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們在洋人面前是誰?
書名: 放棄自己的一百零一種方法作者名: 孫未本章字數: 1106字更新時間: 2021-07-09 16:14:16
一個半世紀前,美國佬在歐洲人眼里的印象是又粗魯又富有,如今中國人在歐美諸國人們的眼里恐怕也是如此。
我有個朋友以前在大學里教旅游專業。學校和德國有交換項目,有一年送他們這些中國年輕教師去德國進修。他們去的是德國的杜塞爾多夫。德國佬一本正經把他們帶到杜塞爾多夫機場,告訴他們乘飛機是可以托運行李的,好像他們是一些從來沒坐過飛機的麻瓜。我那個朋友跟我說,他們當時簡直快給德國佬跪了,難道德國佬以為他們這些中國教師是從上海一路劃船漂到德國的嗎?
我今年夏天從丹麥到愛爾蘭參加小說節間隙,順便去一個愛爾蘭朋友的家里做客。本來想是去看看香農河,逛逛博物館,結果朋友的太太非常熱情,一定要帶我去購物。她說你們中國人到歐洲來,怎么可以不買點東西帶回去呢。然后,她特地開車把我帶到利默里克的市中心,領我走進一棟二層樓的平房,指著三步見方的柜臺激動地告訴我,這是蘭蔻,法國護膚大品牌。
上周,那個愛爾蘭朋友偕太太來上海旅行。我也堅持要帶他們去購物。走進南京西路和陸家嘴那些動不動就在五六十層的高樓中的百貨商店,店里的空間比廣場還龐大,金碧輝煌,國際品牌的標志比超市里的卷筒紙還多,當時那位太太臉上的表情真是有趣極了。
中國人在世界人民的心里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印象?我不得不承認,那些拖著幾皮箱現金去海外購物的國人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戲劇性的行為可謂是以一種極端的方法大長國威。七八年前我在歐洲行走的時候,住在旅館里,還常常會遇到好心的服務員主動跟我聊天,建議我留在歐洲工作,說是每天換換毛巾和垃圾袋,或者去廚房幫手,待遇福利好得不得了。這些年他們看到我這張亞洲人的臉,成天就在琢磨著能不能跟我多要點小費。
這么一來,在國外如果思鄉的話,只需要去主要購物街逛一圈,到處都是中文招牌,店員無論紅眉毛綠眼睛的都會說幾句中文。悲哀的是,中國人沒有使用同樣的壯舉把全球的博物館都感召出中文標簽和中文講解。
副作用也不是沒有。我一位老師的妹妹今秋跟團去歐洲旅行,十天里被集體偷了三回。第一回盜賊撬開他們停在中餐館門口的面包車,電腦手機和現金都被洗劫一空,第二第三回分別在旅館和某景點,最后一回連護照也隨著錢包被盜走。我問這是在什么歐洲國家。答案讓我非常意外,居然是在德國。我還以為是希臘或者意大利這樣的地方。這種犯案頻率,要是盜賊不是沖著中國人來的,那就是德國已經大亂,大家可以拋掉手里所有的德國貨幣和債券了。
一個半世紀前,美國佬在歐洲人眼里的印象是又粗魯又富有,歐洲人想要以一種蔑視的態度來克服心中對這些美國佬的艷羨。如今中國人在歐美諸國人們的眼里恐怕也是如此。幸好有些中國面孔喜歡推推搡搡不排隊,隨地扔點垃圾,要不然,洋人們看我們的心態就徹底不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