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帝堯為博采眾諫締造誹謗木

擎天之柱——古代華表

華表是我國古時宮殿、宗廟、亭榭、墳墓等建筑前面的一種柱形標志,原為木制高柱,其頂端用橫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狀,起特殊標志作用,因此稱為“華表”。

華表是我國一種傳統的建筑形式,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志的作用,又有為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已出現了。

華表在我國由來已久,隨著歷史的變遷,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其精致壯觀外形以及深刻寓意,是我們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智凝成的結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標志符號之一。

那還是在原始社會時期,大地上沒有道路,到處都是雜草叢生,原始人出去狩獵或采摘,往往找不到回“家”的路,許多人走失了。

于是,部落首領帝堯就派人在大家活動的地方立了一些帶指示的小樹杈,小樹杈一邊指著回“家”的地方,一邊指著狩獵或采摘的地方。這樣,小樹杈就作為了當時識別道路的標志了。

隨著人們活動范圍的擴大,也有人在地上立個小木棒,并在小木棒上面綁著一個橫杠,橫杠一邊指著“家”,一邊指著活動的地方,以方便識別“道路”和方向。

可是地上立的小樹杈或小木棒多了,人們又搞不清楚哪個是指著自己的“家”了。于是,有人就在小樹杈或小木棒上劃個記號,用以提醒自己。

帝堯看到小樹杈和小木棒上各種各樣的記號,覺得非常有意思,他想這樣能夠充分表達每個人的意思??!何不讓人們在上面寫對部落的意見或自己的要求呢?

于是,帝堯就讓大家給部落提意見,并把意見寫在小樹杈和小木棒上。一時間,人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帝堯非常虛心聽取并采納人們的意思,極大地促進了部落的安定和發展。

后來,人們就把這種具有指示和表達意見的小樹杈或小木棒叫做“桓木”或“表木”,因為古代的“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慢慢便讀成了“華表”。這華表當時也被稱為“誹謗木”,當時“誹謗”一詞不是貶義詆毀的意思,而是議論是非的意思,就是人們可以隨便利用“誹謗木”發表議論和看法等,還派人專門收集整理并反饋給堯。

帝堯為什么要求人們用“桓木”來向他表達意見呢?據說,他是吸取了他的前任摯帝的教訓。據史料介紹,堯的帝位是從摯帝手中接過的。堯的兄弟中摯是老大,所以堯的父親帝嚳去世后,摯就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王位。

但是,這位帝摯非常殘暴,他一登上王位就任用了三苗、狐功等幾位大臣。三苗等大臣提出的執政理念是人民必須服從大王,否則就是不忠。這種理念引起了人們的不滿,所以,摯沒有當幾年的帝王,人們便擁護唐侯當上了帝王。

這位唐侯便是后來的帝堯。在大家推薦唐侯當王時,唐侯非常謙虛,他再三推辭也推不過,后來他還是被人們簇擁上了王位,便被人們叫作帝堯。

當了大王的堯認真總結了兄長摯執政失敗的教訓,他決心治理好天下。有首《堯戒》歌收錄在《古詩源》中,詩曰:

戰戰栗栗,如履薄冰。

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

前兩句“戰戰栗栗,如履薄冰”的意思是,堯料理國事如同在薄冰上行走,戰戰兢兢的。后兩句“莫躓于山,而躓于垤”的意思是,他告誡自己,人不會在大山上翻倒,時常會跌倒在小土堆上。

堯認為,一個人的知識有限,見聞有限,他想讓天下廣眾和身邊朝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來議論國事。但剛剛經歷了摯的禁錮,不管是平民,還是朝臣們,敢開口放言的卻寥寥無幾。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據有關典籍記載,堯便在他議事的大廳前:

置敢諫之鼓,使天下得盡其言;立誹謗之木,使天下得攻其過。

并廣而告之,要大家都對天下大事評頭論足,即便是說錯了,也赦免無罪。為此,在堯當上大王后不久,就在他辦事的宮門前,便樹立起了一根很大的木柱,木柱上還安了一個橫杠,橫杠就指著帝堯辦事的宮殿,意思就是向堯提意見。

堯宣布誰有意見不僅可以在到處插立的誹謗木上寫出來,還可以站在他宮門前的大木柱下發表演說,或者直接把意見刻寫在大木柱上,哪怕是說錯或者寫錯,也沒事。敢諫之鼓也一樣,就是安放一面大鼓,要提意見的人便擊鼓告知。

據說,后世衙門前的升堂鼓就是這么演變來的。而這里的這根木柱,便是誹謗木。這塊木頭最初的形狀是以橫木交柱頭,樣子像桔槔。

桔槔是古代吸水的工具,是一根長桿,頭上綁著一個盛水的水桶,所以華表最初的形式就是頭上有一塊橫木或者其他裝飾的一根木柱。

關于誹謗木便是后來華表的事了,在后來晉朝太傅崔豹的《古今注》中這樣記載:

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

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涑也。亦以表識衢路也?!?

再說,自從帝堯使用了誹謗木以后,大家漸漸便知道了帝堯的賢明,敢于大膽說話和諫議國事。堯廣泛聽取采納眾人意見,不斷改進治理的方法。

其實,誹謗木的設立便是原始民主制的體現。據說,堯的作風就很民主。在一次會上議事,帝堯提出:“誰可以帶領平民治水?”

眾臣說:“鯀可以”。

帝堯覺得鯀高傲自大,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可重用,然而四岳堅持讓試用。四岳是德高望重的首領,帝堯雖然有不同看法,卻尊重四岳的意見,讓鯀領命治水。后來的事實證明,鯀沒能制服洪水,辜負了大家的厚望,結果,讓洪水更加兇猛了。

到了晚年,帝堯感到精力不濟,就讓大家推薦個繼承人,四岳推薦了舜。

帝堯問:“這人怎么樣?”

