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青區水務志(1991-2010年)
- 天津市水務局 天津市西青區水務局
- 6571字
- 2021-10-29 18:34:20
第二節 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西青區水資源構成
西青區水資源的構成分為四個部分,為外調水源、調蓄雨水、開采利用地下水資源、引污灌溉。
外調水源。1991—2010年主要是向市有關部門爭取用水指標從子牙河調入水源。
調蓄雨水。1991—2010年平均降雨量為497毫米,其中汛期(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5%。截至2010年年底西青區有區管二級河道12條可調蓄水能力約為1000萬立方米;2007年改造后鴨淀水庫可調蓄水量為3360萬立方米;上述水利工程可調蓄水量共計4360萬立方米。
開采利用地下水資源。截至2010年年底全區有機井2106眼,其中農業1636眼,農村生活256眼,1991—2010年開采地下水資源總量為36338.88萬立方米。
引污灌溉。歷史上大沽排水河兩岸農田曾利用污水灌溉。
二、水資源的使用
(一)外調水
西青區境內地表存蓄水能力有限,每年只能依靠二級河道及鴨淀水庫上游境外客水。1991—2010年西青區連年出現旱情,春旱、冬旱連年旱,20年共調水25413萬立方米,特別是1999年連續3年(自1997年開始)罕見的大旱,鴨淀水庫自1977年建庫以來第二次干庫,河中無水,開挖河中河措施,春播、育秧面臨嚴重的水源短缺。
面對嚴重的干旱,西青區水利局組織專門的人員,使水源統一調度。鴨淀水庫放水2600萬立方米,為保麥田和春灌調污水近1000萬立方米,為保證中北鎮、楊柳青鎮、辛口鎮、西營門街等街鎮的園田用水,采用工程設施調配水源,在陳臺子排水河打軟體壩,提高水位再提陳臺子排水河耳閘將水送入自來水河,保證了水稻插秧及拉荒。科學調蓄水源,組織全區農田冬灌為來年春季農業生產打下基礎。
(二)入境客水
2000年天津市節約用水辦公室發布了《關于海河不再向農業供水》的2號通告。2001—2010的10年,西青區只能利用魚池外排水存蓄,汛末的鴨淀水庫及二級河道補充水源增加水源儲備。
自1997—2002年西青區連續干旱,針對旱情,區委、區政府召開工作會議,部署抗旱工作,區水利局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利用汛后排咸補淡,爭取市有關部門協調調水用于農業和水產養殖用水;二是合理調度養殖棄水,做好用水、護水、管水;三是科學調度,做好蓄水和農田灌溉的工作。
(三)節蓄水工程
1998年以后,西青區入境客水逐年減少,地表水資源匱乏,工農業用水只能依靠自然降水、外調水和開采地下水。受地理位置所限,排蓄措施不盡合理,西青區存在著雨大則澇,雨小則旱的現象,天然降雨和汛期瀝水不能有效地開發和利用。為此西青區本著“旱澇兼治、排蓄結合、以蓄代排、綜合治理”的原則。組織各鎮利用廢棄的河道、坑塘進行開挖改造,修建相應的配套水利工程設施,增強全區的存蓄能力,連續干旱少雨,西青區地表水資源嚴重匱乏,溝渠坑塘存在著無水可蓄的現象,利用價值逐年降低。
為增強二級河道調蓄水能力,自2007年開始逐年實施了新赤龍河、東西排總河、程村排水河、西大洼排水河、衛津河、豐產河、津港運河等多條二級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河道蓄水能力有所提高,截至2010年二級河道可調蓄水量為1000萬立方米。
(四)地下水開采
1970年后,由于境外客水逐年減少,每年從子牙河調入部分指標水,已不能滿足全區農業、工業、生活供水的需求,因此需開采地下水進行補充。每年地下水開采量超過可開采量,地面沉降不斷加劇。天津市從2000年開始對地下水開采實行壓采控制,西青區地下水開采量逐年減少,地面沉降速度得以緩解。
1.農業取水量
根據《天津市西青區統計年鑒》(2010年)西青區現有耕地面積14189公頃、林地面積7491.8公頃,果園面積1156.4公頃;菜田3465.3公頃,水田2766公頃,另有淡水養殖面積4096公頃。
西青區屬于嚴重缺水地區,北方地區干旱少雨,上游各河系增設攔蓄工程,基本沒有客水,致使農業用水更加緊張,1991—2000年,西青區的農業用水基本模式“以供定需”,即爭取市用水指標,從子牙河調水,2000—2010年,除調蓄雨水外,水源不足部分由開采地下水補充。截至2010年年底全區共有農業用水井1636眼。1991—2010年平均年取水量為593.5萬立方米。
2.企業取水量
西青區的企業用水為城市自來水和地下水。其中自來水不能覆蓋的地區和用水大戶基本上依賴開采地下水。自2000年開始,由于加強了地下水資源管理,采取各項節水措施,加之高耗水企業轉型,工業用水開采量呈逐年遞減趨勢。截至2010年年底全區共有企業用水井(不含市管企業單位)214眼,1991—2010年平均年取水量為612.06萬立方米。
3.生活用水
截至2010年年底,全區生活用水井256眼,1991—2010年平均取水量611.83萬立方米。
4.污水利用
