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河神的婚禮

每年的六月,尼羅河水開始變綠。這就是將要泛濫的前征兆。

每到八月份,河水漫過堤壩把大片的良田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洪水要持續到十一月份才逐漸退去。周而復始,年年如此。

飽受干旱之苦的古埃及人并不把這種泛濫視為災難,相反他們還要載歌載舞地慶祝尼羅河的泛濫。可見“水深”和“火熱”并不是一種可以相提并論的概念。

每年的六月第十二夜是埃及傳統的“落淚夜”。那天晚上無論男女老幼都要換上節日的盛裝,依次到河邊哈比神的木雕像前頷首施禮。主持儀式的祭司高聲頌讀著祈禱詞。然后人們圍火歌舞,吹吹打打地歡慶將要到來的洪水。

據說尼羅河的泛濫和前河神奧西里斯有很大的關系:奧西里斯遇難身亡以后,他的老婆伊西斯悲痛欲絕,淚水持續不斷地灑落到尼羅河里致使河水暴漲。人們為了讓女神節哀順便,開始敲鑼打鼓,唱歌跳舞。女神果真如大家期待的那般破涕為笑。因為女神的眼淚有神奇的功效,所以河水所到之處,無不五谷豐登。這也算是“落淚節”的由來吧。

這個傳說本身就是自相矛盾:明明是盼水,卻又阻止女神流淚。就算能以凡事有度來暫時塞責,女神的悲喜轉換也快得讓人有些接受不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女神經歷的喪夫之痛,如何是一群蟻民敲鑼打鼓所能化解得了的呢?女神明明知道自己有法術讓老公起死回生,卻不抓緊時間找回丈夫七零八亂的肢體,以免那些碎肉會落入虎狼之口,而是坐在河邊抹眼淚,難逃做作的嫌疑。

無論傳說是否經得起推敲,我們都能看得出來故事里并沒有河神哈比什么事。最多在你的一畝三分地上,給你施個禮就是了。也不知道從哪個王朝開始,居然流行起給哈比神娶親的儀式,而且是從部落中推選出來的真正的美女!傳說流傳到這里浪漫中就有點血腥味了。

其實不僅古埃及,很多民族都有拿活人做祭品的經歷,而且犧牲品大多是純潔美麗的少女。我們的歷史中西門豹治鄴就有給河伯娶親的故事。可惜西門豹沒有生在古埃及,所以這個陋俗一直延續到希吉萊(伊斯蘭歷)第20年,穆斯林的大軍征服了埃及,這種帶有血腥氣息的儀式才算結束。

那年六月,當地哥普特族的族長向穆斯林的新任總督艾爾薩來請愿,說哈比神是庇佑他們豐收吉祥的神祗,而他們的傳統是每年為這位河神娶一位漂亮的妻子。

艾爾薩總督不是一個少見多怪的人,更何況穆斯林民族實行的也是一夫多妻制。不過艾爾薩總督還是對把一個純潔美麗的少女扔到河里去感到不可理解。所以他當即就拒絕了族長的請求。由此一個延續了多年的傳統陋習到此終于廢止了。由此看得出艾爾薩總督也是一個懂得憐香惜玉的男人呢。

機緣巧合的是當年恰巧遇到干旱,期待中的洪水并沒有如期而至,所以百姓開始怨聲載道起來。后來艾爾薩總督也有些坐不住了,他給穆罕默德的女婿歐麥爾寫了一封信,詳細匯報了他對這件事情的處理。

歐麥爾親自回信說:我認為你做得對。伊斯蘭必須反對一切愚昧的習俗。隨信附有一份給河神的聲明,請將它投入尼羅河中。聲明是這樣寫的:

“真主的仆人歐麥爾致尼羅河神,

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流淌,

你想歇就歇吧。

如果你是為萬能的真主而流,

那么,

我們祈求真主的恩賜,

你就老老實實地讓河水再次奔流吧。”

艾爾薩總督遵從了歐麥爾的指示,把信件投入到尼羅河中。更巧的是第二天河水開始上漲。從此以后,部落中漂亮的姑娘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埃及的少男少女們又開始他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幸福生活了。

隨著伊斯蘭人的占領,阿蒙神老邁退休,哈比神漸漸接受了他的新上司——真主大人的領導。至于每年一個的老婆,上司不讓娶,就不娶吧,更何況習俗沿襲了這么久,哈比神早就妻妾成群了,也就不在乎多一個少一個了。倒是質樸的埃及人覺得虧欠了他們的河神,所以每年一度的“落淚節”上,他們把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雕成美女,敬獻給尼羅河神,希望他們能永結秦晉之好。

這個習俗直到今天還在流行,如果你去埃及,或許還能趕上參觀這個儀式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长岭县| 镇远县| 建阳市| 莱州市| 孝感市| 安陆市| 峡江县| 曲沃县| 台中县| 乌鲁木齐市| 长白| 庆城县| 仁布县| 黎川县| 大足县| 上犹县| 凤台县| 台南市| 攀枝花市| 罗江县| 山阳县| 哈尔滨市| 松潘县| 郁南县| 新民市| 山东省| 彭阳县| 永登县| 乌鲁木齐县| 平谷区| 河源市| 临武县| 濉溪县| 尼勒克县| 会泽县| 信阳市| 肇州县| 股票| 潮州市|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