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丹尼肯是“外星人”來到地球的始作俑者,那么把此推向登峰造極,使世界幾億人為之如癡似醉的,則無疑是“UFO權威”海尼克了。
海尼克的全名是約瑟夫·艾倫·海尼克,他生于1916年,自小就聰明非凡的他很早就成了科學家,歷任美國西北大學天文學系的教授、天文臺長、天文館主持人、天體物理觀測臺臺長、衛星跟蹤計劃領導人,實用物理實驗室監督人、天文研究所所長等,后來還在“藍皮書計劃”(見下節)中擔任科學顧問達20年之久。海尼克曾親自調查過許多重要的UFO案例,處理過美國政府有關UFO的檔案,批評過一些典型的UFO事例,所以一向被人認為是“美國對UFO知道得最多的人。”
而不知什么原因,后來他的態度竟突然來了個180°的大轉變——從UFO反對者一下子變成了狂熱的支持者,很快被人們捧稱為“UFO之父”。不久,他與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創建了“不明飛行物研究中心”,他們對于“藍皮書計劃”所否定的那些案例,幾乎都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那么海尼克的“不明飛行物研究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據說,他們曾對12600個“UFO事件”重新作了獨立的調查研究。可他們發現,其中的絕大多數不是UFO,而是IFO——身份明確的飛行物。在事實面前,海尼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認,在他經手過的幾萬份UFO目擊報告中“至少有95%不是真的UFO。”而剩下的5%“也由于目擊者的文化素質不同,觀察判斷事物的能力不一,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篩選”。
更讓他們感到氣餒的是,其中還有不少是明顯的“偽劣產品”,這讓海尼克也感到不勝煩惱。
1967年,51歲的海尼克在一篇文章中信心百倍地說:“如果UFO確實存在的話,那么在開始執行(他所提出的)方案一年之后,我們就肯定可以得到有關的照片、電影、光譜圖。如有著陸事件,則還會有石膏壓痕模型、詳細的大小尺寸以及亮度、速度等定量值。”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近40年,那些UFO專家依然是兩手空空。
實際上,西方對于UFO的狂熱也在不斷降溫,英國一個“UFO社”的創始人,已屆古稀的普朗凱特在2001年曾對《泰晤士報》哀嘆地說:“我對飛碟研究的熱情是一如既往,但問題是我們現在處于一個長長的低谷期,由于UFO大量減少,以至于再進行結社研究就失去了意義。”這個已有50年歷史、鼎盛時期擁有1500名會員的“飛碟社”終于宣告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