20世紀90年代初期,西青區連續多年出現干旱,地表水資源嚴重匱乏,外調水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李七莊街、南河鎮、大寺鎮、王穩莊鎮部分村引用大沽排水河污水進行農業灌溉。進入90年代后期,全市工業蓬勃發展,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排入大沽排水河,使污水中的重金屬、氯化物等有害物質嚴重超標,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污水種植農作物引起市、區政府的高度重視,1997年后要求全區禁止使用污水灌溉種植農作物。
(五)控制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種地質災害,現階段本區域發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過量開采地下水。本區歷史上沉降中心在中北鎮、工農聯盟一帶,近年由于水源轉換變化明顯,形成精武鎮、大寺鎮、辛口鎮、王穩莊鎮幾個小的沉降中心。歷史上每年最大沉降量在100毫米以上,累計沉降量超過1米。全區地面沉降量平均值1990年為47毫米,1995年為63毫米,2000年為67毫米,近幾年一直在43~53毫米,見表2-2-3。

圖2-4-1 西青區節水三級管理網絡圖
為認真落實好《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和《天津市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水費征收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以節約水資源為目的,以經濟處罰為杠桿,在計劃用水管理考核中,制定出一套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收費程序,從2006年開始由人工計算轉化為“微機化”管理,將月用水計劃指標、月實際用水量、超計劃水量、超計劃累進加價水費納入基礎數據庫,對用水單位按月進行考核,對超計劃用水單位下發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收費通知書,對不繳納單位多次催繳。截至2010年,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水費收取率由2003年的50%提高到95%。
表2-4-7 2002—2010年計劃用水考核單位一覽表 單位:戶

(二)節水宣傳
為做好節水宣傳工作,按照市節水辦公室的宣傳部署,每年利用報刊、廣播、電視臺播放節水專題片等形式宣傳節水。特別是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城市節水宣傳周”的有利契機,每年采取集中分散相結合、六進入(進部隊、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單位)等宣傳形式,大力宣傳節水,每年形式都有所創新。
2002—2010年,共發放節水宣傳材料30種15萬份,制作節水宣傳展牌300個,懸掛節水宣傳標語300幅、節水宣傳掛旗200面,出動節水宣傳車60余輛,通過節水宣傳提高了節水意識。
2002年9月12日,在楊柳青廣場擺設宣傳臺,邀請了20多個委辦局的領導,12名新聞記者,100多人的民間腰鼓隊,200多名大、中、小學生參加,在現場利用氫氣球懸掛了多幅宣傳標語,在主要街道旁懸掛了30多幅宣傳標語,發放了1萬多份宣傳品。在大、中、小學和企業設立了15個宣傳點,利用黑板報、宣傳櫥窗、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品進行宣傳,并且出動了宣傳車,走街串巷,用高音喇叭播放《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使節水工作家喻戶曉,盡人皆知,通過多種方式,增強節水意識。
2004年5月13日,在楊柳青廣場成功地舉辦了“樹立人人珍惜水,人人節約水的良好風尚”的大型節水宣傳活動,市節水中心,市節水義務宣傳隊,區水利局以及市容、公安、交通、解放軍、電視臺、報社、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有關領導參加了活動。活動中,共發放節水宣傳材料1萬余份,節水宣傳品5000余份,懸掛氫氣球6個,在主要街道懸掛節水宣傳標語12幅,并邀請了百人腰鼓隊和秧歌隊現場烘托氣氛,在全區形成了良好的節水氛圍。
各街鎮節水辦公室也先后組織了節水宣傳活動,出動宣傳車播放《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錄音,發放節水宣傳材料5000余份,懸掛標語13幅,各街、鎮居民小區安裝節水宣傳牌100塊,通過多種方式,增強人民群眾的節水意識,使人們真正認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2008年3月22日,采取由集中到分散、由街鎮到鄉村的形式,進行為期一周的宣傳,結合西青區“五路五河”改造,用高音喇叭沿途宣傳節水法規,深入149個村發放節水條例、紀念品、圖解等宣傳材料,共出動宣傳車30輛,現場發放節水宣傳材料19種、6萬份,節水紀念品6000份,懸掛宣傳布標40余幅,大大增強了全區人民的節水意識、法制意識,使節水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全面營造了節水氛圍。
