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投資全解:心理、估值與風險
- 董百文
- 1852字
- 2021-06-03 10:39:22
推薦序
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使人類財富得以不斷積累,但是信用貨幣的泛濫卻造成了財富貶值(鑄幣稅的產生),這已成為金融共識。于是,為提升自己的財富份額、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人們資產管理的剛需正日益增長。
路遙知馬力。起源于西方證券市場的股票價值投資理念,因其戰績卓著而聲名遠播,最終從各派投資方法策論和各大類資產投資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理性投資人的思想焦點。但可惜的是,投資翹楚們根據投資實務不斷總結、提煉的大量思想精華,皆散見于諸多西方著作及投資大咖們的各類網絡視頻和文字中。包括CFA(特許注冊金融分析師)資格考試、不斷誕生的金融投資新學科在內的相關專業的教材,都在追隨證券投資界最佳實務及其研究而不斷更新發展。其內容和數量如滿天星斗,且大都是英文原版,而漢化版往往不是最新版本,且可能因翻譯水平良莠不齊而比原版還難懂,故難免讓大多數中國讀者可望而不可即。因此,要撰寫一部系統全面的通識普及類讀物,讓缺乏專業背景知識的普通投資人容易理解,且有助于其實務操作,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說容易,是因為其核心知識點、內容素材以及內在邏輯等方面,已經大致有達成共識的框架,再根據目標讀者而做適當的裁剪,就不難寫出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
說難,正因為上述因素,寫作容易落入千人一面的俗套。而且價值投資談至深處,勢必涉及一系列專業課程,諸如投資心理學、行為金融學、金融學原理、貨幣金融學、宏觀與微觀經濟學、估值技術、公司金融或財務管理、公司治理(包括環境、社會責任、治理三方面,業內簡稱ESG)、管理學、財務分析、成本與管理會計等專業,并需跟蹤不斷演進的公司治理、運營管理,乃至各行各業價值鏈管理及資源全球化配置模式等最佳實務。非學富五車并與實務圓融者,便不能說究竟通達。
我自己也曾試圖構思論述價值投資——價投的初心在哪里?或者說如何發心、用心?何為真正的價值,又如何衡量評價之?月有陰晴圓缺,投資風險該如何識別并應對?關于以上問題前人有何值得借鑒的理念、知識、經驗方法,自己又有怎樣的獨到理解,可以分享給投資人,以助其自身實踐中活學活用并有所發展?
然而,要把上述問題系統周詳、融會貫通地講清楚,深感力不從心,這固然是因為自己才力不逮,但也不得不說有其客觀原因,即此事的確不易講透、講精。
因此,拿到本書書稿時,老實說,由于上述“思想挫折”,期望值并不高。畢竟自己做不到的事,卻指望人家出彩,頗有強人所難之嫌。
但值得欣慰的是,本書作者本著坦誠的人文關懷精神,圍繞自己在學習和投資實務中長期不懈而又深入細致的觀察、反省、思考和積累,貼切自然地旁征博引諸多中外投資大咖的經典語錄和研究成果,并通過自己的投資案例和歷史統計數據,條分縷析、親切生動地娓娓道來,立體地將我腦海中晦澀的價值投資理念和細節一一呈現,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默契與共鳴,觸發了我對投資的萬千思緒……
雖然對于書中某些具體內容,我難免會有不同看法,但毋庸諱言,作為一部易學、易懂、實用的通識普及讀物,本書將有助于讀者樹立正確的價值投資理念,從而使其在投資實務的遠征中少走彎路,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難能可貴的是,作為非會計專業人員,作者還用自己通俗的語言講解了財務分析的相關知識,也許這樣較會計教材更適合非專業背景的讀者理解。同時,書中所歸納列示的重要原則、警示或注意事項,乃至知識體系,是投資決策很好的自查和工具清單,讀者若能結合自身情況按圖索驥,進一步自省思考和自學深造,不斷豐富充實自我,那么,我想作者編著本書的初衷也就達成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球各行各業冠軍企業往往在其年報及其他投資者關系文檔中披露其價值創造的歷程和理念,可謂價值投資的最佳實踐,同時也是世界微觀經濟的最新動態。這對于投資人深刻理解和判斷價值應該大有裨益。巴菲特喜歡讀公司年報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因此借此機會,我迫切地想將此學習路徑分享給讀者,希望可以作為本書的內容補充。
“仁中取利,義內求財。”最后,我想借用自己景仰的企業家曹德旺先生于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講的一段話,與本書作者及讀者共勉:“對于義利的論析自古有之。孔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后世孟子、荀子在孔子‘仁’的基礎上,厘清了義利的辯證關系,這份古老智慧對于當今世界依然是一份珍貴的啟示。我始終堅信中國古文化所倡導的商道,即義利相濟。‘義’就是要承擔責任,做應該做的事情,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到位;‘利’就是要讓大家都得到利益,自己要通過努力獲得利潤,同時也要給其他人適當的利益。”
雪球ID 無錫老朱
2020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