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論道
- 水滸巫圣
- 小象艾米粒
- 2043字
- 2021-04-05 09:56:37
武松此時已是那陽谷縣都頭,因他那日在景陽岡上打死老虎,負尸而下,被谷陽縣知縣賞識,聘為步兵都頭,又恰巧在此遇上從清河縣遷過來的哥哥武大郎,便安心在此縣落下家。
這打虎本是他與宋江二人一起出力,后在宋義兄的暗示下,自己負尸而下,果然受到當地知縣賞識,心中對宋江更為敬愛。
他本意想要追隨宋江而去,現在受哥哥武大拖累,動不了身,倍感愧疚。
之后便盡心盡責當起了都頭,斬殺不少大盜,還意外混上了天人榜。
恰好此時宋江傳信來請,便立馬向知縣請了三個月的假,暗想自己身不由己,只能在這次關乎哥哥道途的考驗中拼盡全力,以報恩德。
但宋江在走前,卻還要做些準備。
又提拔十多個小頭目,各領一營,占據二龍山險隘之處,全面封山。
自己不在,又提拔宋清為第五當家,暫代寨主之位,雖然他能力不行,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
又將后山寒潭中看守不腐佛尸的巨蛤取出,縮小揣在懷中。
還將從柴進府上騙來的法劍取出,依舊用布匹包好,法劍在道門眼中雖然普通,但也需入道之輩十多年的心血祭念,能用現成的自然省事。
雖然宋江現在用不上,但一旦能轉入道門,不就可以御劍了嗎?
等幾兄弟匯聚,加上公孫勝,互通姓名,再帶上二三十悍匪,囑咐剩余人等好好守寨,便朝著天府之國進發了。
二龍山地處青州,成都府屬宋朝西南重鎮,穿越二地之間幾乎要橫跨整個宋朝疆域,足有三千多里。
本以為修仙之人有著仙女為仆,有仙丹為食,更是能長生不死,生活美滋滋!
但宋江這一路可吃盡了苦頭,一路餐風飲露,狼狽不堪。
這一行人都是糙漢子,沒有外出伺候主子的經驗,因而宋江一路只能吃糙干糧,飲溪水,便是以他超凡的身軀,都滿嘴潰瘍,腳生水皰,渾身難受。
路上還遇上幾波劫匪,幸好有武松、李逵等人,才能一路平安,但小嘍啰卻死去七八位,多數還是病死的。
更重要的是,路途中常常數日不見人煙,缺衣少食,又有毒蟲、猛獸為患,樸刀都砍卷十多柄。
跋山涉水,方知古人行路艱難。
這一日,眾人又露宿在一處荒山上,說些閑話,卻又漸漸越談越深。
“我輩修士上體天心,下合人心,方能與道合真,武功、法術不過是末,天道為本,只可惜世人舍本逐末,何其不智!”
公孫勝乃是道門嫡傳,自小便接受道家教育,自然瞧不上武松那般武者,但這一個多月的相處,又窺其才,自知不如其人,遂想從理論上折服他。
武松心細,聽得明白,知道這道門高修是在與自己論道,眼中光芒一閃。
“公孫兄此言差異,豈不聞技巧近乎道,前朝有人因文入道、因琴入道、因畫入道,嫣知我輩武者不能因武入道!”
他身懷隱秘武道傳承,勁氣通神,意志如鐵,也有再進一步,窺道之野望。
公孫勝不由皺眉,此言強詞奪理,并不能掩飾武道乃是舍本逐末之途。
“武功雖是小道,卻能強身健體,保家衛國,維持人間安穩,若失了安穩,你等道人還如能如何求道?”
楊志忍不住開口,他乃是將門虎子,深諳兵戰理論,對能短時間內提高兵員素質的武道更為重視。
公孫勝再次皺眉,此人成見已深,沉淪俗世,根本沒有與自己論道的資格,也不屑于向他解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又何須人世安穩?
自己自有護道手段,反而是世間武者多了,他們道人才被逼隱匿,藏于暗處。
“管那么多干啥,一斧頭下去,管它是本是末?!?
這莽漢懂什么,公孫不屑!
宋江卻在一旁不住點頭,大道化為天地規則,眾人因身份不同,見解自然不同,但所行所見均為道。
自己又何嘗不是見之一隅,以偏概全。
但人生有涯,而道無涯,以有涯求無涯,何其難矣!
故而自己只能自行我道,上下求索,想到此,宋江一嘆,此番求道或許是錯了!
……
直到入了成都府。
成都地處川西盆地,河網縱橫、物產豐富,享有“天府之國”之譽,加之距峨眉不過數百里,受其有道修士庇護,不受陰邪侵犯,故物產豐富,人杰地靈,一片人煙稠密的景象。
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與成都府蜀王有“舊”,本次前來也順便獻丹,遂一行人直到王府。
恰逢蜀王一女拜入峨眉修道數年,伙同幾個年輕小輩回家探親,蜀王遂召開晚宴。
宋江本不愿前去,但聽說羅真人今日也會在蜀王面前現身,想起上次救命之恩,便打算親身前往,以表謝意。
但此會只能由公孫勝帶著自己前往,武松楊志李逵等人留在城中客棧。
是夜,宋江與一群“奇人異士”陪在下座,公孫勝坐在蜀王旁,與其談笑宴宴。
蜀王府崇閣巍峨,層樓高起,燈火通明,食物精美,甚至還有可以不斷加入碳火的“火鍋”。
仿若回到現代的大城市,與幾個友人在古色古香的的火鍋店內小聚,他又想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且不知那二十多年的經歷是真是幻,不由淚流滿面。
宋江心知此時不宜如此,連忙收懾心神,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奔馳,覺得天地恍蕩起來,身子已不在席中。
一會有許多仙女仙童扯扯拽拽扶他去登仙,一會兒又有現代的好友催他去喝酒,他心知不對,想要向公孫勝求救,卻口中流沫,無法言語。
忽地一聲劍鳴,宋江恢復了對身體的控制,卻也眼睛直豎,兩顴鮮紅,大汗淋漓,立即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
內魔勾動外魔,引發了心劫!
對于自己這種外道修士,魔劫便如喝水般常見。
但自己畢竟乃是合道境,這次入侵的都沒有生智的魔念,哪里奈何得了自己,金鳥清鳴一聲,便將神念中魔意掃蕩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