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一年前,徐雅絕對不認為她和王真的生活會有交集,可現在她和王真是鄰居,幾乎朝夕相見。首先,這得拜謝美國東北部紐約郊區獨有的高平房戶型,讓她們每天同進出一個大門,然后上六級臺階徐雅家,下六級臺階王真家。這種房型讓各家的獨立空間更大,但價錢卻比租公寓便宜得多,是很多華人的實惠選擇。再者,要謝謝徐雅哥哥幫她挑的好房東。租下這房子,哥哥也著實費了心思,雖然是獨立廚房衛生間,但畢竟還共用著一個大門。這剩下就歸功于徐雅的兒子圖圖,圖圖只要一聽見開門聲,便跑到門邊去,弄得她只好勉為其難地走過去打招呼。還好王真性格屬于比較沉靜的,話很少,一般只是淺淺地笑笑:“在家呀!”
徐雅皮笑肉不笑地“嗯”一聲算回答,急急地拉著兒子離開。圖圖是不愿意的,他希望可以和王真兒子小乖玩。徐雅只好手臂暗暗地用力,每次圖圖都是鬼哭狼嚎地跟著徐雅離開。剩下王真在他們身后獨自奇怪:小孩子一起玩玩不好么?
為了這個房子,徐雅把哥哥罵了個狗血淋頭:“我現在是恨不得有地縫可以鉆進去,你倒是好,還給我弄出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
“房東是女的和你年紀相差不多,孩子也一般大,正好可以一起玩,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那么不滿意,見面打個招呼要你命了?”哥哥給抱怨煩了忍不住也反抗,“單獨住公寓銀子要翻倍的!要不,你住我這里來。”
一聽這話,徐雅即刻鳴金收兵。住哥哥那里去,徐雅想也不敢想,比這恐怖百倍不止,和哥哥一家三口擠紐約市內兩個臥室的公寓,怎么去面對沒有什么文化比自己還年輕一大截的嫂子?還有電梯里碰到的各層各式鄰居?還有銀子一點也不少付甚至還要多出一截!算了吧,還是先在這里湊合著。
徐雅自從在國內接到陳肅強的離婚電話后,方寸就開始大亂,亂得她覺得不是自己了。要知道她可是一個很有計劃的人,不管什么事情,大到婚喪嫁娶,小到明日的飯菜,每天臨睡前她都會統籌安排好。當初她嫁到美國來,就是她自己一步步計劃安排出來的。
徐雅出身高貴,她從來不會忘記告訴她認識的每一個人,她的父親是高干,至于在哪里做高干和什么樣的高干,就沒有人知道了。剩下的就是她反復敘述在大家連塊尿布都很緊張的年代,他們家居然有保姆,還可以天天喝從國外進口的鮮奶。這些都是人們無法證實的事情。不過,從徐雅的哥哥可以到美國去留學,她從一般的學校畢業,卻分進了當時日漸昌盛的某銀行貸款部工作,她的家境應該算是不錯??赡軟]有徐雅口中的那么輝煌,但是輝煌的標準因人而異,就如考試及格分數一樣,有的是六十,有的是八十。不知徐雅的高干是不是也包括個子很高的干部,可以肯定的是,凡是見過她父親的人都一致認為他是南方人里面少見的高個子,尤其在這南方的小城,很多人都忘了他的大名,轉而叫他高子徐。
這也給徐雅創造她家世增加了很大的空間,通過她的描繪,人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她和高子徐扯上關聯。倒是凡第一次見她和高子徐的人,都會不約而同地發出相同感嘆:“個子真高??!”徐雅整一米七零,在她出生的那個年代,這個身高可以做時裝模特,所以她走到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而徐雅也非常會利用這個優勢,想沒有優勢都會給自己創造優勢的人如何會忽略自己生而俱來的優勢?
徐雅的家世當時并沒有給她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幫助,讀書的時候,得到有些不知情或是少根筋的同學艷羨的目光——僅此而已。在那個檔案連家里是否有彩電都登記得十分清楚的年代,徐雅的家世光環只是一個裝飾品。不過,這對徐雅來說已經足夠,不花錢的美麗裝飾,又有誰不想要?更何況謊言被一千個人說一千遍就是真的,徐雅沒有聽說過這話,但把這話貫徹執行得很好,她一個人說了大約幾百遍之后便認定這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待人接物,徐雅一直用這個標準就是高干子女去要求自己,這倒讓她的工作如魚得水。在貸款部,她拉的貸款特別多,不僅全是知名企業,利率還全在高位。改革開放初期,全國最火的是銀行,銀行最火的是貸款部。徐雅,想不火都不行!在她嫁到美國之后,她依然經常戀戀不舍地回憶往事,尤其是日日在家里吃飯的時候,總不忘提醒陳肅強,徐雅吃他做的飯已經是天大的面子,要知道在國內,她幾乎不在家里吃飯的。陳肅強啞口無言,心里卻說:那你當初為什么要上桿子嫁給我?
徐雅一眼就看穿陳肅強的小心思,可那是她的軟肋,走到今天她有苦難言。到應了那句古話,眼睛長在前面,看不到后面的事情,美國在當年徐雅的眼里就是天堂,鼠目寸光的徐雅怎會料到我們偉大的祖國有天會發展得比“天堂”還好?怪來怪去還是要怪哥哥。當初哥哥跑到美國來讀什么化工博士,當年的博士已經是鳳毛麟角,還要加上美國當修飾,怎么不讓人心動?徐雅的同學曾經就有好幾個明示暗示過想當她的嫂子。這讓她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去美國的決心。徐雅父親是非常反對的,兒子從讀大學開始就已經不在身邊了,為了留住女兒,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外加吃奶的勁,終于讓她擠進了銀行工作,這工作也做得風生水起,為什么又想著飛出去?美國的生活真的會好過家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