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易經全集作者名: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楊郁 黎荔譯解本章字數: 1011字更新時間: 2021-10-29 17:31:14
時代的國學,進取的國學,未來的國學——《國學經典叢書》序
毛佩琦
經典是一個民族思想文化的結晶。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產生了大量文化典籍。那些堪稱經典的文獻,如同閃亮的明燈,照耀著民族發展前進的歷程。
中華民族憑借自己的卓越創造,曾經長期領先于世界,這不能不說是得益于豐厚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得益于思想先哲們的啟示和指引。而這種獨特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智慧,也被廣泛贊賞和推崇,被許多國家所效仿。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寶貴貢獻。
但是,近百年間,中華民族經歷了侵凌和屈辱。在奮起反抗的同時,仁人志士們為了民族自強也在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反思。批判傳統文化,學習西學成為近百年的文化主流。中華民族是包容的民族,是善于學習的民族。中華民族很快就把西學拿了過來。當中華民族創造了經濟奇跡,再次走上偉大的復興之路的時候,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再反思又成為全民族的新課題。那些曾經被我們棄之如敝屣的傳統文化,難道一無是處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僅如此,人們發現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大量精華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現實社會問題和世界面臨的問題。其中所指不僅是精神道德層面的,也包含對物質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國學都有著獨到的、西學不可替代的豐富內容。現在興起的小小的國學熱,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出現的。
在西學的壓迫下,也有學人唯恐斷了中華文化的血脈,曾經拼命地保護中華傳統文化。但其中大部分人僅僅是在退守,甚至抱殘守缺。而另一部分人,則想要用西方文化整理和改造中華文化。而本次的國學熱與他們不同,我們所提倡的是時代的國學,進取的國學,未來的國學。所謂時代的,就是它是面向當代的,為現實服務的;所謂進取的,就是它不僅僅是退守、保護,而且要以自身的優勢參與競爭;所謂未來的,就是它將幫助人類迎接未來的挑戰。要讓國學承擔這樣的任務,并非簡單地把它保存、繼承下來就夠了,還必須對它加以揚棄。國學經典是不同時代的產物,但其中的精華具有恒久的價值。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正是那些優秀的精華部分,那些能夠促進社會文明發展和進步的部分。
國學作為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征,每個中國人都應當具備一些國學的基本素養。或許因為時代所限,沒機會學習國學;或許因為職業所限,與國學距離較遠,那么,在這個國學熱中,不妨讀幾本國學經典,給自己增添一些國學的知識。這套“國學經典叢書”將會對你有所幫助。即使已有一些國學基礎的朋友,再讀讀這些經典,也將有助于進一步的理解和學習。
是為序。
于昌平北七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