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真火
書名: 水滸巫圣作者名: 小象艾米粒本章字數: 2038字更新時間: 2021-05-14 22:27:00
“真人為何如此著急?”
宋江在墜落洞天內,百忙之中接待了火真人,就聽他說要離去,忍不住眉頭一凝,自己一行人剛安定下來,他就想走。
天域那么大,能人那么多,萬一他被什么人抓住,逼問出大宋世界的隱秘,可就不太美妙了!
火真人帶著自己的幾個門徒,本來準備一走了之的,但想著這一路,宋江對他們照顧不少,便想告別一聲。
“天域廣闊,吾等修道之輩,正要以腳丈量!”
火真人的一個門徒,慷慨陳詞,似要在老師面前表現一番。
宋江一聽,更不愿意了,你們要是找個靈機充沛的地方苦修倒是無妨,四處行走,豈不是更容易暴露。
“所謂人離鄉賤,火真人還是考慮考慮,一起抱團還能有個照應!況且我等對天域知之甚少,等幾年等熟悉了,再去游歷不是更好嗎?”
火真人眉頭皺起,忒廢話了,心道:老夫決定的事,需要你同意嗎?
他本就不擅長言辭,一向能動手絕不嗶嗶,一指指向宋江,一道小火苗便飄了過來。
宋江嚇一跳,自己可是見過這火苗的霸道,怎敢硬接。
“真人,我只是胡言亂語,您若是想走,隨時可走,何必放出這兇物?”
宋江也是有些大意了,一向只有他偷襲別人,哪會防備被人偷襲。
火真人置若罔聞,既不停手,也不多言,只把那朵忽閃忽閃的火苗繼續往前推,一心以道法論高低。
他身邊的幾位門徒卻暗暗得意,已經想到自己奪取宋江那令人眼熱的霹靂雷霆飛劍后,縱橫天下了,他一直覺得自己與頂尖高手只差一口飛劍。
也有人更有眼光,已經盤算著自己成為墜星洞天之主,號令一方,如何施展教化,撫育一國之事了。
他們毫不擔心,火真人會失敗。
一般修行有追求長視久生的,有追求明心見性的,也有追求超脫此界的,但修行之人爭斗不斷,護身之道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三昧真火這種護身之道的巔峰。
火真人本為揚州人士,少時就頗愛劍術,又兼之思維敏捷,讀書之余,也學習劍術,真是文武雙全。
弱冠之時,求學途中,與幾個友人被一股土賊包圍了。這群土賊一向燒殺掠奪,見這幾個學子是富家子弟,且無縛雞之力,便心生貪欲,圍了他們。
獨火真人卻臨危不懼,以一劍斬殺十三賊,名聲傳揚甚廣,只是沒人關注他的友人在那一役全部身亡。
火真人自那以后變得沉默寡言,慢慢斷情絕性,也更加自我,得到了仙家傳承后更加如此。
因此他想來就來,想走便走,從不會在意別人的意見。
送檢眼見三昧真火飄來,看似如人般閑庭信步,舉止嫻雅,不帶半分風火氣,想的卻是多少強悍的敵人,被這一小朵火苗燒的灰飛煙滅了。
雷霆霹靂二劍為一紫一紅雌雄雙劍,正懸在宋江身側,發出風雷霹靂之聲,只這劍音便可以令諸邪難侵。
眼見火苗臨身,他大喝一聲,飄身而起,催動數只蠱蟲,前后八方,橫空布置,又向四周拋灑些平時收攏的瘴氣毒丹,仿佛陰云濃霧。
雖然他的道行提高了,但斗法手段卻沒什么大的變化。
雷霆霹靂劍霞光發散到極處,在四周游走不停,連神識都鎖它不定。
火真人似胸有成竹,仍那火苗繼續緩緩前進,也不打斷宋江施法,他有信心,那火苗可破滅一切道法。
其余人等,早散到四周,紛紛催動護身之法,免遭池魚之災。
宋江眼見火苗貼臉,立即以身化虹,與雷霆霹靂合作一處,飛射而去。
眾人忽然眼前一亮,又是一道白光長虹吸水般從天而下,風雷霹靂之聲才緩緩傳來。
一陣爆炸聲后,陰云濃霧,俱都煙消云盡,一掃而空。
宋江卻披頭散發,渾身滿是燒痕,坐在地上,飛劍護在身前;火真人風輕云淡,飄然落下。
剛剛那一瞬,外人只看到一道白光,宋江卻在火苗臨近之時,汗毛倒立,血脈噴張,即使自己法象化虹,還是被火苗燒了上來。
外圍那些瘴氣巫法根本無法阻止火苗一絲一毫。
但出于意料的是,他在那種境地之下空前冷靜,心知肚明此時無論招架還是閃避,都將陷入被動。
那一瞬,橫下一條心,心神與飛劍水乳交融,直沖而上,格擋火苗一十三次,才將落在身上火苗擊滅,否則現在已被燒為灰燼。
但因道行不純,難擋其力,跌坐在地。
從場面上看,宋江輸了。
李逵在一旁,再也按捺不住,你敢打我哥哥,舉著斧頭劈過去。
“哼!”
火真人冷哼一聲,一掌將李逵揮開,又朝宋江一指,本已覆滅的火苗一跳即燃。
宋江反應頗快,施展出“懶驢打滾”,渾無半點仙家氣象。
他現在的肉身,乃是法象以形神轉化,轉化出來的斗戰之軀,有些損傷,也可繼續轉化法象之力修補。
但這一刻,還是反應不及,施展不出飛劍護體,被燒掉了一臂一腿。
這火,炎炎烈烈,既非天火,亦非靈火,乃是三昧真火,練到極處無物不焚。
它在火真人手中,看似小貓一樣溫馴,靜靜在掌心燒著,絲毫不擴散,但在落到宋江的身上,他才知道三昧真火有多霸道。
忍著疼痛,不在轉化神魂之力修補肉身,那火卻蔓延到了宋江的法象之上,眼看多年道行要消散一空。
一旁的火真人終于勾了勾手,宋江渾身火焰收縮為一朵小火苗,飄飄蕩蕩飛回火真人手中。
雖他收回了火苗,宋江眼中神光卻仍渙散,法象腐朽,化為黑氣,隨風消散,真靈出體,便要歸于未知。
此時,他的識海也沉寂下去,無有天光,幽幽暗暗。
洞天之中漸漸安靜,宋江卻趴在地上不想動,哀莫大于心死,法象被燒毀大半,他已對未來不抱任何幻想,不由生出破罐子破摔的情緒。
洞天似乎也感應到它的心情,由日轉夜,一片寂靜,宋江的心比它更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