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紊亂,風云四起,天下各修道宗派俱蠢蠢欲動,作為四大宗派的紫云宗,山河宗,大覺寺,天符宗,自然早早察覺到,派遣弟子下山,以便了然天機,明福禍,好順勢而為,占得先機。
文錦繡當然明白福生子所言,時機未到,貿然行事,或許會適得其反,或者說起碼得不到最大的好處。
這幾日來,大家雖合于一處,但明爭暗斗著實不少,以往文錦繡均處之泰然,甚至興奮不已,可如今卻是興致缺缺。因為今次是真正行走于世俗人間,親歷疾苦,文錦繡始終有口氣堵在胸間,仿佛回到了進學時研習儒家經典的書生意氣。
可從被山河宗收入門墻這么多年過去了,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少年,可如今看到了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貪官污吏橫行,盜匪山賊,妖魔鬼怪出沒,不禁隱隱產生了一絲動搖,究竟什么才是“儒”?
脫離世間,深山老林苦修,而后于世間走上一遭就是“儒”了嗎?
雖說這絲動搖不清晰,但足以令修行之人心緒不寧,文錦繡的心有些亂了。
散仙萬求真是無力參與,還是另有隱情呢?
明明看到了趙小明,可他為何此次不與我等同行而只是遠遠致意便離開了呢?
而其他幾人卻是準備大干一場,沒人注意到他的異狀,尤其是行空和尚。
佛教于民不聊生,生活悲苦,人心困頓時,其無常與因果觀可慰藉人心,方等般若的精深更能啟迪人心。
故朝廷愈糜爛,世道愈艱難,佛教愈易于傳教。
而天符宗張符生想的是,今次定要讓天符宗重新登頂!
福生子一切盡在掌握的清揮拂塵,“諸位,我等在往大元都城京城的路上,一路降妖除魔過去,如何?”
眾人皆稱大善,文錦繡看了眼京城的方向,也跟了上去。
.......
大元京城,皇宮之中。
整個京城分為內城外城,皇城就在內城之中。
一圈紅墻黃瓦的城墻之內便是皇宮了。
前部宮殿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征著天家的至高無上。坐落在皇城中心的一座大殿,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獸,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
后部內廷卻深邃、緊湊,有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墻,相對排列,秩序井然。
就在內廷的一座庭院內,院子正中一個巨大的香爐,三根粗大的香燃著。
再往里進入屋子,有檀香陣陣,一個身穿明黃色道袍的男子與一個絕美道姑對面盤坐。
“國師,朕何時才能結金丹,益壽延年呢?朕當真有些等不及了。”
正是當朝皇帝嘉景帝。
只見他還能看出皇帝威嚴的臉上紅潤卻有些妖異,有種別樣的魅力,仿佛讓人心慌意亂。
對面而坐的道姑不施粉黛,清純可人,簡單盤起的發髻,插著一根木簪子,豐腴的身姿掩蓋在一身青色道袍之下。道袍衣襟底有三十六針橫著的針腳,稱為“三十六雷常擁護”;兩條長約三尺、下端為箭頭形的“慧劍”,正是:但憑慧劍威神力,跳出沉淪五苦門!
整個人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反而對人有最深沉的誘惑。
正是嘉景帝親封國師“長云真人”。
“陛下,您的陰陽真氣還未圓滿,仍需些時日。”
長云真人看著并無淫邪之意的嘉景帝,聲音柔柔說道,“陛下,若是等不及,眼下確實有一良機,只不過日后大道會更加艱難,幾乎寸步難行。”
再怎么昏聵也是一國之君,最好就是將自己所知清楚告知,讓他自家選擇。
“國師,朕自知文治武功可能永遠也不能與先帝相提并論,在先帝的治理下,朝廷機構井然有序。連朕也是先帝鋪好了路,留了個王珅給朕殺。”
乾盛皇帝在位六十余載,太能熬了,先后廢了兩位太子,致使其他皇子戰戰兢兢,根本不敢表露想當皇帝的心思。
最終乾盛帝選了第十五個兒子也就是嘉景帝。
嘉景帝本來就對皇位不抱什么希望,沒什么壯志雄心,偏偏就當上了皇帝。
嘉景帝一直在乾盛帝的陰影之下,就連想殺的大貪官王珅也是在乾盛帝駕崩之后才殺的。
但畢竟誰也不想在別人的影響之下,更別說皇帝了。這才想修道長生,以時間的積累擺脫乾盛帝的影響。
“朕自知于道一途天賦不佳,能有捷徑先延壽,然后再參大道于朕才為最佳。說吧,是什么?”
“陛下,可知道獅城鎮海吼的傳說?”
“哦?愿聞其詳。”嘉景帝稍稍挑眉。
話說在在大元冀省治下有個獅城,在其東關處有個鋼鐵澆鑄的鐵獅子。高約一丈八,長約兩丈一,寬約一丈,重達六萬四千斤,頭頂和頸下刻有獅子王字樣,腹內用隸書鑄有金剛經全文,身披障泥防塵,肩負蓮花寶座,威武霸氣,傳說是文殊菩薩的坐騎。
這里故老相傳古獅城與滄海相接壤,滄海中有一條惡龍時常攜潮而來為禍一方,百姓深受其害卻也無可奈何。
有一天惡龍像往常一樣,攜著狂風暴雨在滄州作亂,忽然聽見一聲獅吼,其聲震天,百姓聞聲看去,不遠處出現一只遍體金黃的雄獅正朝著惡龍走來,剎那間惡龍與雄獅打斗起來,惡龍不敵,被鎮壓在當地,雄獅這才緩緩離去。
這里的人為紀念此獅子,就澆鑄了這么一尊威風無比的鐵獅子日受香火,鎮壓惡龍洪水。
傳說不必考究,可這獅城確實被鎮壓著一條妖物,卻不是惡龍,乃是一條近千年道行的蛟。
蛟千年凝結龍珠,即妖丹,便開始渡劫走蛟化龍。
“陛下,貧道所說便是其妖丹,此丹若是煉化,便可延壽三百載。”
嘉景帝眼睛就是一亮,“朕為真龍天子,此丹合該為我所有。”
“陛下,要早做準備,惡蛟出世定會引來爭奪。”
“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師,此事便拜托你了。”
“貧道遵旨。”
“國師,朕在陰陽大道上還有些疑惑向國師請教。”
長云真人自是不可,這陰陽大道說白了就是“房中術”,既能煉氣修道,又能享魚水之歡,正合嘉景帝心意。只不過需隱秘而行,因為嘉景帝要快速修成,要采陰補陽,是需要鼎爐的。
......
獅城,威風凜凜的鐵獅子瞭望著這片大地,一如澆鑄它的那一天時。
只不過現在銹跡斑斑,歷經滄海桑田。
幾個和尚盤坐在離此不遠的寺廟內,正在商議什么。
“德元師兄,近來獅城水氣漸多,時有風雨,怕是那蛟要渡劫結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