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信仰
- 神降之前
- 不吃素的太陽
- 2782字
- 2021-07-24 21:00:07
“……喂,怎么可能有既要具備一定魔力量,卻不熟悉法杖的魔導師啊?”
這種天方夜譚的事。像這樣剛好符合條件的魔導師,就算翻遍帝國軍的所有人力資源,恐怕也很難找到適合的人選吧。
當然,作為劃世代兵器運用的最低條件,是要能讓大多數現有的魔導師運用。要是不能就沒有意義了。
就結果來說,這份申請文件是有意義的。它透露出新式的運用門檻過于嚴苛的事實。可以推測這個新世代機型,倘若不將過去的魔導師全面重新訓練,從頭建立新的訓練體系,就根本無法使用。
而且操作難度也比過去的法杖要高得多,因此有必要重新討論新兵的訓練課程。就算這些都能實現,一旦考慮到運作率、依賴性與成本,也讓人不得不對大量裝配一事感到躊躇不前。再考慮到正常運作需要的技巧,這些條件加起來怎樣的事故率都不足為奇。
“預算也不是無限的。可靠性果然還是太低了吧。”
“反正也已經取得術式寶珠的安全機構這種新機能的資料。差不多該收手了吧?”
就結論來講,果然還是中斷開發比較妥當吧?最起碼也應該要縮減開發規模吧。
會議室里的氣氛會開始偏向這種提案,也不是毫無道理的事。就算這項技術再怎么誘人,要是無法在不久的將來采用,以軍方的立場來講就只能放棄。
對于帝國軍而言,不論是預算、人員還是資源,都沒有余力讓人肆意揮霍。
“增強火力的可能性倒是很誘人。就算不用到多核,難道雙核這種次一級的就沒辦法嗎?”當然,對此感到惋惜的人,依舊還有著難以割舍的依戀。
“你這么說也是。如果是雙核的話,同步也會比較簡單吧?”
“操縱難度確實會變得比較低。”跟多核同步比起來,雙核確實會比較簡單。
然而諷刺的是,答復這項詢問的,卻是身為維持開發派的技術部。
的確,相較于多核同步,雙核確實會比較輕松。
“但就算是這樣,構造也依舊過于復雜,怎樣都無法避免運作率過低的情況。這是我們技術部的見解。”
但說到底,同步這種機構,本身就是種難以理解的新機制。就連運作率的改善,也讓人無法太過期待。
“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嘗試拿兩根法杖左右施法還比較快。”
“在前線要是故障率太高,就根本談不下去了。這樣看來,同步技術還言之過早啊。”
開發中止了。會做出這項結論是當然的結果。
外域
“諸君,事態嚴重了。”
在神域其中一域,祂們極為煩悶地感到苦惱。這不僅是基于真摯的想法,甚至是基于善意所感到的苦惱。
“就如同諸君所知,擁有虔誠信仰的人類正在急速減少。”
“要兼顧文明發展與信仰實在太過困難。”
不論是引導人們邁向更高層次的世界,還是貫徹最低限度的不干涉,環宇的維持正逐漸面臨著極限。
尤其是世界愈是發展、人們愈是幸福,信仰就愈是趨于崩壞。對于諸神來說,沒有比這還要更嚴重的情況了。
“上次那個驗證結果呢?”
“未達到預期效果。就算認知到超出常識的現象,也沒有更進一步的反應。”
以往,偏激的神主張,應該要引發超常現象來喚醒人們的信仰心。應該要仿效前輩們的事例而試著實驗性地顯現超常現象,但結果似乎不太理想。
人們對超常現象的反應,終究只停留在目前還無法理解的程度。既然是尚未理解的程度,就只會成為探求與研究的對象。
“果然很不順利啊。”
“是為什么呢?過去只需跟他們對話,就會明白我們是神啊。”
“有時還會主動呼喚我們呢。”
沒錯。在人們信仰深厚的時代,只需要對話就能與他們互通意識。不僅如此,還會有人主動呼喚祂們。然而,如今已幾乎看不到這種情況。
也很少有真心尋求救贖的聲音傳達上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在百思不得其解時,試著重新調查成功案例也很重要。
于是他們就依循著崇高的理念與使命感展開行動,詳細調查從神話世界到現世的一切案例。對祂們而言,就連神話時代也只不過是過去的回憶。所以想當然的以為,只要有意去一一調查,就有辦法完成這項難題。
“……果然還是因為有恩典的關系吧?”
