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評《大唐明月》被抹去的女人,被改寫的歷史】
注意:本文完成于第二部影視劇播出之前,依舊只評論小說《大唐明月》,不涉及改編版影視劇《風起西州》、《風起霓裳》。
西州不是言情小說《大唐明月》里庫狄琉璃跟裴行儉夫唱婦隨、一口氣生下幾胎兒子的風水寶地。在真實歷史上,那是一個既顛沛流離、又感人肺腑的所在。
曾經少女時代看電影《沙漠之花》不免感慨,感覺上沙漠總是落后、蒙昧的,只有走出沙漠的華莉絲才得以獲取自由。但是,遠在7世紀的西疆沙漠,獨特的文化環境卻賦予了庫狄氏卓越、超前的智慧。
史書記載,庫狄氏曾經身為女官,起草制令。入聞朝政,傲視群雄!
但是,這樣一名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大女主卻遭遇了現代穿越小說怎樣的矮化、貶低呢?改編版影視劇中“胡女琉璃,極具制衣天賦”這還算不得什么貶低。
原著言情小說《大唐明月》才是簡直上演了穿越版《使女的故事》。
《大唐明月》是一部穿越小說,女主琉璃雖然穿越而來,但是行為畏首畏尾,消極逃避。雖是現代人,卻深諳封建社會的“女德”,更沒有一丁點值得稱道的才華,畢竟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
剛穿越的嫡女琉璃就要辛苦宅斗,按理說古代的妾是奴婢,琉璃父親的妾室沒有權力做主一個嫡女的婚姻(另外庫狄延忠并無官職,按唐律更不應該有妾室)。但是作者藍云舒也不顧及這些歷史學錯誤,只顧讓各路女配給女主使絆子,又讓男主裴行儉在關鍵時刻充當“救世主”。
嫁給裴行儉之后,琉璃依然沒能過上官家太太的蘇爽日子。唐代長公主食邑六百戶,私人財產絕對不成問題。但是作者藍云舒為了營造宅斗氣氛,諸位大長公主也要有“閑情雅致”跟主角爭奪家產。
面對男主對她的“寵愛”,女主琉璃更是“感恩戴德”。自視賢妻良母的琉璃,斷然不能讓男主無后,于是撐著病體、死去活來也為男主生出四個兒子(歷史上只記載一子裴光庭)!讓人不禁想起《娘道》:“我這條賤命算什么?我一定要為繼宗生出兒子!”
如果庫狄琉璃是小說《大唐明月》原創人物也就罷了,但是歷史上庫狄氏沖出了封建社會對女性一定程度的束縛,身為女性,起草詔書,指點江山,肆意而傲然!為什么卻要在一名現代小女人的筆下被輕視、糟踐至此?
貶低一個女人有以下幾種手段:
1.抹除她一切的成果記錄。
庫狄琉璃的歷史原型庫狄氏,一作厙狄氏,名不詳。曾拜為御正,負責起草詔書(“圣后臨朝,召入宮闕,拜為御正”,但御正更大可能還只是女官官職),入聞朝政(《裴光庭墓志》),甚見親待(《舊唐書》)。退休后也受到朝廷的禮遇(“歸養私門,歲時致禮”),死后遷葬于終南山附近,不與丈夫裴行儉合葬,是她的遺愿(“遷窆於終南山鴟鳴堆信行禪師靈塔之后,古不合葬,魂無不之,成遺志也”)。
——以上就是有關庫狄氏所有的歷史記載。
但是,小說《大唐明月》只是虛構了琉璃的身世、家庭以及婚姻生活等等前半生的瑪麗蘇生涯,而庫狄氏真正有史記載的職業生涯在小說中只字未提。
看《唐大詔令集》和《唐大詔令集補訂》就能知道,詔書文辭通暢優美,書寫詔書需要極高的文言文功底。并且起草詔書的職務時常接近權力中心,對古代臣子而言更是一個較高級別的政治權力。從北周至隋唐,這項職務向來是由皇帝賞識的高品級的男性外官承擔。
