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王室英雄子突率軍救衛

  • 春秋齊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3254字
  • 2021-10-01 13:26:33

于是,宣齊襄公以非常手段滅了紀國,終于實現了自己即位為君的最大理想,完成了先君齊僖公的遺愿,也替先君齊哀公報了仇,為齊國出掉了積郁幾百年的那口惡氣。

這樣的功績,無論是齊襄公自己認為,還是齊國人民看來,都是無比偉大的。

無論從哪個層面講,齊襄公都是成功人士。

當然,能夠順利達到滅紀的目的,是他把握住了一些機會,同時擁有了一個必要的基礎條件。

這個條件,便是齊國經歷齊前莊公、齊僖公兩代人的勵精圖治后,齊國的國力之強盛,已是中原列國中的當之無愧的老大了。

齊襄公所把握的機會,正是接過了強大的鄭國手中那根接力棒。

鄭國,在鄭莊公去世后,陷入諸子爭位之亂,國力迅速衰落。同時的衛國、宋國竟然都陷入內亂之中,根本無暇來顧及齊國殺人滅國這等野蠻的、不人道的、非法可恥的行徑。

唯一一個沒有內亂的魯國,卻被齊襄公通過干掉其國君,趁新國君年幼無暇顧及國際事務之際,突然對紀國發起攻擊,讓其宗主國魯國根本沒來得及反應,或者想反應但沒辦法反應。

從這個層面講,齊襄公殺魯桓公,確實有明確的戰略目的。

而且,圍繞著吞滅紀國這個戰略目的,齊襄公動用的手段之極端,計劃之慎密,非常人可以理喻的,非常人可以實施。

這也正是后人,尤其是寫《春秋》這樣史書的魯國人,對齊襄公的記載和評價相當負面的原因。

但齊襄公有一點卻是分析不到位的,他一直認為,正是自己不斷地施暴立威,終于使列國諸侯都不敢與齊國對抗。

特別是魯國和鄭國,先干掉你們的國君,讓你們怕,不敢來干涉寡人滅紀。現在看看,怎么樣,寡人不就成功了么?

基于這樣的認識,再加上滅紀這樣的豐功偉績,齊襄公在齊國國君之位上,確實有些自以為是,獨斷專行。

他的另外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一看,這個國君哥哥如此獨斷專行,動不動便對人予以嚴懲,連兄弟公子彭生居然也被你國君哥哥給送上了斷頭臺!

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這兩人想想自己平時也對國君哥哥有一些越禮之舉,說不定什么時候這個國君哥哥一時發怒,尋自己一個不是,自己還不完了?

尤其是公子小白,本就是一個聲色犬馬的主,身上一大堆把柄可被齊襄公拿捏,所以越想越怕。終于,在謀臣鮑叔牙的策劃下,公子小白干脆直接跑到自己的外公家,莒國。

公子小白走了,公子糾也糾結了,在謀臣管仲的策劃下,也跑到了自己的外公家,魯國。

齊襄公也不顧不管,滾遠點,走了清靜!他本身對這兩個弟弟也沒好感,總覺得他們都不學無術,什么主見都沒有,什么事都聽謀臣老師的。

齊國有這種人,怎么會發展強大?

對了,衛國的事還沒完,得善始善終。

齊襄公所認為的衛國的事,就是他要將流亡齊國的外甥衛惠公給送回衛國復位,將那個篡位的家伙衛侯黔牟趕下臺。

衛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諸侯,春秋開啟時,衛國很強大,特別是衛武公時代。

到后來,衛國與宋國結成同盟,專門找鄭國的茬,結果總是被鄭國給揍得趴下。

衛國雖號稱春秋十二諸侯之一,但后來基本就淪為春秋舞臺跑跑龍套的二流小國。

不過,衛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卻出了大量的人才,只是衛國總是為其他諸侯國而產人才,自己是不會用的。

春秋中后期的衛國,以及戰國時代的衛國,總是那么不為人注意,卻偏偏成為列國諸侯中存活到最后的諸侯。

甚至作為諸侯國的秦國都沒了,全天下變成了一個秦朝,衛國居然還活著!

到大秦帝國時,皇帝秦二世有一天突然發現,他的王朝里居然還有一個衛國存在,便發了一紙通知,命令衛國去死,衛國這才滅亡。

現在,衛國還是很堅挺的存在于春秋江湖。衛惠公被迫逃到了齊國后,衛國人重新立了衛惠公的另外一個兄弟當國君,即衛侯黔牟。

作為衛惠公的親舅舅,齊襄公當然不愿意自己這么強悍的一位齊侯,剛剛滅了強大的紀國,親外甥卻被人欺負。

于是齊襄公決定繼續干涉衛國內政,目的便是送衛惠公回國當他的衛國國君,把衛侯黔牟給趕走。

滅了紀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89年,齊襄公聯合魯、宋、陳、蔡四國討伐衛國,目的是為了護送衛惠公回國。

此時的齊國,儼然成為列國諸侯中最強大的國家。

再說,齊國本就有“討伐不王之諸侯”特權。衛國發生驅逐國君之事,本就符合討伐條件,出兵當然是師出有名。

接到通知的魯國、宋國、陳國、蔡國雖然對齊國頗有微詞,但又懼怕無法無天的齊國一大棒掄過來,所以誰也不敢怠慢。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反正在齊襄公的威逼利誘下,齊、魯、宋、陳、蔡五國聯軍組建成功,大軍浩浩蕩蕩向衛國殺來。

衛侯黔牟頓時慌了,面對此等規模的五國聯軍,天下諸侯還有哪個頭上長出龍角來,誰敢為衛國出頭?

