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我是要殺人誅心
- 我做楚王的日子
- 戰國小懷王
- 2325字
- 2022-04-10 06:08:54
“大王有意讓唐昧任這個柱國之位?”昭陽吃驚的看著面前的小內侍。
內侍點點頭,說:“威后親自去找大王,大王言明不喜歡靳尚及屈丐,反倒是把唐昧的奏文給威后看了。”
“嗯,”昭陽似乎是意識到了不妙,道,“你回去,緊盯著大王!”
內侍行了一個禮后退了下去。
良久,景邵走了進來,道:“令尹,好事啊!我發現了一封奏文!”
昭陽正心煩意亂之際,看到景邵進來直呼好事,火一下燃了起來。
“什么好事!柱國之職都快要被威后染指了,你還有閑情逸致看別人的奏文!何不想想怎么把柱國之職征回來吧!”
景邵一驚,道:“什么?柱國之職被威后染指?”
昭陽聞言更是生氣,將手中的茶杯往地上一摔,道:“退朝之后宮中之大事你竟然不知?”
“有所耳聞。”景邵道。
“那你還有閑情逸致看奏文?”
“令尹誤會了,”景邵這才知道昭陽為什么對自己不滿了,敢情自己看別人奏文惹著他了,“這奏文可是大有文章的!”
“什么文章?”昭陽強壓心中的怒火,問道。
景邵把奏文遞給了昭陽,昭陽仔細的瀏覽了一遍,面色起伏不定。
看完之后,問道:“這是?”
景邵點點頭,說:“大王讓傳閱群臣的。”
“你怎么看?”昭陽問。
景邵道:“楚威后如此脅迫大王,必為大王所忌憚,所以,大王任唐昧必是迫不得已之舉。只不過現在事情還未成定數,大王還有可轉圜之余地。這個余地就是……”
說著看向了昭陽手中的奏文,繼續道:“莊蹻!莊蹻素不喜楚威后,多次諫言楚威后攝政之事,可為我所用之!”
昭陽點點頭,道:“但是我等素未與其交往,大王傳閱群臣莊蹻之奏文,莫不是讓我等支持之以減少楚威后之壓力?”
“不,”景邵道,“現在朝中我等同楚威后之矛盾已經為世人所熟知,現在楚威后權勢滔天,竟然直接質問大王,必為大王不喜。既然大王不喜,那么必定要尋找盟友,我們便是大王所能依靠之臣!”
昭陽懂了景邵的意思,“大王將莊蹻之奏文傳閱群臣,表面是引起我們支持,其實質是向我等示好?”
“沒錯,大王就是向著我們的。”景邵點頭道,“既然大王向我們示好,我等自然不可能不受。”
昭陽嗯了一聲,道:“那大夫你去聯系莊蹻,我這寫奏文!”
“那,勞煩令尹了!”
待景邵走后,昭陽微微一笑,道:“大王還是太年輕啊!”
“什么?!”楚威后得知熊槐將莊蹻奏文傳閱群臣之后勃然大怒,“豎子!這是跟老婦反著來!他莫不是忘記了他這個位子沒有老婦他坐不穩!!!”
楚威后很生氣,在他眼里,既然熊槐表示對唐昧有好感那么怎么能把莊蹻推出來呢?這不是欺騙她么?
楚威后最恨別人欺騙她,所以現在火冒三丈。
一旁的楚威后系智囊黃君卻表現的很冷靜,道:“太后息怒,臣認為,大王此舉并非是欺騙太后!”
“怎么不算欺騙?”楚威后咆哮道,“既然已經準備用唐昧了,他焉能在把莊蹻推出來?”
“大王從未言明任用唐昧!”黃君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個問題,“太后萬不可因此亂了分寸!”
楚威后火氣逐漸降了下來,對啊,熊槐從未言明要任用唐昧,但是,他把唐昧的奏文給自己,這是什么意思?
“那大王這是何意?”楚威后問。
黃君回答說:“大王是想借此事讓我等和昭景屈他們相爭以從中謀利!”
“他有何利可謀?”楚威后復問。
黃君答:“太后不要忘了,大王命田忌進朝!”
頓了頓,繼續道:“大王把唐昧莊蹻拿出來,是想讓我等放棄靳尚,而莊蹻唐昧根基薄弱,不足以勝任柱國之職,況且我等同昭景屈三族相爭短時間必然不可能有結果,如此一來,大王再以軍不可一日無帥為由順水推舟推出田忌,讓其擔任柱國!”
“你的意思是大王最終目標是田忌?”楚威后有些驚訝。
“對!”黃君斬釘截鐵的說,“當前之策,乃是穩住大王,打消他委任田忌之想法,同時派人聯系田忌以備后路;再令唐昧自薦之或是我等打壓唐昧,同我們脫離干系,以消除大王之疑慮!如若不成功,還可結交田忌!”
楚威后信服的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就依你的話去辦吧。”
——————
“黃君讓你自薦?”熊槐有些吃驚的看著唐昧。
唐昧點點頭道:“他言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做這個柱國,說聯絡人打壓我,讓你放心。”
“有點意思,沒想到昭陽景邵他們還沒黃君看得開。”熊槐抿了一口茶,這件事越來越有意思了。
“就按照他們的做,”熊槐繼續道,“萬不可讓他們知道你是我的人。”
“喏!”唐昧行禮退了下去。
事情的發展有些偏乎熊槐的預料,但是總體沒有偏離熊槐所預料的軌道。
熊槐之所以要把唐昧和莊蹻的奏文發出去并對楚威后說那番話,就是要讓兩邊的人都認為熊槐是可以爭取的。熊槐再借機周旋。
而兩邊都誤判了莊蹻以及唐昧同熊槐的關系。他們認為熊槐不過是欣賞這兩個人,有意借他們之手提拔以減少阻力。這一點恰恰是熊槐所樂意看到的,只有兩邊誤判熊槐莊蹻唐昧的關系,他們才敢大膽的舉薦這兩個人。
至于為什么不堅持靳尚亦或是屈丐,是因為熊槐對這二人不喜,而熊槐又是可以爭取的,誰愿意為此將熊槐送進敵人的懷抱?
總之,兩邊既誤判了莊、唐、熊的關系,也誤判了熊槐的立場,熊槐可不是像他們想象的那樣投靠哪一方執掌權力,熊槐是要把兩邊都打下去!
熊槐雖然是大王,但是他權力不夠大,換句話說,掣肘因素太多。要是一上來就打壓兩邊,必然陷入眾叛親離之狀態,到時候自己所下達的命****他們不可能認真執行。所以熊槐要溫水煮青蛙的慢慢來。
簡單來說,既要殺人,也要誅心!
回到當前問題之上。
柱國這個位子,無論是莊蹻坐、唐昧坐還是田忌坐對熊槐影響都不大,因為三人都是熊槐的親信。熊槐將爭論的核心由靳尚屈丐轉移到了這三個人身上,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他希望看到兩邊因此斗起來,只有兩邊斗的越狠,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利益。
當然,兩邊也有聰明人,這個黃君就是聰明人,他看穿了熊槐是想從中謀利,換句話說,他摸到了熊槐想打壓雙方冰山一角。
但是僅憑這一角他不可能也無法知道熊槐的全部想法,所以他判斷熊槐是想推田忌上位。
他的應付策略也是比較好的,但是,他面對的,是狡詐如狼的熊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