四岳回答:“舜的父親心術不正,后母說話不誠,弟弟加害于他,他仍能同他們和諧相處,治理國家不會錯吧!”

帝堯并沒有因為四岳舉薦錯了鯀,不再信任他們。而是一如既往,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并啟用了虞舜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后來,虞舜終于不負所望,成為繼堯以后的又一位賢明的帝王。

如此看來,豎誹謗之木也好,設敢諫之鼓也好,其實只是一種標志,關鍵在于帝堯心目中有一把民主治世的標尺,而最早的誹謗木,便是這種民主標志的事物體現,也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標志。

由于帝堯作風民主,廣眾暢所欲言,才治理得國泰民安和天下太平。為此,堯統治期間,成為后世子孫向往的好年頭,被后人稱為“堯天舜日”。

后來,禹因為治水有功,舜便將帝位禪讓給了禹。禹當上帝王后,他更加重視民意,他十分鼓勵人們利用誹謗木向他提取意見。為此,他還在原來宮殿前的誹謗木旁邊增加了兩根,這樣他的宮殿前就有三根誹謗木。三表示多的意見,三根誹謗木都指向禹辦公的宮殿,就是讓人們提更多的意見,讓更多的人向他提意見。

禹虛心聽取并采納人們的廣泛意見,因此把整個社會治理得更加美好。禹逝世后,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在他的陵墓前豎立了三根華表柱,三根華表柱都指向禹的墓頭,意思是禹非常重視人們的意見啊!

[旁注]

堯(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名放勛,史稱唐堯。他15歲時在唐縣封山下受封為唐侯。20歲時,其兄帝摯為形勢所迫讓位于他,成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長。他品質和才智俱是非凡絕倫,他即位后,使得部落局面大變,使得天下安寧,政治清明,世風祥和。

帝摯我國上古傳說的君王,帝嚳次妃常儀的兒子,帝嚳長子,號青陽氏。受帝嚳之禪而繼位。摯在位九年,才干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國家。而唐侯堯仁慈愛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盛德聞名天下。摯后被人們推翻,并擁立堯做了帝王。

帝嚳姓姬,名俊,號高辛氏,河南商丘人,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黃帝的曾孫,他前承炎黃,后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父親名蟜極,帝顓頊是其伯父。帝嚳從小德行高尚,聰明能干。帝顓頊死后,他繼承帝位,時年30歲。

《古詩源》是唐朝之前古詩最重要的選本,由清人沈德潛選編。全書共14卷,依據明代馮惟訥《古詩紀》等舊籍,收錄了先秦至隋代詩歌共700余首。因其內容豐富,篇幅適當,箋釋簡明,是流行的古詩讀本。

《古今注》一共3卷,由晉代崔豹撰寫。此書是一部對古代和當時各類事物進行解說詮釋的著作。其具體內容包括8個分類。卷上:輿服一,都邑二;卷中:音樂三,鳥獸四,魚蟲五;卷下:草木六,雜注七,問答釋義八。它對我們了解古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古代典章制度和習俗,有一定幫助。

鯀我國先秦時期的歷史人物,姓姬,字熙。黃帝的后代,昌意之孫,姬顓頊之子,姒文命之父。黃帝的后裔、玄帝顓頊的玄孫,是夏朝開國君主大禹的父親。被堯封于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或崇伯,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虞舜(約公元前2277年~公元前2178年),三皇五帝之一,名重華,字都君,為4個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于天下,其國號為“有虞”,故號為“有虞氏帝舜”。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他不僅是中華道德的創始人之一,而且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禹(?~前1978年),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后世尊稱為大禹,也稱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第一任君王,于前2029年至前1978年在位。他是黃帝的七世孫、顓頊的五世孫。他是我國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

[閱讀鏈接]

盡管我國早期的華表被認為是用于堯、舜為了納諫,而設立的木柱,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華表起源于遠古時代部落的圖騰標志。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它叫做“犼”,民間傳說這種怪獸性好望。遠古時的人們都將本民族崇拜的圖騰標志雕刻其上,對它視如神明,頂禮膜拜,華表校頂的雕飾也因各部落圖騰的標志不同而各異,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圖騰的標志漸漸在人們心中印象淡薄,華表上雕飾的動物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吉祥物。

另一種說法認為,華表是由一種古代的樂器演變而來。這種樂器名為“木鋒”,是一種中間細腰,腰上插有手柄的體鳴樂器,先秦時,一代天子征求百姓意見的官員們,奔走于全國各地,敲擊木鋒以引起人們注意。后來,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征求意見,而是等人找上門來,將這種大型的木鋒矗立于王宮之前,經過演變,就成了華表。

為你推薦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江南 7.1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奪嫡
會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腃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比~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p>

月落 2.5萬讀過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會員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馬伯庸 7.2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江阴市| 冕宁县| 左云县| 康乐县| 大连市| 伽师县| 会同县| 鹤峰县| 平潭县| 张北县| 平塘县| 永嘉县| 三亚市| 偏关县| 象山县| 黔西县| 扬中市| 阳朔县| 邯郸县| 东平县| 聂荣县| 沙河市| 南江县| 鄂尔多斯市| 新巴尔虎右旗| 阳新县| 什邡市| 沾益县| 贞丰县| 唐河县| 双流县| 阿图什市| 凉城县| 海兴县| 卓资县| 贵南县| 策勒县| 安徽省| 鸡西市|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