盡管沒有任何可靠資料表明庫狄氏擔任的“御正”是外官職務,但即使僅僅作為女官,庫狄氏的事跡在中國古代也已算是奇跡。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諸如庫狄氏這類極少數女性既頂著外界巨大的壓力,又有幸享受了這份權力帶來的殊榮。但實則她們每時每刻都忍受著來自男性的凝視,各種流言蜚語、謾罵指責。這群女性不僅要擁有充足的文化水平,還需要有敢于跟封建男權制對抗的膽魄。
庫狄氏不僅有才華起草詔書,甚至她的智商有可能爆掉了瑞文測驗的上限。墓志還稱她“深戒榮滿,遠悟真筌,固辭羸憊,超謝塵俗。”至于第2、4句“遠悟真筌,超謝塵俗”究竟何義?我還是一名比較中規中矩的自然科學學者,當然不可能了解。
2.宣揚她丈夫對她的占有權。
兩唐書的裴行儉傳記也就寥寥千余字,小說《大唐明月》有關裴行儉運籌帷幄的大部分故事細節也是由作者意淫虛構的,史書不會記載這么詳細。
在小說《大唐明月》中,作者寧愿花費筆墨虛構大量的情節,又把這些虛構情節全都安排給男主裴行儉用以增添男主光環,但也一定要抹去庫狄氏有史記載的所有功業。
史書更不可能記載裴行儉是寵妻狂魔。兩唐書的裴行儉傳記甚至對庫狄氏只字未提,裴行儉墓志有關記載卻只是寫明了這位填房不愿與他合葬。
裴行儉既然如小說《大唐明月》宣揚地那么“光輝燦爛”、“英雄蓋世”,可是為什么連他的妻子都不愿與他合葬呢?我們對裴行儉做了什么不得而知,他是不是真的入鄉隨俗依照胡化婚姻娶了自己早逝兒子的老婆呢?
誠然,古代婚姻不過是結兩姓之好,沒有瑪麗蘇作者臆想的所謂愛情。由于中原已歷隋唐兩代漢人王朝,至7世紀時庫狄或厙狄姓氏在中原地區早已沒落,但在西疆應該還具有一定勢力。要與河東裴氏相配,必然還是有勢力的家族。小說《大唐明月》庫狄琉璃生長在長安與裴行儉自由戀愛也是不現實的,庫狄氏嫁入裴家的時間最可能在裴行儉西州任上。
當然了,年近半百的裴行儉不會只因穿越女個性獨特就墮入愛河,非卿不娶。但可能是因裴貞隱早逝,河東裴氏與“西疆土豪”庫狄氏的兩姓之好眼看難以維系,“老當益壯”的裴行儉便只好“勉為其難”收了兒子的妻子做填房。
或許庫狄氏也沒有與裴貞隱這段尷尬婚姻。張說為另一名同時代女官竇氏所作《鄧國夫人墓銘》也指出竇氏不愿與丈夫合葬(“古無合葬,遺言別墳”)。大概是因那群女性足夠獨立,不合葬倒是一種常態。
可惜啊,一個死都不愿與丈夫同穴的獨立女性,作者卻偏要生搬硬套她與“光環四射”的男性發生一段“感人肺腑”的霸道總裁式戀情。
3.割裂她與原生家庭以及與其她女性的關系。
在小說《大唐明月》中琉璃沒有一個女性朋友,作者虛構了琉璃不受原生家庭待見,剛穿越就遭遇庶母庶妹的擠兌,這時裴行儉出場像“天使”一樣用婚姻“拯救”了她,使琉璃從一個火坑掉入了另一個火坑,又與河東裴氏的女眷辛苦宅斗。
小說《大唐明月》不顧歷史學事實和情節的合理性,又將諸多歷史人物和虛構角色全部塑造成了只為打壓男女主而存在的工具人。本應熱情大方的唐代貴婦們斤斤計較,睚眥必報。與女主同為穿越女的崔十三娘也與女主不約而同地自視卑賤,甘當男性的附屬品而惡意針對女性。
