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諸軍都知道已是最后時刻,都為場中兩人搖旗吶喊,尤其是天威都和捧日都里的軍卒,喊得尤為狂熱,不一會兒,兩名禁軍將領比試結束,結果李順節技高一籌,力壓楊守節奪魁。
李曄看完大呼精彩,更堅定了籠絡他的決心,等比賽結束,李曄令李順節上前領賞,等李順節走到近前,李曄大聲贊嘆道:“我兒勇冠三軍,真乃國朝第一猛將!”
“兒臣謝陛下夸獎。”得到皇帝的贊賞,李順節很激動,頭也不知不覺的抬高了。等李順節退下后,錢虞向李曄輕聲說:“大家,可以頒賞了?!崩顣宵c了點頭。錢虞即發出一聲傳呼:
“奏樂!……頒賞!”
在樂聲中,內侍們代皇帝頒發了約莫四萬貫的制錢,另外分別給楊復恭和劉季述賞賜了從一和正二品冠服和玉帶,同時詔令,除授此次武魁李順節為正四品上忠武將軍,仍領天威都,楊復恭、劉季述、李順節等人在樂聲中躬身謝恩,全體參加演武的禁軍一齊半跪,又是一陣山呼萬歲。
禮畢,李曄將楊復恭呼到近前,說道:“前不久韋閣老南征帶走了兩萬禁軍,如今京城禁軍數量僅有不到兩萬,能拱衛好長安嗎?”
楊復恭內心微動,出于對兵權特有的敏感,他不動聲色的道:“大家的意思是?”
李曄道:“如今天下兵戈四起,關內也不太平,時有叛亂發生,朕觀禁軍軍伍嚴整,但兵力似乎有所不足啊!”
楊復恭道:“護衛天家本是老奴義不容辭的職責,只是以如今朝廷戶部的財力,能維持這些數量的禁軍已屬不易,老奴有負圣恩吶!”
李曄安慰道:“這都是上任觀軍容使田逆的過錯,非國老之罪。這樣吧,朕意擇日再發榜招募個五千禁軍,可交由順節統帶,順節忠勇,新軍交由他操訓,朕也放心,其所需糧餉一并由朕的內庫撥給,國老以為如何?”
“大家圣明,老奴沒有意見?!睏顝凸c頭應承道。
天子要將新軍交由他的心腹親信統帶,兵權依舊把持在他的手里,這是他樂見其成的。
這時劉季述走過來向李曄躬身奏道:“北苑圍獵之事老奴已和安排妥當了,恭請御駕獵玩?!?
計議妥當,李曄心情不錯,他抬頭看了一眼北苑茂密的樹林,道:“好,朕現在就去?!?
貼身伴當錢虞回頭向后呼喚:“備馬伺候?!?
李曄上了馬,近臣內侍隨行,往禁苑走去,禁苑,位于長安城之北,范圍廣大,“東距浐,北枕渭,西包漢長安城,南接都城,東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周一百二十里”,圍獵地點在北苑離玄武門僅有幾里路。
皇帝趕到那里,只許片刻,就見苑中樹林茂密,遍地灌木叢,按照圍獵慣例,禁苑外圍先由甲士持棒擊木,使其中的小獸受驚嚇而向中間驅奔,以利皇帝和近臣內侍們射殺。
負責此事的劉季述向身著戎裝的李曄稟告道:“大家,眾甲士已至預位,是否現在開始?”
李曄應了一聲后,然后朝侍立在身后的李順節道:
“順節過來?!?
為了拉攏這員猛將,李曄游獵時也不忘將他帶在身邊,培養感情。
“兒臣在。”聽到召喚,李順節來到皇帝面前行禮,李曄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圍獵是個手藝活,我兒勇武過人,不知騎射如何?”
李順節傲然道:“兒臣騎射不遜武功。”
一個三十幾歲的人在一個二十出頭的人面前自稱兒,這場面怎么看都怎么別扭,好在唐末世風如此,群臣也都見怪不怪。
李曄見他如此自傲,笑罵道:“也罷,今日你就隨朕一起圍獵,讓朕瞧瞧你是否在夸??冢形荆梢蚤_始了。”
劉季述得旨后從袖中取出哨子吹了一聲,此后哨聲如烽火相傳,漸漸彌散開去,繼而苑中有了響動,那是擊打聲與吆喝聲相間,自是驅趕開始,催犬攜鷹圍獵是這一世李曄的拿手事兒,其為壽王時,長長外出游獵。
自貞觀年間開始,唐室宮廷就盛行狩獵活動,因設雕坊、鷹坊、鶻坊、鷂坊和狗坊,名為五坊,五坊使由閑廄使兼領,每至圍獵之時,五坊里皆牽出最好的五種猛禽獵狗,供皇帝與大臣們驅策,這一次李曄狩獵時,選了一只雄鷹。
軍士們手持鋼叉,排成長蛇陣形,向前包抄。碰到累得跑不動的弱小動物,并不捉拿,只是注目大動物。長蛇陣首尾相顧,漸漸收合,將野獸朝既定方位圍逼。
那兒,當今天子已經戎服跨馬,手引寶弓,等待驚惶不寧的動物前來送死。這些動物中沒有大型食肉類,只是些鹿、獐、黃羊、山貓等,很多都是預先放養的。
身側有幾排衛士持矛拱衛,防止困獸作出異常反應。李曄跨馬彎弓,一支一支地放箭,那動物們一只只倒下。
這一場狩獵,用時近兩個時辰,此時艷陽已然西斜,金色的光芒使得禁苑的林木顯得更為明麗,此后檢點獵物,李順節比李曄多了一只獐子和一只梅花鹿,然后李曄有了兩只獵鷹的協助,野兔卻多出了二十幾只,李順節雖然心有不服,但還是違心贊道:“兒臣騎射不能與陛下相比?!?
李曄用衣袖諧了頭上的汗滴,笑道:“我兒謙虛了,這一番奔忙下來,朕已然感到勞累,觀我兒猶然神清氣閑,我兒之長力肯定勝于朕,再說了,朕得了那兩只畜生之力,因而多了一些獵物,不足為憑?!?
“兒臣慚愧?!崩铐樄澛勓悦嫔粍C,他雖然狂傲,但此時也被皇帝的氣度折服了。
群臣看皇帝親近那個神策軍將李順節,和他吐沫橫飛的述說著自己的戰果,心中很是艷羨,他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一顆政治新星將要冉冉升起了。
狩獵過后,皇帝傳命就地野餐,但御苑中的野餐并不象通常那樣生起篝火,燒樹枝,而是用早已備好的上等木炭,而且還有御廚把關調味,宴會上,近臣,內侍們盡力討皇帝歡心,一場夜宴過得是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