從中得到的結論,就某方面來講非常現實。
“這是什么意思?”
“過去,當人類文明尚未開化時,每當他們遭遇到無法自行回避的災害,我們就會介入給予保護。”
對于現代的先進國家而言,暴風雨已不再是太大的威脅。颶風再也無法毀滅國家,甚至無法讓房屋產生龜裂。
暴風雨或洪水對大多數的國家來說,坦白講就只有癱瘓部分城市機能的程度。與那個經歷一次暴風雨,農田就會全滅,人民遭大水沖散,家族顛沛流離的時代是截然不同的環境。
所以眾神至今皆自我節制,只要人們不希望就不會主動介入。然后遭到人們遺忘。促使人類自立,使讓他們獲得成長,邁向更高層次的概念不可或缺的要素。
所以長久以來,任誰也沒料到,科學會成為人們缺乏信仰的契機。要知道,科學是眾神賜予人類的第一道恩典。
然而在信仰毀滅后,教會作為神的代理人不足以支配整個世界。君王們卻開始高呼君權神授說。這讓教會的信仰束縛力一點一滴地遭到推翻。
然后科學家不再追求信仰心,改為探求這個世界——神所創造的真理。這就結果來說,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完全喪失了信仰心。
“是呀,最近由于地上文明正在適度發展,所以我們判斷擅自介入會阻礙他們的成長,才決定讓人們自食其力。”
“但反過來說,這難道不是人們難以認知到我們的主因嗎?”
就他們的立場來講,其實也沒有意思要妨礙人類科學的發展。倒不如說,就本來的計劃來看,這甚至是祂們所期盼的結果。
去探究神所創造的秩序吧。人們基于這種意圖發展的自然科學,別說是討厭,甚至是十分樂見。從停止思考的歌頌,進展到理解本質的崇拜。
人們將會依循這份常理,抵達更高層次的概念。祂們甚至認為這是值得紀念的第一步。但如今這要是成為反效果,將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且無法強行阻止。
“嗚~,要是這樣,事情可就難辦了。”
不經意地,眾神一同深思起來。假如不能以盡可能小的修正的形式解決,就很可能需要花費相當龐大的代價。
而且還能預見到,這個問題要是置之不理,時間長了問題就會愈加惡化。
“有誰想到解決方案?”
此時,眾神的智囊不負眾人的期盼,大致說明起祂在百般思考后所想出的方案。祂首先主張基本方針并沒有問題。就根本上來講,只要有機制能夠彌補遭到遺忘的信仰心,就萬無一失了。
“因此,還是得進行部分的細微修正,才能重新喚起人們的信仰心。”
這份提案大致上獲得全體的同意。只不過,就目前為止的方針來看,祂們早已用盡所能想到的一切具體手段。
“我能理解這個方針。但具體而言,究竟該怎么做才好?”
“這項提案我盡管沒有十全的把握,但我們或許應該給予現世新的圣物吧?”
“唔?這是什么意思?”
假如是圣物的話,降臨在大地上的數量早已多如繁星。盡管會因為國家或地區的關系,讓分布稍微有些偏頗,但應該已經賜予相當充足的數量。
而且就培育信仰心的觀點來看,這方法并不怎么成功。頂多就是基于住歷史上很稀有的理由,而受到人們的珍重。
“既有的圣物受到珍重并嚴加保存,并未充分發揮讓人們知道恩典的功效。”
只不過,祂們并不清楚圣遺物的實際情況。
畢竟祂們活太久了。雖然還留有將圣物賜予人們時的記憶,但實在是不會一直關注后續發展。等到調查過實際情況之后,才總算發現圣物大部分已經淪為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