衛侯黔牟唯一可以想象的,是周天子,自己的泰山老丈人,周莊王。看在這個關系上,天子應該會救援的吧?

求援書到了周王室,天子周莊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議。

但諾大朝廷,公卿大夫們均低著頭,沒人吱聲。這幾個意思?沒人敢建議周莊王出兵救衛國。

誰都知道,應該教訓那個可惡的齊侯。但怎么教訓?天子手頭,所謂的王師,還有幾個人?

還有,必須要說明的是,當時參軍的是國人,即都城洛邑的貴族子弟。這些貴族子弟,當然是朝中那些公卿大夫們所在家族的子弟。

此時要組建軍隊去救援衛國,意味著要與強大的齊軍作戰,誰值得將家族子弟送去送死?

突然,一人朗聲道:“臣子突,愿率王師救衛!”

眾人大吃一驚,循聲望去,一個年輕小伙子,身著鎧甲,遠遠地站在大殿最末處,竟然是一個侍衛!

按理,一個侍衛是沒有資格在朝中發言的,這個侍衛只是湊巧在議事大殿值守,因不滿公卿大夫們明哲保身的作派,故忿然發言。

這真是語出驚人,朝中公卿大夫們甚至有人不認識此人,有一個大夫就喝問道:“你是何人?居然敢妄議朝政?”

年輕人絲毫不懼,沉著上前,向天子周莊王行了君臣大禮,大聲道:“陛下,想當年,衛侯即位,陛下下詔承認,且嫁女衛侯,如今衛侯有難,天子有責任相救。

而那個齊侯,連續擅殺諸侯,還擅自滅了紀國,無法無天,非禮非義,理應得到懲處。臣請陛下向列國諸侯發出號令,動員列國諸侯討伐齊國,救援衛國。”

小伙子,你頭上長角了啊?敢去惹那個殘暴的齊侯?

不過,子突此言倒令朝中不少公卿大夫暗暗稱贊,多少年王室未出血性漢子了,如今出了一個,難得啊。

其中一位大夫道:“子突所言甚是,但兵事須量力而行。如今齊侯糾集五國之力,戰車數千乘,王室實在無力救援,子突又何必為難陛下呢?”

子突道:“臣聽說,自古以來,爭一時之強弱,在力;評千古之勝負,在理。陛下救衛,不在于時,而在千古,相較的是理,而非力。

既如此,即使聯軍再十倍于今,又有何懼哉?臣懇請陛下,無論如何都要維持王朝綱常禮制,不能因這個理由那個理由而讓不法非禮橫行于列國諸侯。臣不才,愿率軍救衛!”

包括周莊王在內的所有人都被子突一言打動,最后,大周王朝這次朝會,作出了一個令人贊嘆的決定:發兵救衛!

子突率軍出發了,200乘戰車,這是整個周王室所能征調的全部兵力!

這點兵力,去塞人家的牙縫還不夠。周莊王當然知道,誠然,周莊王手頭沒幾個兵,但天子必須維持周禮,明知不可為而必須為之!

面對諸侯紛爭的春秋江湖,天子周莊王只能以這種方式與強大的諸侯們抗爭:不管如何,這天下畢竟還是姬姓天下!

否則,大周王朝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是的,天子畢竟還在,你們要么干脆就滅了予一人。否則,予一人總要在適當的時候,出面主持公道!

悲壯的是率王師救援衛國的子突,他明知面對強大的五國聯軍,這兩百乘戰車的天子之師,就是一團炮灰。但就算是炮灰又如何?

自己代表著天子!既如此,那就勿以成敗論英雄,而要以是否堅守了道義來論英雄!

就這樣,王室的下士子突義無反顧地率著這團炮灰,走向了五國聯軍進攻衛國的戰場。

結果可想而知,王師全軍覆沒,子突英勇戰死。

就這樣,齊襄公率領的五國聯軍大敗衛國,衛惠公被迎立回衛國,繼續擔任國君,從此對齊國是感恩戴德,一切唯齊國之命是從。

被趕下臺的衛侯黔牟則無奈逃到大周王朝都城洛邑避難。

這一年,是公元前688年,齊國國君齊襄公之武功,已然超越了他的列祖列宗!

干掉了一個魯國國君,又干掉了一個鄭國國君外帶一個鄭國卿大夫,再吞并了紀國,趕走了一個紀國國君,現在又趕走了一個衛國國君,扶立了一個衛國國君!

短短數年內,寡人就積累了這樣的功績!齊國建國以來,哪位先祖曾有過?或者說,如今的列國諸侯中,有誰敢與寡人比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永宁县| 南木林县| 清水河县| 康保县| 万载县| 太仆寺旗| 乳源| 紫金县| 江永县| 北宁市| 彰化市| 威海市| 凯里市| 阿拉善左旗| 杭锦后旗| 凤阳县| 来宾市| 十堰市| 阿克苏市| 盖州市| 昆山市| 灵川县| 唐海县| 固镇县| 宁陵县| 邵阳县| 汶川县| 沾化县| 巴林右旗| 盘锦市| 扶风县| 托克逊县| 大兴区| 青铜峡市| 香港| 广昌县| 瓦房店市| 湖口县| 资阳市|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