史書記載庫狄氏為御正時,在武則天的女官班底中“甚見親待”。但小說《大唐明月》虛構了在高宗朝時武則天對琉璃各種惡意針對。再者,藍云舒身為女人,卻像男性作家林語堂一樣也將武則天污蔑成一個無惡不作的“高”智商罪犯。(歷史上裴行儉在高宗朝也是如魚得水、大展宏圖的,但《大唐明月》同樣虛構了裴行儉遭受高宗夫婦的一再打壓。唐代不似明清,統治者需要拉攏臣子就不會百般刁難)
總之,對一個女性的貶低,借助以上三種手段效果俱佳。可以讓瓊徹底淪為奧芙弗雷德,既不再是一個“女人”,甚至稱不上一個“人”,只是“屬于弗雷德”的“行走的子宮”。
通過穿越言情小說《大唐明月》,作者藍云舒對庫狄氏的一再貶低矮化用盡了以上手段,使之完全成為客體化的拿來嫖裴行儉的工具。
古代女人沖出封建男權制一定程度的束縛,做出一番事業要比在現代難上千萬倍。但庫狄氏一切努力不僅沒能得到她應得的珍視、褒揚,卻還遭受了現代網文作者刻骨的貶低、抹殺。
從起草詔書的御正庫狄氏淪落到賢妻良母庫狄琉璃,這歷史性的倒退,瑪麗蘇言情小說《大唐明月》也活生生上演了一部穿越版《使女的故事》。
晉江古早時期的作者無人領取在創作小說《守宮砂gl》時稱:“翻的史料越多,我越是排斥別人創作的凡是跟平陽公主有關的一切東西,因為我從來不曾看到有人會花我這樣的精力心血去仔細研究她這個人,讓我有一種平陽公主被糟蹋了的感覺。”
的確,讓那些心思狹隘的網文作者書寫歷史真實存在的大女主如庫狄氏、平陽公主,寫出的還不是帶著腳鐐跳舞的偽女強,而是被禁錮在金籠子里卻自以為極盡榮寵的徹底的甘心的女奴。
這些曾經勇敢沖出了封建男權制牢籠的大女主,在一個現代小女人筆下,反而成了只為輔助男人爭權奪利而衍生出的工具人。在男人們的角逐結束后,僅僅得到了男權制那一丁點的褒獎就沾沾自喜,自以為擁有了天底下最優良的女性品質。這些大女主非但沒能迎來現代歷史觀的敘事為其正名,反而在一個小女人筆下失去了全部,淪為了男人們用完就扔的廢品。
無人領取已將對平陽公主的愛護融入到自己的生命,因此才真心看不下去別人筆下的平陽公主。她指責別的網文作者臨時查一點資料,將平陽公主進行商業化網文創作的行徑,是對平陽公主的糟蹋。
我最能理解無人領取的心情。因為我這整整十一年來,對歷史時代的關注過于單一。我早些年對庫狄氏的事跡略有耳聞。我甚至很惋惜武周許多像庫狄氏這樣的女人僅僅是女官,而不是女性外官。
但由于這些女性歷史人物較難取材,因此,我在2014年決定創作的某個穿越歷史小說(不提及名字了,免得讓人以為我給自己做宣傳)是借用了一個較晚的戲劇形象,實則她的形象就有武周時期所有女官的影子,也包含了庫狄氏一部分的靈魂。這些年來,我筆下的女主角在我筆下的世界里也像是真的活著一樣。所以,當我在2019年時得知武周朝這位真實存在的女官庫狄氏遭受了小說《大唐明月》的嚴重歪曲和迫害,我又怎樣不感同身受地飽受傷害和打擊呢?
因為《大唐明月》這部虛構言情小說對庫狄氏的殘酷打壓和迫害,還有因被《大唐明月》帶入歷史學誤區的讀者大眾,我備受傷害。痛定思痛,我更堅定了我有生之年還必須為庫狄氏創作一部嚴謹的歷史小說,還原屬于她自己的肆意傲然的一生。另外,我創作依然不賺一分錢,我現在就敢這么說,而且也足夠堅定我就是能保持這個決定。
我不禁感慨,在那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里,庫狄氏曾經擁有怎樣的生活呢?
她是沙漠里最璀璨的明珠。
她既不屬于裴行儉也不屬于裴光庭,甚至不屬于庫狄或厙狄相關的姓氏源流和民族。
她獨自盛開,不屬于任何人!