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元昏睡中只聽李玉大叫,便醒了過來,只是沒聽清叫喊內(nèi)容。
青須指著困住的蜈蚣,激動地向龍王解釋道:“陛下……陛下……道長果真找到了病根,就是此物。”
敖元凝神朝水泡看去,只見一條漆黑發(fā)亮的蜈蚣在亂爬。伸手一招,水泡漂浮到眼前。細細查看后,吃了一驚道:“難道這是傳說中的噬神蜈蚣?”接著問李玉:“道長是如何發(fā)現(xiàn),從哪里取出?”
李玉聽了敖元的話,回想之前蜈蚣爬向自己手中黃精的事,便猜測的說道:“我取出百年黃精,這噬神蜈蚣想必是被藥香引誘,從陛下鼻內(nèi)爬出。”
“”這蜈蚣行動迅速,第一次爬出時察覺貧道動靜,瞬間爬了回去。二次爬出,貧道極為小心,方才被取出。”
敖元聞言,說道:“我聽聞這噬神蜈蚣最喜吞食修士仙人的元神,會寄居腦內(nèi),而且最善隱藏氣息。原來是此物,難怪之前求請的高人都不能發(fā)現(xiàn)病因。”
揮揮手,感覺一直疲憊無力的身體,似乎慢慢恢復(fù)了氣力,敖元道:“寡人自覺身體氣力恢復(fù),想來病根確是此物。自染病三載有余,可幸今日得遇道長,救我一命。”
說完起身作揖下拜。李玉急忙還禮,言道:“使不得,使不得。陛下折煞我也。”
敖元道:“道長定要受我一拜,如非道長,恐怕不用幾年,我便要身死道消了。”
說話間,只見敖元面色紅潤起來,整個龍宮似乎也有了神采。四處裝飾的珊瑚寶珠,重新閃爍起光芒,裝點出龍宮本來的雍容華貴。
敖元起身,運功施法,只見全身神光熠熠。確認法力確實恢復(fù),越發(fā)喜不自勝。引著青須、李玉來到大殿玉階之上。
只見他用手指一點,幾朵金光從指尖飛出大殿,不一會兒,一群魚蝦蟹鱉從外游入大殿,在玉階下晃動身體,一陣炫光閃過,紛紛化成人形,各作侍從使臣打扮,于臺階之下,行禮參拜,口呼:“陛下。”
敖元道:“我將你等從江河湖海經(jīng)地下水路召喚至此,開智賦靈,點化人形,今日起,具在我宮中效力。望你等衷心用事,光大此處水府。”蝦兵蟹將,鱉使龜臣,紛紛行禮稱是。安排了職責(zé)管轄,這些新晉人員各處忙碌,龍宮也突然熱鬧紅火起來。
李玉忽而想到昨日祭祀的村民,便道:“陛下既已痊愈,恢復(fù)神通,不知外界鳳鳴山上的水源是否已經(jīng)恢復(fù)清澈?昨日祭祀的山民依著協(xié)調(diào)鳳鳴溪過活呢。”
敖元道:“自然清澈了。請隨我來。”引著李玉來到大殿另邊一的側(cè)殿,只見中央一個寶鼎,水從鼎內(nèi)汩汩涌出,清澈非常。敖元介紹到:“這便是此處水源,是我法力顯化。如今我既痊愈,水源自清。有了源頭活水,外界的溪水不久便會清澈。”
李玉聞言很是高興,村民不用搬走了。
參觀完水源,李玉被引進后殿用飯。
分賓主就坐,敖元說到:“只因我久病,宮中凋敝,未曾有什么珍饈佳果,道長只得將就用些。”
李玉說道:“已然十分豐盛。況且,游方修道之人,不挑飲食。”
只見桌上幾盤各式烹熟的野兔山雞,野菜山果。大概是青須臨時到山上找尋的。烹飪手藝不錯,雖然只是一般野味,李玉也覺得滋味非常。
用完飯,到側(cè)殿飲茶聊天。
說起伯陽真人,敖元道:“當(dāng)初,伯陽真人確在此煉丹。后來成仙了道,便往天界去了。伯陽真人徒弟在此建觀傳道,初代名聲非常,來求藥之人快將山門踏破了。后來一代不如一代,漸漸衰落。”
李玉嘆息道:“可惜伯陽真人號稱丹王,煉丹妙術(shù)卻失了傳承,今人不得見了。”
敖元也道:“是啊。之前我病中,也曾想起這鳳鳴觀乃是伯陽真人道統(tǒng)。當(dāng)年伯陽真人,不止丹術(shù)高絕,醫(yī)術(shù)也非凡異常。只是道觀衰敗,失了傳人。多方尋治無果,我便到山上尋找,希望能找到伯陽真人醫(yī)經(jīng)丹術(shù)救急。”
李玉急問道:“可有尋得什么?”
