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東海少時家貧,見英雄輩出、仙人斗法,立志效仿。他披荊斬棘,在寒暑苦功下平步青云,當選「丙侖」社團干部,彼時意氣風發,眼底盡是少年銳氣。
然世事難料,命運捉弄下他恨生心變。昔日少年郎死去,他戴上面具做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戰士」。幸得弟弟翁四海天資過人,眾人皆謂其前途無量。
直至翁四海墮落離棄,翁東海在虛浮榮光里倍覺寂寥。他想吹口哨以示不屑,嘴角卻只扯出標準假笑——那面具戴得久了,早已與皮肉粘連。
酒會上的虛與委蛇、演講時的千篇一律,都讓他在觥籌交錯間恍惚。每當撞見臺下少年們憧憬狂熱的目光,總覺得那是年少的自己在仰望。
待他翻云覆雨問鼎泉州,昔日豪言盡成現實,大丈夫至此,不虛此生。卻常在春夜秋雨中獨立窗前,一站便是一夜。
直到翁四海跪于新生代turn on面前,手下勸他「成大事者無情」,他卻執意替弟復仇。那一刻,他仿佛又變回與家人共度圣誕的少年,念起舊謠:
「東海神龍臨泉州,丙侖子弟翁家奴。
鮑牙助我滅敵手,手下敗將陳擇彬。
老爹贈兒耶穌矛,為弟報仇下馬威。
后黃臥龍行天下,等我有錢都完蛋。」
作者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