2010年3月21日,為進一步增加節水宣傳形式,區水利局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有利契機,在楊柳青廣場舉行大型宣傳活動,邀請學校鼓號隊、腰鼓隊、部隊舞龍隊、民間秧歌隊進行現場演出。區領導、委辦局相關領導、學校、用水單位100多人參加宣傳,發放節水宣傳材料10種,共計2萬份。全區各街鎮進行一周聯動宣傳,出動節水宣傳車2輛,走街串巷,沿村莊進行節水宣傳,活動覆蓋全區每一個角落,營造出濃厚的節水氛圍。增強全民節水意識,樹立科學、文明、和諧、依法用水,印制節水宣傳冊6種共計1.08萬本;宣傳單4頁共計1.6萬張;懸掛節水標語30多幅;節水宣傳標志20塊;節水宣傳掛旗100面。定期制作節水系列專題片,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媒體進行節水宣傳,強化全區依法節水意識。舉辦節水知識競賽,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節水宣傳,調動全區學習節水技術、遵守節水法規,使節水深入人心,在全區營造良好節水氛圍。
(三)節水執法檢查
按照《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天津市節約用水法規匯編》等相關節水規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節水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巡查、執法監督等一系列執法制度,每年重點對各單位用水設備、節水器具、臨時建筑業用水、洗車、洗浴場所用水、計量設施等進行檢查。
1.節水器具檢查
根據《關于在全市加快淘汰非節水型產品的通知》文件精神,召開西青區加快淘汰非節水型器具會議,傳達市、區文件精神;組織召開西青區節水型器具專場培訓會,邀請市節水辦公室專家現場講解節水器具,并發放節水型器具名錄;聯合各街鎮利用每年的3月22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開始配合水政科進行宣傳;5月第二周城市宣傳周進行一周的宣傳,并進行重點抽查,對查出的非節水型器具限期更換,進行跟蹤檢查。區節水辦公室與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對銷售用水器具的商店進行了檢查,對銷售非節水型器具的,責令其停止銷售,杜絕非節水型器具進入市場,并于2007年、2008年、2010年3次對用水器具進行了大檢查。在工作環節上嚴把“節水型企業(單位)”關,重點驗收高耗水企業,隨機抽查街鎮、工業園單位。截至2010年年底,共更換非節水型器具4.45萬個。
2.臨時建筑業用水檢查
為做好臨時建筑業用水管理工作,按照臨時建筑用水“三同時”管理模式,聯合區建委、自來水集團公司,把好節水關,規范臨時建筑用水:用水戶新裝自來水水表前須到區節水辦公室提出申請,批準后方可安表;施工中期與建委一同對建筑用水設備、器具等用水情況現場驗收并做好巡查記錄;竣工前用水單位提出申請,區節水辦公室進行驗收,并查看水量,對超計劃用水嚴格收取累進加價水費;年底集中力量對全區臨時建筑業用水進行大檢查。對未辦理臨時用水指標的單位,責令其按期補辦手續,對到期仍不辦理的依法進行處罰。
3.洗車業檢查
為認真貫徹落實《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以及市政府下發的節水通告,積極落實規范洗車業,從2002年開始,先后3次對洗車業進行了檢查、登記,對違法洗車戶下達通知書,責令其立即關閉,當場摘除洗車牌,暫扣違法洗車戶洗車設備,組織違法洗車戶召開會議,為他們講解《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意識,各洗車戶負責人與區節水辦公室簽署保證書,保證及時辦理手續,合法洗車。
(四)水平衡測試
水平衡測試是對企業單位用水進行科學管理,通過測試全面了解用水單位管網狀況、用水現狀,分析水量關系和合理用水程度,采取相應措施,挖掘節水潛力,達到加強用水節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的目的。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市節水辦公室關于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總體要求,按照《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和《天津市水平衡測試管理辦法》的規定,以科學節水、定額管理為原則,制定了《西青區2008—2010年水平衡測試規劃》,用3年時間對全區月指標500噸以上的150戶計劃用水考核單位進行水平衡測試,按年度下達測試計劃,并按季落實。截至2010年年底,水平衡測試率達80%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5%以上;萬元地區生產產值取水量為5.99立方米;管網漏損率小于11.5%。
(五)節水示范項目
