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1章 彀中乏人 身不由己

一場鬧劇般的會操,讓苻堅認識到少年郎衛這群官宦子弟暫時還不頂事,但有什么辦法呢?矮子里面拔高個,將就用吧。

這些少年之中,哪怕年幼者如十三歲的呂隆,也已進學數年,且各有家世學問,背后的家族都是還算聽從長安宣召調派的自己人。

此時已是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苻堅于北方已沒有旗鼓相當的敵手,卻始終無法有效統合各方,難以發揮出一個大邦應有的實力,內部反倒矛盾重重,叛亂接連不斷。

僅在核心的三輔地區,大大小小的塢壁壘主就有二、三千家之多,隱庇其下的人口保守估算也在十數萬戶,而這么些塢堡,其中納糧應役者不過十之二、三。

長安以西的門戶始平,枋頭西歸之人多居此地,在王猛施治以前,“豪右縱橫,劫盜充斥”。

之前管不了,因為違法之人都是如強德、樊世這般的外戚勛貴,苻健立國、苻生繼位都仰賴這些人出力,沒有上位者的支持,縱有強項令又怎樣,瞧瞧郅都的下場。

苻堅上位后,任用王猛整治始平,之后又將治所遷到茂陵城,這些不法豪強并非就此頓改前非,變得遵紀守法,而是畏懼比他們更強的權勢和暴力。

這些勛戚作為前秦的特權階級,不找借口伸手要錢就不錯了,又怎么可能繳納錢糧,相反為了安撫、籠絡,每逢年節苻堅還要下令賞賜。

為扭轉國中風氣,苻堅大興經學,意圖通過文化教育來改變貴族們的強橫、暴虐習氣,二十多年來雖已有些成效,仍需更加長久的推行,期間想要維持對舊貴族的壓制,也只好提拔自從形成每月考察太學制度后,受影響更深的年輕一代。

可有得就有失,因為延續了徙民都城政策,歷次兼并戰爭后,人口不斷增長,且長安自五公之亂結束后,多年未被卷入戰火,相對安穩的環境有利于生產恢復,文教日漸興盛。

只是除了部分中兵偶爾外出征戰、鎮守,能力足以委任方面的大將接連過世,前秦新生代從將吏到士卒,都缺少實戰經驗,尚未成長到擔負重任的程度,蜀地、關東的叛亂以及淮陰之敗又折損許多老卒。

如今的前秦中兵,已經沒有當年遭遇桓溫北伐時,調集數千精騎,在內有亂軍未平的情形下,連續轉戰,打退幾路大軍合擊的實力了。

姚萇、慕容垂、慕容暐這些人,到淝水之戰時,已投降前秦十數年,甚至二十多年,這時間雖不算短,卻還有著一定的獨立地位,實力仍未被完全消化、融合,所以王猛在世時一直不信任他們,并有所針對,可不用這些降附之人,真就是無人可用。

且不說品第頂級的世家,要么主脈南渡,要么看不上胡人政權,就連往昔在世家圈被排擠的次級士族,都不愿接受官職。

前秦統治階層的各家族,始于枋頭集團,屬于隴右、三輔的胡漢豪強組成的軍事同盟。關起門隨你怎么自吹自擂,出了這個圈子,就不得認可了,這會還沒有南北朝之后虜姓的說法。如呂氏,邊郡世酋,胡化漢人,與東漢末年涼州軍閥馬騰類似,只不過自西漢就與氐、羌、屠各諸胡通婚雜居。

為了融入中原,穩定政權,收攏世家,苻堅從關東禮聘大儒至長安為太學祭酒。沒辦法,世家大族,歷代為經典作注解,不加以籠絡,那就上套路,你學的什么經,老師又是誰,不會是偽經吧,幾句質疑踢出圈外,從而前功盡棄,真的太難了。

