說道:“你有什么事?說吧。”
楊戩沉著一番,終是說道:“下界妖禍惡鬼頻出,小神是覺得,天條,似乎,有些不妥。”
玉帝喝道:“荒唐。”
王母也是皺眉,說道:“你可是司法天神,竟然會覺得天條不妥?楊戩,你該不會是動了凡心了吧?”
楊戩說道:“小神不敢,小神只是覺得,連下界都時時修訂律法,而天條卻……”
他尚未說完,便被玉帝打斷:“哎呀呀,楊戩,這件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下界時常修訂律法,那是因為下界的律法總有不完善之處,凡人嘛,總有做錯事的地方。你怎能把下界律法與天規相提并論?”
楊戩忍了又忍,終是忍不住,說道:“天條本就是效法人族……”
王母卻是喝道:“夠了,你是司法天神,卻跑來說天條不妥?楊戩,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楊戩無奈,只得說道:“是之前在北郡行瘟……”
他還未說完,玉帝卻是來了脾氣,說道:“你還好意思說北郡行瘟?哼,我讓天奴監軍,就是怕你肆意妄為。結果呢?被扣了功德吧?啊?”
楊戩氣憤道:“只因凡人罵天,便在一郡之地行瘟,難到這樣的天條沒錯嗎?”
玉帝反而心平氣和了,對外甥溫聲說道:“北郡乃是應劫之地,那些北郡百姓,都是前世罪孽深重之人。故而今生多災多難。你既已被天道扣了功德,難到還不明白那罵天只是個引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