隨著節水工作的深入開展,以科技手段挖掘節水潛力至關重要。區節水辦重視在節水科研課題研究和節水新技術推廣示范方面的投入,結合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形勢,推動節水技術的廣泛應用,以科技創新促進節水發展,用新技術引領西青區節水工作上水平。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再生水回用”建設改造示范工程。2008年9月10日開工,2009年4月28日竣工。改造原污水池109.81立方米,新建中水蓄水池147立方米,新建控制設備間36.2平方米,其后續設備有中水管道輸送工程,主要工程量:變頻安裝等其他配套工程。該工程設計日產量300噸,月節水8000余噸,年節水9.6萬噸,年節約資金32萬余元,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工程投資為市投資30萬元、區投資30萬元,學校自籌資金122萬元。工程于2009年4月通過了天津市節約用水事務管理中心、西青區節約用水辦公室、西青區財政局驗收。
西青區水高莊“高標準智能溫室”科技示范工程項目,2007年8月5日開工,2008年4月2日竣工。工程投資為市投資30萬元、區投資30萬元、自籌資金268.4萬元。該項目引進以色列微灌、滴灌、穴灌及小管微流工程技術;尾水循環利用工程,流動式循環使用;建設4立方米每小時反滲透水處理系統,安裝地下玻璃鋼儲液罐45處;鋪設各類輸水管道1.8萬延米;裝配6.5萬套PE微灌滴箭,與采用常規灌溉方式相比,平均畝節水85%以上,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95%以上,節省灌溉勞力50%~70%,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
節水技術的推行。2008年楊柳青一中浴室推行了IC智能卡系統,由原日用水77立方米減為10立方米,節水率達87%,年節水6400立方米,節約資金2萬元。2009年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10噸換熱站蒸汽冷凝回收,鍋爐房回水系統水泵等5項技術改造(涂裝車間制純水設備改造、空調間電磁閥流量控制、鍋爐蒸汽冷凝水回收、鍋爐除灰改造、自來水管網查漏),工程總投資380.31萬元,年節水總量為22.83萬立方米,節約資金179萬元,提高了節水效益、效率,實現了節水增效的雙贏。
(六)節水型創建
西青區節水辦公室根據市節水辦公室的工作部署,積極推動節約用水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市節水辦公室關于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總體要求,全面推動節水型社會、節水型區縣建設。依據《天津市關于進一步規范節水型企業(單位)評選活動的通知》的規定。區節水辦兩年召開一次表彰大會,對節水管理嚴密、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利用表彰大會為各先進企業(單位)建立一個平臺,便于他們之間更好地進行信息溝通和經驗交流,也便于新聞媒體對一些典型節水型企業(單位)進行報道,以點帶面推動全區節水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25家企業(單位)、4個小區評為市級節水型企業(單位)、社區,節水型企業覆蓋率達34%;同時,西青區被天津市政府評為節水型區縣。
通過開展節水型系列創建活動,提高了企業(單位)對節水工作的重視程度,把節水工作擺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各企業(單位)健全了節水機構,完善了管理制度,明確了責任分工;各企業(單位)普遍加大了對節水的資金投入,并有規劃、有實施方案,使節水工作得到扎實地開展,取得了較明顯的節水效果。
(七)用水節水統計
按照天津市水利局用水節水統計工作安排,對全區節約用水統計工作管理,保證統計資料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天津市節約用水條例》以及《天津市用水節水統計報表制度》等法律規定,制定西青區用水節水統計管理措施,召開街鎮節水辦公室及全區各行業單位節水統計會,采取分散收集,統一匯總上報的方法,各街鎮節水辦公室,按時發放收集轄區內用水單位,用水節水季度報表按期上報。在節水報表填報中要求各單位堅持實事求是、依法統計的原則,按時報送、數據準確。
(八)街鎮節水管理
街鎮節水辦公室作為三級節水管理部門,節水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區節水辦公室不斷規范街鎮節水管理,提升整體節水管理水平,每年初召開鎮節水管理工作會議,布置街鎮節水工作,簽訂節水工作責任書,定期對街鎮節水工作進行督導。針對街鎮節水管理人員少、不固定、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定期召開節水業務培訓會,夯實基礎工作,統一標準,確保了街鎮節水工作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