在東晉,成為高門代稱的王、謝,那些名著史冊的家族成員,無一處不在展現所謂的名士風流,卻盡是只為門戶私計的自私鬼,整個朝野被當成作秀的劇場,本該忙于政務的將相名士演技浮夸又蹩腳,一味相互尬吹。

王導在當時被桓彝、溫嶠比作管仲,司馬睿則以之為蕭何,實則吹過頭了,其人器量不足,私心重又小心眼,關鍵時刻挑不起重擔,聰明才智盡用在政爭的勾心斗角。大腦門,濃眉大眼的謝安,四歲就被桓彝評說有王承之資,成年后卻是典型的拖延癥,穩健流,好謀無斷,做大事而惜身。

桓彝即桓溫之父,與謝安伯父謝鯤并列江左八達,這八個組團的酒蒙子,常聚在一起連日酗酒,期間散發裸袒,服食餌藥。放蕩不羈,那也得有個限度,謝鯤就做的太出格了,因為扒墻挑逗鄰居高家的女兒,被對方用織布的梭子相擲,牙齒都給打掉了兩顆。

類似的小團體兗州八伯成員卞壺,對此了發表抨擊評論,說西晉之所以傾覆,都是你們八達的錯。

王承出身太原王氏,弱冠時就已出名,善于清談,南渡后為時人稱作名士第一,其子王述就是王藍田吃雞蛋故事里的急性子主角,王述之子王坦之與郗超齊名,王坦之三子王國寶是謝安女婿。

郗超的姑父是王羲之,妻子的祖父周顗,就是王導假惺惺哀悼的伯仁,作為桓溫所倚重的第三任謀主,風格激進果斷,最喜聽人將他比作苻堅。

郗超與岳父周閔都崇信佛教,常和竺法汰、支遁等名僧來往,聚會或書信交流時,常常討論般若學。周氏有一幅寫在白布上的大品般若經,據說是家族南渡時帶到江東,曾遇火災來不及救出,屋中諸物皆化作灰燼,唯獨此經完好無恙,這才知道其珍稀,卻是來自西域的火浣布。

前秦滅前燕之后,王猛舉薦的關東士人,多是擔任郎官,參與編修國史,但兩三年內,很快就得到升遷,參與中樞事務。足以體現苻堅、王猛的魄力,以及承擔了相當大的內部壓力,只因前秦國內,既有關東、關西士人之間的地域排擠,還存在勛戚為首的枋頭集團。

這種秘書佐貳性質的尚書郎、著作郎,以及呂隆所擔任的中郎,都屬于帝王左右的親近隨從,見面相處的機會更多,自然也就更容易受提拔。像是宗室出身的苻登,二十二歲就做了殿中將軍,封爵南康公,之后連續遷任羽林監、揚武將軍、長安令,直到因乞伏司繁暴斃一事,貶作狄道長。

但這只是少數,頂級世家子如王坦之,混幾個月就可以遷轉升官,而大多數品第不高者,都是在這種所謂的清貴官職上蹉跎,熬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資歷,才抓住機會得到提拔。比如十八歲擔任奉朝請的陳慶之,實際還是跟之前一樣陪蕭衍下棋,直到四十一歲才初次領兵,成為千軍辟易的白袍將軍。

呂隆意氣之下,覺得大不了去職不做的中郎,實則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職位,況且在伯父呂光的嫡子呂紹入仕之前,他也無權代替家族做決定。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民县| 时尚| 拜城县| 涿鹿县| 大竹县| 无锡市| 平泉县| 阳江市| 拜泉县| 泗洪县| 绥棱县| 池州市| 通道| 辰溪县| 万全县| 大埔县| 嘉峪关市| 福清市| 汝南县| 治多县| 南通市| 百色市| 石棉县| 汉川市| 隆德县| 嘉义市| 澄城县| 安达市| 舒城县| 宜城市| 东平县| 三亚市| 湖北省| 金坛市| 时尚| 西充县| 九台市| 林西县| 陇川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