敖元道:“多方找尋,只在后山秘洞中尋得一卷凡人醫(yī)經(jīng)。”
李玉心里癢得不行,道:“貧道一心求仙,故而至此尋訪伯陽真人遺跡。未曾有收獲。不知陛下可否將醫(yī)經(jīng)相借,閱后即還。”
敖元道:“道長無需客氣,我正不知如何答謝救命之恩。這醫(yī)經(jīng),就贈予道長,聊表謝意。留在我宮中,也沒什么用處,還是讓道長帶出去濟世救人吧!”
不多時,青須將醫(yī)經(jīng)取來,李玉并不推辭,只道:“多謝陛下賞賜!”
敖元道:“道長無需客氣。只是,我曾翻閱,此經(jīng)也只是治尋常人的尋常醫(yī)術(shù),并未涉及燒丹煉汞之法,亦未記載修道煉真之途。”
李玉隨意翻看,果然只是記載伯陽真人的尋常醫(yī)術(shù)。有些失望,說道:“仙道難求,得此已經(jīng)是僥幸了。”
忽而想到,眼前就是傳說中的神龍,年歲也不小,何不問問他尋仙求道的事,總比自己一個人沒頭緒四處亂找碰運氣好。
想到這里,李玉便問道:“陛下休怪貧道得寸進尺,實在是渴求仙道!不知陛下可知,我等凡人怎么樣才能得遇仙人,何處得傳正法?”
敖元道:“初時,神仙異士常在世間行走,凡人多能遇見。只是后來,便很少現(xiàn)世了。寡人法力低微,地位也卑賤,極少外出,因而并不知緣由。如今亦不知何處能遇真仙。”
李玉厚臉道:“既如此,不知陛下可有凡人能修煉的法訣?”
敖元聽李玉詢問,皺眉沉默了一會,答道:“道長,實在不是寡人推諉,我這確實沒有能讓凡人修煉的法訣。我宮中只有簡單的水族修煉之法。此訣只有水族方可修煉,人若修煉,必然經(jīng)脈受損。”
李玉嘆口氣,頗感失望。奇遇龍王,居然都不能幫助自己,看來仙緣確實渺茫啊。
見李玉失望,敖元突然想起一物,忙吩咐侍者去取來。
侍者回來時,李玉在翻看醫(yī)經(jīng)。敖元說到:“道長,剛剛忘了此物,是當(dāng)初與醫(yī)經(jīng)一同找到的。”
侍者端過一個小寶箱,在李玉面前打開,只見內(nèi)里是個青銅色、拳頭大小的物件。看著像個焚香的小香爐。
敖元解釋道:“開始時,如此小物,我以為是個修士焚香的香爐。后來細看才發(fā)現(xiàn),這居然是個縮小版的丹爐。雖然微小,但丹爐有的結(jié)構(gòu),它一應(yīng)俱全。雖不知有何用處,必然是伯陽真人傳下的。道長誠心求仙,合該一并送于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