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請問可以打擾一下嗎?
“你已經打擾一下了,那就別再打擾了?!?
先生,請問可以求你幫個忙嗎?
“這貨今天怎么這么有禮貌?——什么事?”
我是一名高三生,馬上就要高考了,因為學習壓力大,父母逼得緊,所以離家出走了。現在流落街頭,衣食無著,每天以乞討度日,希望先生大發善心,可憐于我,施舍個百八十萬,小生感恩戴德,今生無以為報,來世必定結草銜環,當牛做馬。
“高中生當乞丐就是不一般,詞兒會得挺多——我沒有百八十萬,但我可以給你一只碗,你去水龍頭那兒接百八十碗水喝吧?!?
我自己有碗——先生你先開下門吧。
“我媽不讓我給陌生人開門?!?
一回生,二回熟,下回我來就不是陌生人了。那你等我會兒,我去水龍頭那兒接碗水,去去就來。
……
“走了?外面沒動靜了。”
……
“你沒走?。俊?
我又不是真有碗,老師你是不是傻?
“我是傻,所以才會每次跟你玩這種游戲——你今天來有什么事?”
我餓了。
“你還沒完了。”
我是真餓了,不信你聽我的肚子,你耳朵湊過來聽——這是我們的孩子,不知道長得像不像你。
“你胖得確實像孕婦了?!?
孕婦更容易餓。
“‘餓’這個字很講究,左邊一個‘食’,右邊一個‘我’,連起來就是‘食我’,餓到連自己都吃,那就是真餓了?!?
老師你講得真好,講完以后我都不想吃自己了,想吃你。
“我的肉臭,不好吃,吃我猴哥吧?!?
我想許苑了。
“她你應該舍不得吃吧?”
你知道她爸一直病著吧?現在她媽也病了。應該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不能照顧人了?,F在是許苑在醫院照顧她爸,已經好幾天沒來上學了。你說老天爺是不是腦袋讓雷劈了,怎么可著一個人坑?有本事沖我——我不是好惹的,別沖我來,沖別人去。上周末我鼓著氣去了趟醫院,想去看看她,結果連住院部都進不去。在門外游蕩了半天,碰巧看見她扶著她爸出來,應該是去做什么檢查。她爸可瘦了,就像那種青春期光長個不長肉還營養不良的男孩子。有個詞叫什么來著?啊,形銷骨立!真的,第一次體會到這個詞的意思。不知道是什么病把人折騰成這樣。當時我也沒敢上前打招呼,感覺……感覺我就不該來。
“痛苦密度過大的時候,無聊的同情就很難插進去了,而且你身份尷尬,不去也罷。”
所以我就只能干看著?
“旁觀有時會加深別人的痛苦,關心有時會讓人變得脆弱,我覺得……我也說不好。或許她現在正需要你?你自己看著辦吧,不要聽我的,就當我沒說。
你本來就跟沒說一樣,平時胡扯倒是有一套,真得用你的時候反而蔫了。
“人其實很難做到感同深受。你跟許苑熟,而且你喜歡她,所以她的痛苦你能體會一二。但我不同,我只見過她兩次,都算不上認識她,就算我設想她的處境,也很難真正理解她的感受。幾個隨意的形容詞能頂什么用呢?而且相比于她,我更關心你,看看日歷吧,你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奧特曼沒時間就該發絕招了,你也該開始最后的沖刺了。”
我不喜歡奧特曼,每次出來都跟我秀身材,看著運動量也不大,為什么身材那么好?難道不打怪獸的時候在做健身教練嗎?我沒絕招,我也沒勁兒沖刺,我現在學習全靠慣性,靠出溜,就算摔倒了我也能滾到終點線。還剩一個多月,真想快過去,除了再長幾斤肉,我看不到有任何形式的提高的可能。但是身邊的同學都好積極啊,一個個身上跟連著充電線似的,電量怎么也用不完。老師課上提一個問題,全班扯著嗓子回答,好像回到了幼兒園。還有看見卷子就興奮的,仿佛見到了好久沒見的心上人。人家在題海里沖浪,我卻已經在沙灘上挺尸了,可就算這樣,潮水還是不肯放過我,不斷沖刷著我:起來刷題啊!
“人餓了的時候容易心灰意懶,回去吃頓好的,再睡一覺就好了。”
想做豬,真的。有吃有睡沒煩惱,快快樂樂過一生。
“豬哪有快樂的一生?一頭豬可以活十幾年,但肥豬一般半年多就會被宰了,按照人的壽命算一下,大概也就活到三四歲。三四歲的你可能還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把你拉出去宰了,你愿意嗎?你可能沒見過殺豬,我見過,哪頭豬被殺前不是聲嘶力竭?我聽說豬的智商很高,智商越高,情感越豐富,快樂、痛苦、恐懼等情緒也就越分明。我想豬死前的恐懼如果能被人感受到,人或許就不忍下手了。當然,為了口腹之欲,人可以假裝不知道,故意避開這種導向同情的思考,但捫心自問,你心里就真的沒有一點點難受嗎?”
之前不難受,現在聽你說了……想起豬肉好吃來了。老師你這是干什么?我不過是羨慕了一下豬的生活方式,你就跟我講豬有多痛苦,多冤枉。我也痛苦,我也冤枉啊。生活本身就是把人當豬殺,而且是人把人當豬殺,手段更高明而已。當然我不抱怨,咱講道理,你這樣想,如果不殺豬,也就不必養豬,不養豬,家豬就絕種了,你覺得是讓它們絕種好呢,還是以某種方式活下去好呢?
“你這是陷阱題。不養豬的話豬也未必絕種,把它們都放了,它們總能找到辦法活下去?!?
那你能避免嘴饞的人去抓它們來吃嗎?貪財的人也會抓來賣錢。另外,肯定會有人偷偷養豬,你禁得了嗎?到時候豬肉變得像毒品一樣流行,比毒品更流行,因為大家都知道豬肉好吃,你怎么辦呢?一個標準如果制定出來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會成為法律或道德標準嗎?標準的制定永遠要貼合人性。所以豬肉是要吃的,豬是必須死的,再可憐也得死,你可以不吃,但我肯定是要吃的。
“吃豆腐吧。”
豆腐要吃,豬肉也要吃,老祖宗的時候就吃,沒理由現在不吃。
“從來如此,便對么?”
不對也要吃,人性中本來就有獸性,狠狠地咬下去,抬起頭來,眼中露出兇狠的光。
“咱為什么要聊這個?”
因為餓了。
“前幾天我出去吃了頓牛排,可好吃了?!?
為什么跟我說這個?
“因為你餓了,我還不餓。真的很好吃,吃一次,夠我回味好幾天的?!?
看來牙縫里塞了不少。
“你嫉妒我。”
我只是餓了,道德被吃了一部分,不太完整。
“好無聊啊,沒的聊就散了吧。”
那散了吧。
(作者:好無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