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火盛生風,也有兼脾胃氣郁者。
內解 1.連翹、防風、薄荷、荊芥、大青、黃連、升麻、甘草、知母、赤芍藥、金銀花、牡丹皮、麻黃、射干、大黃、扁蓄,汁服。2.積雪草,搗汁服。3.水甘草,同甘草煎服。4.丹參、馬齒莧,汁服。5.梔子、黃檗、桂心、枳殼、茯苓、竹瀝,燒,水服。
外治 1.黃芩、白芷,蔥汁調,并煎水浴。2.蓖麻子、大黃,磨水。3.藍葉、淀汁、芭蕉根,汁涂。4.蓼葉灰、栝蔞,醋調。5.苧根、赤地利、白及、白斂、赤小豆,煎水浴,并敷。6.綠豆,同大黃,搗敷。7.大蒜、胡荽、干姜,蜜和,敷。8.雞腸草、蔥白,汁涂。9.桃仁、慈姑葉,搗涂。10.棗根,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